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伐陶謙「屠城」,殺父之仇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這12字

曹操伐陶謙「屠城」,殺父之仇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這12字

漢末梟雄曹操是個讓人愛讓人恨的角色,後代很多名人對他評價很高,有代表性的是他們大家熟知的這二位: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毛澤東: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

但曹操也背負了不少罵名。現代有人認為,曹操的罵名都是《三國演義》給黑的,羅貫中站在漢王朝正統思想一邊來寫小說,自然不太可信,所謂「小說家言」。

但正史記載,曹操確實也幹了不少壞事,被人黑其實不冤,「屠城」七次就是影響很惡劣的事了。

其中最讓人不平的一次,殺人最多的一次是伐陶謙的一次,殺了幾十萬人,還是在人家投降了手無寸鐵的情況下。《後漢書》記錄了這次屠城的慘狀: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

後來很多人解釋,曹操這次「屠城」是為父報仇痛下殺手,歷史有記載:初,曹操父嵩避難琅邪,時謙別將守陰平,士卒利嵩財寶,遂襲殺之(《後漢書》)。

果真如此嗎?非也!曹操兒女情長的人,不會為了一泄私憤留下罵名。當初曹操在宛城的時候,兒子、愛將都叫張綉給殺了個乾淨,後來張綉來投誠,曹操不但沒殺他,還給了個官他做。

那麼曹操為何要對陶謙下如此狠手呢?

《三國志》這12個字體現了曹操的戰略思想: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這12個字的意思是先禮後兵,大家先坐下來談談,你降了,我保你榮華富貴;不降,直接干仗,你輸了殺無赦!

曹操此前曾和陶謙干過一仗,沒打贏。跟曹操對著干,這才是主要原因。

之前這一仗《後漢書》也有記錄:太祖征陶謙,謙守城不敢出,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

陶謙治下的百姓活該倒霉,剛好攤上了曹父被害這一事,被曹操抓住了小辮子。「屠城」就是在所難難免的了。

屠城立威,到底有效果沒呢?當時是有的,當時一些小的地方勢力,一聽說曹操的大軍來了,嚇得聞風而降。也有不吃他之一套的,那就是硬漢孫權,咱下回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尹讀史 的精彩文章:

太監做皇帝?只因後代太給力!
幫傭成歷史「最沾光」老爹,私生子為一代戰神,兒子為三朝大夫
清末最神秘的婦女組織,練功49天能上天入地,專殺洋鬼子
官場上下五千年,清朝的總督相當現在的什麼職位?

TAG:老尹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