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紫砂大師傳人稱號引起的法律糾紛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紫砂大師傳人稱號引起的法律糾紛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前幾日,關於」蔣蓉傳人「的虛假宣傳而引起的糾紛一案在宜興市人民法院開庭。原告為已故著名紫砂花器大師蔣蓉的養女蔣某華,狀告被告蔣某珍打著「蔣蓉」、「蔣蓉侄女」、「蔣蓉傳人」的名號在線上線下進行虛假宣傳。原告稱她是蔣蓉唯一的女兒,而蔣某珍並非蔣蓉侄女,且與蔣蓉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也並非蔣蓉紫砂壺技藝的傳人,未經其同意在商業活動中使用蔣蓉的姓名,已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

蔣蓉大師作品—牡丹壺

蔣蓉大師作品—佛手壺

蔣蓉大師作品—碧桃壺

應邀參加庭審評議座談會的紫砂從業人員不在少數:無錫市人大代表、研究級高級工藝師許艷春,無錫市政協委員、研究院及高級工藝美術師範建軍、張振中和無錫市政協委員、上袁紫砂文化推廣中心主任高奮榮,還有宜興市人大代表和宜興市政協委員華健、徐曲和沈建強等,他們當中許多人與已故的蔣蓉是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的同事。庭審結束後,代表委員們還參加了評議座談會,他們一致表示,現在紫砂行業的確存在一些虛假宣傳現象,此案的審理對進一步凈化紫砂市場有積極的意義。

很多茶博會上隨處可見的虛假宣傳

從這一案件背後我們能看到的是,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各種」榜名家「的亂象,採用誇大甚至扭曲事實的虛假宣傳手段,使得許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上當受騙。而在紫砂行業也普遍存在這樣的亂象,姓顧的包裝成顧景舟的後人,姓邵的稱自己是邵大亨的傳人,所以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姓蔣的自稱是蔣蓉的傳人這樣的虛假宣傳。

在紫砂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些藝人由於壺藝稀疏,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生存。便動起了歪腦筋,只要是同姓就謊稱是某大師的後人,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虛假的宣傳。吹噓作品的收藏升值功能,嚴重誇大作品的實際價值。而各種媒體作為引導輿論的一個重要平台,在群眾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一些報刊雜誌和網路平台,沒能做到盡職盡責,使得越來越多的虛假報道不斷的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甚至出現過只要花錢就可以在某些大型網站創建詞條的現象,而這些媒體在無形中成為各種虛假欺詐行為的幫凶和推手,同時也踐踏了消費者對它們權威的信任。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一些消費者好大喜功,虛榮心膨脹,非名家大師作品不買。而自身卻不具備一點鑒賞能力,這些消費者在聽信了一些虛假宣傳之後,紛紛中招。在無形當中也助長了造假販假的不良風氣,同時也在不斷誤導身邊的人。當這些虛假報道和虛假信息越來越多,那麼消費者離真相就越來越遠。

宜興當地百姓對該事件的評論

在這樣的一種混亂局面下,給很多紫砂從業者傳導出這樣的一個信息,壺做得再好,都不如包裝炒作的好。於是很多制壺藝人紛紛效仿,開始棄」藝「從」商「,市場上便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大師傳人」和「假大師「,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而要根除這種虛假宣傳的亂象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下手

1,由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的陶瓷行業協會進行整治,從源頭杜絕這些虛假宣傳的信息。

2,媒體做好嚴格的審核,盡量杜絕虛假信息的傳播,傳播更多的正能量,正確的引導好輿論。

3,消費者客觀理性的認識和了解紫砂,看到各種信息報道學會勤加思考,學會分辨真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在追求紫砂壺泥料的時候如何避免進入誤區?
紫砂壺的獲獎證書含金量到底幾何?
選購紫砂壺時最容易碰到的一些陷阱:泥料篇
買紫砂壺時你必須了解的「三看」和「四不看」

TAG:紫砂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