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又福:中國當代山水的變革者

賈又福:中國當代山水的變革者

賈又福 無欲之門 186×176cm 2011年

編者手記:採訪賈又福之前有些許忐忑,很多人說賈老是一個不好接近的人。聯繫採訪時,賈老直白的問道:「這次是否有條件?有條件就不要來了。現在的某些雜誌,採訪讓畫家出名是為了找藝術家要畫,這樣的事情我不做。」說明採訪意圖後,我們才順利來到了賈老位於北京郊區的家中。隨著採訪的深入,我逐漸感受到,處事低調的賈又福,「認真」是他一貫的態度。他不止一次的強調:「我允諾的每一件事都要認真對待,否則便不輕易允諾他人」。不難看出,不論對藝術還是生活,賈又福堅持認真與嚴謹的人生理念和治學態度,從不投機取巧。

賈又福:中國當代山水的變革者

文丨王東

賈又福在創作

畫之天賦始於幼

賈又福在幼年時期便顯露出繪畫的天賦,在上小學的美術課上,賈又福不僅能將身邊的小動物畫的栩栩如生,而且獨善畫馬。在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基礎上便可以把馬的比例畫的非常妥當,這令其師長都驚訝不已。後來,賈又福如願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山水科,專修山水畫。期間,曾受到李可染、葉淺予、李苦禪、宗其香、何海霞等先生的親身傳教。其中,當屬李可染先生對賈又福的影響最大。李可染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要求學生苦練基本功,畫畫不能潦草,潦草不可饒恕。同時,李可染也教導賈又福:「至於說在以後的學術發展,要有理想,要追求我們中華民族的高品位的東西,不要滿足於一般化的,比較容易做到的,要追求那些難以做到的,別人不能代替的、獨到的認識、獨到的品格、獨到的鋒芒。」

賈又福1962年讀書筆記一頁

在學院期間,賈又福按照李可染的要求,系統的學習了中國書畫中有關筆、墨、氣韻、構圖等基本功底。而摹古當然是不可或缺的苦修之一。在此期間,賈又福潛心學習和臨摹了王維、李思訓等唐代山水畫,再至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寬、劉松年、李唐、馬遠、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文徵明至黃賓虹等名家的傳世之作。這都使賈又福在學院時期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也對賈又福後繼的藝術道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畢業創作《長征》一鳴驚人,引起諸多好評,並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

賈又福 臨摹范寬的作品 1963年

結緣太行山

太行山一直是賈又福藝術創作的一個中國主題。中國文人畫家自古便多以名山而題。中國的藝術精髓與山水的靈韻相輔相成。在紛亂的當代社會中,山水之境已然成為一種看似「奢侈」的精神訴求,現代人因為種種原因,很難真正達到移情山水的「修真」境界。賈又福選擇回歸山林之中,從山水中感悟出「真我」的藝術境界。說起太行山,賈又福第一次前往太行山寫生是在1964年。文革期間,時局動蕩,賈又福在窘迫的環境下第二次只身前往太行山寫生。在此期間,由於社會的因素,其大部分珍貴的創作手稿、速寫、日記不知所蹤,這無疑是一次令人倍感惋惜的巨大損失。然而,自1977年賈又福第四次進入太行山後,便開始對長期深入太行山進行藝術探索進行了長遠的規劃,並在此後又深入太行山寫生多達40餘次。太行山從而成為賈又福終生山水創作的題材和靈感的源泉,也因此開啟了其藝術的創作的新篇章。

1982年賈又福在太行山寫生

賈又福對自然、山水一直存在一種特殊情感,醉心太行山的風景與靈韻或許源於其幼年在農村成長的經歷,賈又福在採訪中風趣的談到:「太行山我對它有感情是可以理解的,我就是在大自然中長大的,看到太行山下的農民就感到特別親切,這些農民跟我父母的歲數差不多,到了村邊一聞那個燒高粱稈的煙火味,非常熟悉,就好象到家的感覺,這種感情是我永遠割捨不掉的。」無疑,對古拙、返璞歸真的嚮往與沉醉決定了賈又福藝術中透出的天成與靈韻。

賈又福 寫生 1977年

太行山題材的確定在某個大意義上成為賈又福變法的一個重要因素,好功底確實使得他在創作中得心應手,但是對於一個成熟的藝術家而言,脫離傳統的舒服無疑是一次必須經歷的蛻變過程。賈又福在多次的寫生中頓悟到變法的必要性,他深刻的領悟到藝術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對前人筆墨的沿襲與羅列,而是將自我的感受、認識通過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出去。脫離前人的筆法與傳統成為賈又福變法的重要內容,他更加堅定了研究太行山的農家生活和太行山本身的特殊之處正是其變法之本。事實證明,賈又福確實在太行山水之間體會到「真我」的人生感悟。

賈又福 速寫 1982年

賈又福的藝術創作在八十年代漸進成熟,他不但在山水之間去悟化人生,同時他不斷地吸收傳統文化,尤其在哲學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潛心研讀了儒、道、釋的經典文本。1983年,賈又福歷時一年、易稿三次創作出其代表作《太行豐碑》,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這標誌著賈又福藝術風格自此開始確立。經過一番磨練,賈又福在藝術創作上開始追求「宏觀探道,微觀探真」的藝術境界。「『宏觀探道』,即縱觀宇宙,把一切都看成活躍著的生命,關注生命的發生、發展、變化。並能在這一過程中,物、我以情相互滲化,以探求和把握萬物生生不息的內在聯繫。而『微觀探真』,即從微妙處著眼,見微知著。」賈又福對山水的鐘情正沿襲了古人「師造化」的藝術理念。

賈又福1991年正式明確自己「以石觀化」的藝術發端

其山水畫在審美類型上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以詩性的抒發為旨趣,一類以哲學式的思考為追求。這正是將古人有關「情」與「理」的藝術理念升華。情來自藝術家內心的感受,這種感受無疑與山水之間的人文情懷相聯繫。賈又福的作品正是透析著一種介乎醉意與真實之間的幻化詩意。而「理」則來自藝術家內在修為的高度,這與賈又福悉心大量閱讀古籍經典的經歷自然也不可分。賈又福的這種人生哲學與藝術氣質透著一股繁華當下「一笑而過」的煙輕雲淡之勢。

賈又福 明月之詩系列之一 34×34cm 2004年

1998年,一場有關哲學的思辨在賈又福的藝術創作中開始顯現。賈又福明確提出,「我的藝術發端,是『以石觀化』」。這是對『山水畫不能有什麼憂患意識』之論的駁斥,強調了哲學於藝術的重要性,藉助寓靈魂之石,與社會、歷史、人生、萬物的發展聯繫起來。一個『化』字,把眾多流美的價值關聯一起,給人以啟迪。」以哲學如畫一直是中國山水畫至高的境界,賈又福植根於傳統,又突破傳統的藝術境界正像他的一句座右銘「歸源者錯,返法者迷。萬法無根欲窮者錯,一源無跡欲返者迷,此禪宗大意,意在活參,不須拈滯。」一樣飽含哲理。

賈又福 黃土高天夜夜心

「苦學派」的追隨者

賈又福同時又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受到老師李可染先生的巨大影響。賈老說:「李先生曾多次說他自己不是靠天才,靠的是長期艱苦磨練,他是苦學派。」而作為「苦學派」的追隨者和堅定執行者,「嚴肅認真」是其精髓。「苦練基本功」更是「苦學派」的強大支柱。賈又福也是如此教育他的學生。除了紮實的基礎,他也會讓學生去思考「自我」和「傳統」的關係:「做學問必須循序漸進,小學生低年級或許只能孤立地了解掌握一個方面的問題,到大學畢業,可能懂了五個乃至多方面的問題,發展到很高的階段,能自如地把很多問題歸結為一個大問題,並很好地解決它,這才是所謂的『大道歸一』。」

賈又福 鐵骨寒月共悠悠

同時,賈又福認為學生一定要對古人的傳統有深入的理解,練習基本功就是要像帶著手銬腳鐐一樣,不得隨意而為之。在他看來,寫「意」是一種積累的沉澱,年輕人還未積累,還無法達到真正寫「意」的層面。只有有了紮實的功底之後才能去尋求更高層次的自我,樹立起真正的自我。再者,賈又福在教學過程中同時注重寫生,他讓學生在寫生的過程中去理解藝術。整體而言,賈又福的教學理念可以總結為其常說的一句話:「最大限度的深入生活、最大限度的高於生活;最大限度的深入傳統、最大限度的跳出傳統。」

賈又福 江山入夢崢嶸色

低調的高價藝術家

賈又福是一位十分謹慎的藝術家,故而往往被人誤解為「清高自傲」和「不善交際」。實則不然,賈又福抱著對藝術的謹慎和執著的態度,從而決不輕易允諾作品予人。「對於一個有責任感的藝術家而言,用應付的作品贈予他人是不尊重人的錯誤做法。」所以,近些年他經常以新作去換回自己早年間隨意給出的作品,並把換回來的畫作懸於書房,用以警示。由此可見賈又福對的作品創作的態度。同時,賈又福屬於那種不懂得市場運作的藝術家,他也很少將自己的作品隨便售出。目前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都藏於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等國內外機構中,造成作品上拍數量與同時代的藝術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正因此,也造成賈又福作品市場流通量相對較小,而價格一直呈逐年穩步上升的態勢,目前最高記錄已達到20 萬元左右一平尺的高位。但是,賈又福對市場卻並不熱衷,對拍賣價格更是絲毫不以為意,仍舊把自己最大的精力放在創作上,與市場有意無意的保持著合理的距離。不難看出,藝術與創作基本佔據了賈又福的整個生活,像是一位生活出離於塵世之間的出世者。

賈又福 金霞圖

善用古者變古

賈又福近幾十年藝術生涯筆耕不輟,創作了眾多的山水佳作。作品中無不充斥著一種古拙的趣味與悟「空」的智慧。如曾應邀參加巴塞爾國際博覽會的《日將暝》、《牧趣》,以及《大岳驚雷》、《大岳洗禮》、《太行風請》、《高山仰止》、《無聲山濤》、《山嶽之聲》、《大音希聲》、《穿破故壘》、《無聲的呼喚》、《鐵骨寒月共悠悠》、《東方既白》等代表作都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賈又福雖然多年來深受傳統理念的影響,但其卻不拘泥於傳統,善用古者變古。

賈又福 人間樂事數天倫

我們從創作方法的轉變中可以看出賈又福經歷了「按實肖像」和「憑虛構象」兩個階段。「按實肖像」, 是指賈又福初期求真、求實的階段,這個時期學院派的風格較為強烈。而「憑虛構象」,則是突破客觀再現, 以心作畫,這正是突破傳統的新階段。有人稱賈又福「以心靈表象的自由組構為物證,以表現心靈之境為指歸。」一語道出其創作已達到了「境由心生」的新境界。賈又福歷經一次變法,能遠離乃師之道,並形成自我獨特的藝術風格實屬不易。

賈又福 山耶海耶

賈又福的作品中透析著一種亦真亦幻的靈動氣韻,其山水畫被分為「詩化山水」與「哲理山水」兩類。「詩化山水」的作品更加感性,達到了寄情於畫的創作境界,所繪山水富有一種詩化的美感。而「哲理山水」的創作源於其倡導的哲理入畫思想,呈現出現代人的哲學思考與審美趣味巧妙結合。更有評論家評價到:「賈又福常常化景物為情思,物我相融相化,以至情至性陳釀了山水畫詩化的純度。並在山水畫心靈化、詩意化方面取得了相當豐富的美學經驗。」

賈又福 天欲怒人何之

此幅作品為長卷請橫直手機欣賞

賈又福 妙道真覺 60×1310cm 2015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高二適書法的人格氣象
何加林:文人追求與士人情懷
童中燾:今天的畫家沒有資格評價黃賓虹的畫
齊白石:永遠的正能量
「凈心守志—張振國書法金石題跋展」在濰坊市中百美術館隆重開幕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