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醫裴正學治療子宮肌瘤的妙招

國醫裴正學治療子宮肌瘤的妙招

裴老認為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根據其臨床癥狀和體征屬於中醫「癥瘕」的範疇。癥與瘕,按其病變性質有所不同。癥指腹內結塊堅硬,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處,病屬血分,多為臟病,形成的時間較長,病情一般較重;瘕是指腹內結塊痞滿無形,聚散無常,推揉轉動,痛無定處,病在氣分,多為腑病,病史較短,病情一般較輕。但就其臨床所見,每有先因氣聚,日久則血瘀成瘕,因此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故前人每以癥瘕並稱。《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此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裴老認為,《金匱要略》中的桂枝茯苓丸是治療癥瘕最為經典有效的方劑,對癥瘕的治療以緩攻為主;鱉甲煎丸具有扶正消積化癥、除痰散結之作用;大黃蟅蟲丸則有扶正不留瘀、祛瘀不傷正,能夠緩消瘀血癥積,為治療婦人癥瘕的良方。《婦人規·下卷》:「瘕由於聚,聚在陽分而猶烏合,故散之非難……散氣之法,止在行氣,蓋氣行則散也。但行氣之法,大有權宜,如氣實則壅滯,宜破而行之;氣閉則留蓄,宜利而行之;氣熱則乾涸,宜寒而行之;氣寒則凝結,宜溫而行之。此散氣治瘕之大法也。」指出對氣實瘕聚者應行而散之,宜排氣飲、木香順氣散、木香調氣散、四磨湯之類,並根據兼次症加減用藥。《醫學入門·婦人門》:「善治癥瘕者,調其氣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傷元氣,寧扶脾胃正氣,待其自化。」

裴老認為,本病的治療大法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佐以行氣化痰,兼調寒熱。但又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之久暫,酌用攻補,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攻補兼施等法,隨證施治,並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

1肝鬱氣滯

症見: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時感疼痛,痛無定處,小腹脹滿,胸悶不舒,精神抑鬱,月經不調,舌紅,苔薄,脈沉弦。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方葯:柴胡疏肝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柴胡10g,陳皮6g,香附6g,枳實10g,川芎10g,白芍15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生地黃10g,甘草6g。

按:柴胡、青皮疏肝解郁,消積行滯;桃仁、紅花、川芎、三棱、莪術行氣破血,消瘕散結;當歸、白芍活血養血止痛;香附、枳實、川楝子、枳殼除下焦之鬱結,行氣止痛。若小腹脹痛甚者,加木香、烏葯、益母草以理氣行滯。若月經過多者,經時去加牡蠣、阿膠、茜草、炒地榆以固沖止血。

2血瘀阻滯

症見:小腹有包塊,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膚少澤,口乾不欲飲,月經延後或淋漓不斷,面色晦暗,舌紫暗,苔厚而干,脈沉澀有力。

治則:活血破瘀,散結消癥。

方葯:桂枝茯苓丸合少腹逐瘀湯加減。

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丹皮6g,當歸10g,生地黃12g,赤芍藥15g,川芎10g,蒲黃10g,五靈脂10g,延胡索10g,沒藥10g。

按:用桂枝溫通血脈,芍藥行血中之滯以開鬱結,茯苓淡滲以利行血,與桂枝同用能入陰通陽,丹皮、桃仁破瘀散結消瘕;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行瘀;沒藥、蒲黃、五靈脂、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小腹冷痛者,加小茴香、乾薑、肉桂溫經散寒;積塊堅牢者,加鱉甲、穿山甲、山慈菇、黃葯子以軟堅散結,化瘀消瘕;疼痛劇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丹參、香附、益母草、乳香、沒藥、三棱、莪術以行氣活血止痛;小腹冷痛者,酌加小茴香、炮姜以溫經散寒;月經過多,崩漏不止者,加三七粉、水蛭、炒蒲黃、血餘炭等化瘀止血;脾胃氣虛,加黃芪、党參、白朮、丹參、木香、草豆蔻以健脾和胃,扶助正氣;血瘀甚者,兼肌膚甲錯,兩目暗黑,但體質尚壯者,常以大黃蟅蟲丸治之。

3痰瘀阻滯

症見:小腹有包塊,按之不堅,或時作痛,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稠,胸脘痞悶,時欲嘔惡,經行愆期,甚或閉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

治則:除濕化痰,散結消癥。

方葯:桂枝茯苓丸合蒼附導痰湯加減。

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丹皮6g,赤芍藥15g,蒼朮10g,半夏10g,滑石10g,香附10g,桃仁10g,川芎10g。

按:蒼朮、半夏、茯苓燥濕化痰;滑石滲利水濕;桃仁、川芎、香附行氣活血,桂枝溫通血脈,芍藥行血中之滯以開鬱結,茯苓淡滲以利行血,與桂枝同用能入陰通陽,丹皮、桃仁破瘀散結消瘕,甘草調和諸葯。全方共奏除濕化痰,消結散瘕之效。若脾胃虛弱,正氣不足,納差神疲者,加党參、白朮、黃芪健脾益氣;腎虛腰痛加桑寄生、續斷、杜仲、牛膝;兼痰瘀阻滯者,加海藻、昆布、路路通、穿山甲、皂刺、三棱、莪術以軟堅散結化痰,使瘀去而痰化。

4毒熱互結

症見:小腹有包塊拒按,小腹及腰骶疼痛,帶下量多,色黃或五色雜下,可伴經期提前或延長,經血量多,經前腹痛加重,煩躁易怒,發熱口渴,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則:解毒除濕,破瘀消癥。

方葯:桃仁承氣湯合大黃牡丹皮湯加減。

桃仁10g,丹皮10g,冬瓜子10g,大黃10g,桂枝10g,芒硝10g,甘草10g。

按:丹皮、冬瓜子清熱解毒,利濕排膿;桃仁破瘀血內閉;大黃下瘀血積聚,蕩滌熱邪;桂枝通血脈,散下焦蓄熱;芒硝軟堅散結;甘草解毒,並緩和諸葯之峻猛。下焦濕熱明顯,加黃柏清熱堅陰,蒼朮清熱燥濕。氣滯血瘀加丹參、三棱、莪術、海藻、昆布、皂角刺行氣破瘀,消瘕散結。小腹包塊疼痛,兼帶下量多,色黃稠如膿,或五色帶雜下,臭穢難聞,加蒲公英、敗醬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龍葵,以清熱解毒消瘕。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宮 的精彩文章:

女子檢測已受孕,子宮裡居然沒有孩子……
女兒天生無子宮,43歲母親把子宮移植給22歲女兒,生完孩子還要切除
一分鐘自查子宮肌瘤,有效預防子宮肌瘤,你了解多少
子宮保養是產媽的頭等大事,那麼該如何科學保養子宮?
生完孩子,子宮多久復原,該怎樣做來促進子宮復原

TAG:子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