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酒香與怕巷子深?《芳華》這麼密集的點映用意何在?

酒香與怕巷子深?《芳華》這麼密集的點映用意何在?

文娛君導讀:

《芳華》究竟這麼密集的點映用意何在?觀眾的反響如何?宣發怎麼展開?從最近一系列的首映、點映和宣髮帶來的報道中,才可以窺見一斑。

來源 ∣一起拍電影 海韻蝴蝶坊 四川傳媒學院 華園藝苑 深大通 金星脫口秀

9月22日,馮小剛和創作團隊緊鑼密鼓的宣傳行程,落子華南理工大學,第十四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除進行電影《芳華》的點映外,還將與大學生交流互動。這已經是自北大、四川傳媒學院之後的又一站校園之行,而與大學生電影節結合在一起,規格更高影響力也將更大。

酒香與怕巷子深,從《芳華》開機到殺青之後,宣傳和話題點不斷。海報P腿,馮氏理想,嘻哈助陣......給電影帶來的熱度此起彼伏。

而《芳華》究竟這麼密集的點映用意何在?觀眾的反響如何?宣發怎麼展開?從最近一系列的首映、點映和宣髮帶來的報道中,才可以窺見一斑。

多倫多首映,排隊橫跨三個街區,媒體反響熱烈

9月7日,馮小剛攜《芳華》在多倫多電影節進行了全球首映。

馮小剛《芳華》於多倫多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

兩場媒體場和公眾場放映都座無虛席,座位超過千人的公眾場更是在開場前排起了橫跨三個街區的長隊。

馮小剛《芳華》多倫多首映現場座無虛席

電影《芳華》多倫多首映觀眾排隊

在放映之後,鹿特丹電影節及溫哥華電影節選片人Shelly Kraicer及大批華人觀眾、大眾影迷也在觀影之後第一時間通過微博、Twitter寫上自己的感言,對電影給予好評。

海外權威電影媒體對《芳華》給予高度評價。 「戰場上的殘酷對抗和士兵們受傷的慘烈讓我現在還心有餘悸,大銀幕上看衝擊力太強了,熱衷戰爭的人一定都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馮小剛表達的反戰意義很重要。」

《每日銀幕》稱,「片中戰爭場景的描繪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戰爭,將主人公如泡沫一樣虛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觀眾面前,也不禁使人回想起馮小剛另一部戰爭片《集結號》。」

《芳華》植根於馮小剛和嚴歌苓共同的文工團生活記憶,再現了七八十年代部隊青年的真實青春,經過戰火的淬鍊顯得格外濃烈。而片中殘酷的戰爭片段首度曝光,爆炸中血肉橫飛的逼真畫面震撼人心,對越自衛還擊戰真實的一幕似乎就在眼前。

GIF/826K

細膩的文藝片融合戰爭的粗放的背景,馮氏電影又一次用文藝的方式舉重若輕。

這場戰爭戲是全片的高潮所在,長鏡頭一氣呵成,演員走位拍攝容不得半點差錯,僅僅六分鐘就投入700萬,繼《集結號》後有望再創國產戰爭片新高度。馮小剛表示:「《芳華》戰爭戲較姐妹篇《集結號》全面升級」。

而對細節追求完美的馮小剛請來了有實戰經歷的軍人,對這場戰爭戲的細節進行把控與還原。

用商業電影實現夢想,馮小剛在市場化中拿捏平衡

今年的國慶檔被稱為「史上最擠」,而由於集結了馮小剛、成龍、開心麻花、大鵬、王晶等諸多「實力派」,也讓今年的國慶檔有點拳拳到肉的意味。

目前,《羞羞的鐵拳》《縫紉機樂隊》等同檔影片都在激烈的「映前廝殺」。《芳華》從開拍到定檔也馬不停蹄輾轉各地宣傳,用各種立體化的傳播模式開展最後一輪衝刺。

與電影相關的話題迅速升溫,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馮小剛表示自己有義務挖掘和培養新人,《芳華》除了黃軒這一男主角外,大量新人成為「支柱」,尤其是堅持使用「未整容演員」,顯得過於「矯情」。

而金星秀更是用女演員的外貌特徵,整合除了馮導的選角標準。

以「從前美」的標準,貼合電影的純粹的青春特徵,把時間拉回到馮導那個熟悉的年代。

20歲進入文工團,27歲轉業,擔任《生死樹》電影的美術助理,正式進入電影圈。馮小剛坦言,部隊文工團的這段生活,日後很多年都記憶深刻,為大段的黑白色調的生活,添加了彩色的片段。

基於其在馮氏理想中的重要地位,不留遺憾的創作思維貫穿始終,甚至任何瑕疵都不能被容忍。為了找出最符合六七十年代審美的文工團新成員,馮小剛也甚至找了一千多個試鏡演員。

組建三十四人的樂隊,三十三人的舞蹈隊,演員八月進組,不能帶助理,住集體宿舍,每天排舞練功,次年一月開拍。馮小剛對《芳華》的追求超越了作品的範疇,而成了對回憶和理想的一次完美交代。

從《集結號》中的朝鮮戰爭,《一九四二》中的大饑荒,《唐山大地震》中的災難,《我不是潘金蓮》中的眾生現形記,《芳華》中不能被遺忘的戰爭,馮氏理想型創作一步一步貼近本心,不知這一次,馮氏對理想的執著能否獲得觀眾的認可。

宣傳獲得眾多明星助攻,馮小剛不懼最擁擠國慶檔

8月23日,《芳華》在海口舉辦「談情說愛」發布會,直播觀看量達到40.5萬,實時最高觀看量達到7萬。

在《芳華》推出首款預告片的時候,《芳華》的覆蓋人次就超過了1.87億,而在9月12日的《娛樂很勁報》上,《芳華》的預告覆蓋人次近4億奪冠。此前,范冰冰、李易峰、張藝興等明星紛紛甘當「自來水」,為其轉發助力。

9月4日,馮小剛發了一條微博,微博中首次披露了電影是為了紀念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條微博獲得了徐崢、何炅、范冰冰、李晨、趙薇、張國立、張涵予、謝娜、李靜等明星的轉發,至今轉發已經突破了100萬。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一題材在近30年里都沒有華語導演觸及,馮小剛表示戰爭場面不是在宣揚戰爭,而是要讓觀眾知道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對於愛國用犧牲來註解的英烈表達崇高的敬意,喚醒大眾的民族責任感。

微博獲得積極的反饋,馮導也信心高漲,稱不畏懼即將到來的「最強國慶檔」,「現在的中國電影觀眾走進影院,有這麼多不同選擇,這是一件好事。」

而《芳華》在多部影片各顯神通的國慶檔,無論題材還是氣質都獨樹一幟,絕不會與任何影片撞車,任何年齡段的觀眾能在《芳華》中找到共鳴,還向年輕人提議:「國慶節,帶上你們的父母,一起看看這部獻給他們的電影。」

獨鍾大學校園,宣發話題主打清新路線,實現「商業和藝術的平衡」

馮小剛稱,拍《芳華》也算是實現自己的夢想,這部片子是一個特別清新的題材,是一股清流,不會有同質化,對自己在創作上的路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從選角開始,《芳華》清新,青春的主題,就與高校學子不斷地產生交集。而紅河學院的女主角遴選是這次交集的開始。

自商業化的宣發開始,宣發話題始終圍繞清新路線,而各大高校在校生也成為宣發的重中之重。

近日,馮小剛及創作團隊輾轉全國高校進行宣發,這種獨闢蹊徑的宣發方式,也調動了不一樣的味道。

17日北京大學舉行觀影及見面會

17日,電影選擇在北大開啟全國路演第一站,這是電影在國內首次公開放映。作為如今電影市場的「主力軍」,年輕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尤為關鍵。而電影本身的「青春」、「熱血」的主題恰恰可以和學生產生聯繫。

一千五百位現場觀眾自發鼓掌數十次,放映結束後,掌聲更是經久不衰。有觀眾自發當起「自來水」:「希望我們能銘記所有時代的英雄,讓我做一次免費的自來水,五星推薦。」

而影評人木易讚歎道:「馮導用一個了不起的長鏡頭記錄了戰爭場面、一個文工團的動蕩、兩個軍人的命運變化,將戰爭的殘酷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部電影除了關照平凡人物的命運之外,更多的是對歷史的銘記,對戰鬥英雄的致敬。

20日抵四川傳媒學院與師生交流

20日,馮小剛導演攜新片《芳華》到四川傳媒學院與師生交流。本片編劇嚴歌苓以及樊建川、潔塵等也到場與廣大師生互動。這是《芳華》繼北京大學之後的第二場高校活動。

馮小剛表示,從2007年開始,《唐山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蓮》,一直是在逆流而上,並表示要堅持走我的這條路,一代人服務一代人。談及國慶檔的嚴峻形勢,馮小剛坦言《芳華》具備其獨特的優勢,在題材上不會與其他電影「撞車」,而且《芳華》的受眾廣,不僅有年輕人,還有軍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

9月22日,馮小剛和創作團隊還將到訪華南理工大學,參加第十四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暨開幕影片《芳華》首映式,並繼續與大學生交流互動。

不僅如此,獨鍾大學校園的宣發之行仍在繼續,9月23日,團隊將繼續前往深圳大學,舉行《芳華》電影的主創見面會及電影點映會。

大學校園成了《芳華》的宣發重點,輾轉各地高校,馬不停蹄,顯然瞄準了青春的氣息與大學生群體的契合,而對於大學生群體的文化消費也寄予了厚望。

從2016年統計數據來看,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6.7萬人,在學研究生198.1萬人,畢業生56.4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748.6萬人,在校生2695.8萬人,畢業生704.2萬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新生及在校生超3000萬,不僅校園觀影容量巨大,而且年輕群體的社會話題影響力超乎想像,瞄準這一市場帶來的將不只是對票房的直接貢獻,對於口碑的傳播和新媒體熱度也將極大提升。

這對於新媒體觸達的三四線城市,將形成非比尋常的意義。在貓眼專業版的想看用戶畫像上,馮氏電影在三四線城市的受眾佔比達到了37.8%,而從《戰狼2》此區域「小鎮青年」對於票房極高的貢獻看,《芳華》也將可能再次掀起波瀾。

不過另外一方面,就大學生群體的消費能力,和大學生集中在校園觀影的特點看,相對於票房,新媒體和話題熱度的貢獻可能更為片方所看重,而與其他電影的宣發途徑明顯的區別,也使片方此次高校的宣發途徑略顯冷門。

融合了青春、愛國、戰爭的元素,《芳華》在繼續馮氏風格,實現「商業和藝術的平衡」,不知這次在體現社會責任,理想化青春,爭取商業成功的過程中,大學生群體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娛轉基因 的精彩文章:

解讀總局電視劇「新政」:如何佔據「數量高峰」並抵達「質量高峰」?
薛之謙「怒摔話筒 辭去星推官」是真是假?《明日之子》能否逆襲《中國有嘻哈》?
《那時花開月正圓》將播,國產大劇回歸原創內容

TAG:文娛轉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