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內第一本介紹大學教學創新優秀實踐的案例集:《研究導向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及案例》出版

國內第一本介紹大學教學創新優秀實踐的案例集:《研究導向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及案例》出版

XJTLU『s Institute of Leadership & Education Advanced Development has recently published a book "Research-led Education: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This is the very first book of its kind in China specially focusing on this area.

2017年8月,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前沿研究院編寫的《研究導向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及案例》(以下簡稱《案例集》)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介紹大學教學創新優秀實踐的案例集,並且系統論述如何開展研究導向型教學的著作,可作為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和教師職業發展培訓的教材,以及教師開展日常教學、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參考書,亦可作為高校教學研究者的參考書。

《案例集》由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教育前沿研究院副院長張曉軍博士和研究專員趙璐擔任主編,邀請來自全國二十多所學校的老師,美國、英國和中國香港的學者介紹所在大學教學創新的理念和實踐,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感謝西南交通大學范怡紅教授,美國內華達大學吳志堅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學郭鏡明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林碧霞副教授,以及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為《案例集》提供指導意見。

《研究導向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及案例》

張曉軍 席酉民 趙璐 編著

本書簡介

自2013年西浦領導與教育前沿研究院成立,開展了系列關於教學改革與發展的研修活動,目標是基於西浦的探索和實踐反思和推動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體系。截至今年,研究院已經舉辦了4期研究導向型教學主題研修,在過去的4年中,已有100多家機構,超過1000位任課教師參與過同類研修。

《案例集》涵蓋理、工、管、人文社科以及思政課等幾乎所有學科的教學創新案例,展示了這些老師為了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長期進行教學探索的成果,也展示了他們恪守育人這一本職工作服務學生的精神。

書中還介紹了典型的公辦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和第三方機構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案例集》的出版,希望能夠促進大學教師、教學與課程研究者以及大學管理者向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型教學方法邁進。

序言摘錄

為什麼要關注大學教學創新

近年來關於大學生缺課、上課不感興趣玩手機甚至花錢僱人替課的報道屢見不鮮。很多高校為了應對這一情況採取了很多措施,如利用微信點名、做課堂小測驗變相點名、上課前收走學生的手機等等。

但這些強制性措施似乎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等問題。針對在互聯網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大學和教師到底應該如何為學生創造一個樂於學習和探索的環境變得十分緊迫。大學教學創新成為當前最為迫切需要突破的領域。

實際上,當前大學教學之所以挑戰重重,是社會發展、大學功能和學生特點相互作用從而導致大學教學出現諸多的不適應。

首先是傳統大學知識傳播的功能不能適應知識社會人的學習需求。知識社會更看重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但當前大學以知識灌輸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是基於過去大學傳播知識的功能發展起來的,當信息技術讓知識隨時隨地可獲取,大學知識傳播的功能相對弱化,學生的學習更多地關註解決問題、增強合作與溝通以及批判性思維等在知識灌輸的教學中很難兼顧的目標。所以,大學教學創新,首先需要重新思考教學的目的。

其次,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不能適應網路一代的學習方式。現在的大學生出生於互聯網風起雲湧的時代,從很小就在網路和虛擬的環境中成長,他們的興趣多半集中於和網路相關的事物上。反觀現在的大學課堂,依然採用兩百年前工業革命時代形成的班級制,教室多沿用排排座的格局,這兩種情景的巨大反差必然會造成學生對非常生冷的課堂環境的抵觸,再加上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生無法集中於課堂學習也不難理解。

儘管互聯網和新技術給傳統的課堂和教學帶來挑戰,但也為教學的革新帶來機會。很遺憾的是我們看到很多學校和老師片面地理解和利用新技術來維護落後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少有關注如何利用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一些運用新技術來改變傳統大學課堂的例子,例如融合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支持師生在線互動的虛擬學習空間,增進學生投入和參與的課堂互動技術等。

這些教學創新為大學的教學提供了新可能,也是未來大學教學創新的重要方向。本書提出採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研究導向型教學方法,希望對國內外大學的教學出現提供借鑒。

大學教學創新的挑戰

儘管大學教學亟待創新,但在國內教學創新的實踐卻一直沒有成規模地開展起來。這是由來自不同層面的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儘管國家在近些年的政策文件中密集關注提升大學育人質量,但受限於既定的大學資源配置和教師評聘中的科研主導,大學和任課教師普遍沒有動力去搞教學,更不要說教學創新,大學裡也普遍只認可老師的科研而不關心教學的績效。

研究院每年組織全國性的大學教學創新大賽,邀請大學老師通過這個平台來交流教學創新經驗,但對此感興趣的學校教學支持者和教師很少,很多人表示忙於科研對教學活動不感興趣,或者只參加教育部舉辦的活動,國內高校教學創新氛圍之低落可見一斑。

儘管有一小部分老師對教學有濃厚興趣,但由於各種既有教學制度的約束導致教學創新無法持續。研究院接觸到的大量老師受到來自學校教學督導組的強力制約,督導組一般由資深的老教授組成,大多數深諳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往往很難理解和容忍學生主導的學習和活躍甚至略顯凌亂的課堂。

再如學校的考試製度,很多學校規定期末考試必須佔一門課總成績百分之七十以上,這就限制了過程性考核的開展,無法有效增加學生在過程中的投入。當然,更為重要的約束是長期以來大學老師群體中形成和想當然認為的課堂就應該教師主導並且課堂就是要把知識點講懂講透的觀念,而不會考慮給學生留些空間,這是當前阻礙教學創新最大的障礙。

學生的學習習慣確實也是當前教師教學創新無法持續的原因之一。很多老師開始時滿腔熱情投入教學創新,無奈於學生不配合不積極,無法有效完成課前課後的自主學習,但限於學校總體的畢業率要求在考試中不能讓太多的人不通過,也很難調動學生積極性,創新想法只能半途而廢。

最後需要指出,當下國內缺乏教學創新的交流分享平台也是導致教學創新氛圍不濃厚的因素。實踐中有一小部分老師有很好的創新實踐但沒有好的平台傳遞給其他人,他們的創新在難以得到所在學校認可的同時,也很難得到同行的認可。

本書收錄的教學創新案例的特色

本書是對以上大學教學的諸多不適應和教學改革挑戰的回應,所提出的研究導向型教學也是衝破諸多阻礙創新的制度和文化因素的探索和嘗試。我們希望教學案例集能成為一個討論和分享教學創新的平台,讓好的教學創新實踐能夠廣泛傳播,同時能營造一種鼓勵教學創新的氛圍,促進國內大學的教學創新實踐向規模化、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本書收錄的教學創新案例集有如下特色:

我們認為教學創新不一定是從零到一的顛覆,更是回歸,真正能讓中國大學育人質量得到實質性提升的創新,可能不是我們從來沒有聽過見過的新理念新方法,而是如何真正把那些從教育的角度看應該在大學教學中實施的東西落實到課堂實踐中,比如當前很多高校都在進行「研討式」、「小班化」的改革探索。這些東西本身並不新奇,但如果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把這些在大學課堂得到廣泛而有效的應用,就是很好的創新。當下中國大學的教學創新,實踐性和落實到行動是基礎和關鍵,可貴之處在於大學的老師真正把教學放在首位,大學能真正為教師的創新提供支持。

教學創新凸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如何成為主體是所有案例關注的核心。要改變傳統以教師和學校為中心的狀況,學生、教師和教學支持部門都需要轉換角色,把支持學生學習和成長作為大學所有利益相關者共享的基本目標。同時,還需要更好地理解當下學生學習行為的基本特點,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除傳統的教學中強調知識傳授外,這些教學創新都開始關注學生的能力和素養的教育,關注課堂如何提升這些方面,這種大學教學目標的調整是當下教學創新的主旋律。

本案例集收錄了最新的技術如微信,MOOC,SPOC等支持教學創新的案例。儘管這些新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大學課堂的應用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案例集中的案例涉及多個學科,包括語言教學、數學基礎課、管理、政治、兩課、工程、物理等等,希望通過這些案例向大家展示不同學科在開展教學創新中的豐富實踐和異同。

為了便於討論和閱讀,本書共分為三大部分七個章節,每部分和每章的開始集中介紹基本的理念和教學的框架和步驟等,接下來是具體的案例。

此外,本部分的案例針對大學數學基礎課的創新也有專門的討論。之所以選擇這個學科,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基礎課覆蓋面很廣,絕大多數的大一新生都要上這門課,其次大學數學基礎課作為大一新生進入大學後首先接觸的課程,還承擔著改變學生中學時代以知識和應試為導向的學習習慣的使命。

然而,必須承認,現在的大學數學基礎課是大學裡改變和創新最少、也最需要革新的課程之一。除了這門課本身的知識密集特性外,我們是否有好的辦法去做出改變?老師是否有可能放棄以知識點為中心的授課模式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這是這個專題環節想探討的問題。

本書收錄了很多關於教學創新的圖片,這些圖片儘管學術性並不強,但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現了現在大學課堂的新布局和變化,展現了大學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版權信息

席酉民、張曉軍、趙璐主編:《研究導向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及案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8月版。

ISBN:978-7-111-57749-2

主編簡介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從事戰略管理及政策分析、決策與決策支持系統、管理行為與企業理論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於1987年創立了和諧理論,並將其擴展成和諧管理理論。主持和參加各類科研課題60餘項,其中國家攻關、重大、重點項目3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曾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0餘項。

張曉軍,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前沿研究院副院長,兼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理事。近年來主要從事教育領導力及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培訓。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制度理論、組織理論、領導理論、和諧管理理論在中國高等教育情境中的交叉與融合,鍾愛質性研究方法,倡導把理論研究運用於社會實踐,促進社會進步。共發表各類論文60餘篇,獲得科研資金資助三百多萬元。

趙璐,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前沿研究院研究專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國際化、高等教育管理及高校學生行為研究,研究項目具體包括:學生主動性研究、以學生為中心育人體系研究以及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

目錄

序 言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教學創新的理念與發展

第一章 以學生為中心:高等教育創新的方向

第二章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

第三章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創新:研究導向型教學

第二部分:高校教學創新實踐案例

第四章 研究導向型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案例

第五章 教師如何從零開始開展研究導向型教學:「高校研討式教學研修班」參與老師的教學改革案例

第三部分:大學和第三方機構支持研究導向型教學的案例

第六章 大學支持研究導向型教學的案例

第七章 構建專業化、多層次、全過程的教師發展支持體系:西交利物浦大學領導與教育前沿研究院支持國內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案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交利物浦大學 的精彩文章:

剛剛,西浦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寄出啦 Offers dispatched for domestic candidates!

TAG:西交利物浦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