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浮宮雕塑欣賞指南

盧浮宮雕塑欣賞指南

今年的十一假期好長長長長長長哦,長腿博主有點小激動。感覺很多人可能要去歐洲耍一耍,發一發票圈,照片美美的,不能讓配圖文字拉低了b格不是嘛?所以長腿博主給去Paris的小夥伴們,提供一份盧浮宮欣賞指南的清單,看懂藝術品,霸屏朋友圈。

(有關盧浮宮鎮館三寶可以看這篇世界博物館之旅(八)——羅浮宮,本篇只介紹其餘雕塑)

吃飽喝足去博物館遛遛彎才是正經事,長腿是住在埃菲爾鐵塔附近,九點起床,吃個brunch,腿著就到了盧浮宮。不過建議大家可以下午去,因為日落時候的盧浮宮真是太美了,尤其是趕上天氣好的時候,晚霞、火燒雲映在玻璃金字塔上,要是地上再有點剛下過雨的積水,倒影一下,會特別夢幻,長腿博主沒趕上,希望你們有好運氣。

介紹盧浮宮的雕塑,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它的入口——玻璃金字塔,它的作者是貝聿銘,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所獲獎項不計其數,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相當於把奧斯卡、金棕櫚、金熊都獲了一遍。

國內也有貝聿銘設計的建築,比如我最喜歡的蘇州博物館(非常有意境,像水墨畫,我會寫一期)、北京的香山飯店、澳門科學館、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北京&香港)、香港的中銀大廈。

查了下網上資料,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寬34米,四個側面由673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200噸,其中玻璃凈重105噸,金屬支架僅有95噸,相差10噸,也算是個力學和美學的完美結合。

貝聿銘是蘇州望族之後,兒時曾住在著名的蘇州園林獅子林,所以他的設計都會滲透著傳統中國建築的影子。館內對應的倒置金字塔,起到採光的作用,讓人聯想到中國古建築里的天井。

玻璃金字塔下面還有個小小的金字塔,起到了完美對稱與對比之美,達芬奇密碼裡面也有這麼一段,你們說它底下會不會真藏著什麼秘密?

盧浮宮原建於12世紀的一個要塞,後來不斷擴建為王宮。1682年,路易十四移居到凡爾賽宮以後,1692年,這裡開始展出皇家收藏品。又過了大約一百年後,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國民議會正式決定將這組建築群改為博物館。

盧浮宮外牆上也有很多精美的雕塑,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大家進館之前,可以先繞著外面轉一轉。南面山牆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Pavillon Turgot大廈,作者Eugene Guillaume。

盧浮宮Pavillon Richelieu 大廈,支撐山牆的「雙女」雕像柱子,作者Hector Lefuel 。

《花神的凱旋》(The Triumph of Flora),作者Jean-Baptiste Carpeaux 。Flora 是羅馬神話中的花神。

《商業海軍》(The Merchant Marine),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 ),作者Pierre Hébert (1804-1869),作於1855年。這件雕塑在盧浮宮的Cour Carrée的西牆。

《制陶工藝》(Ceramics),作者Eugene Guillaume,也在盧浮宮西牆上。

《雅典娜》(Athena),作者Philippe-Laurent Roland,作於1806年,Cour Carrée 大廈西面中間窗戶右邊。

《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作於1866年,作者Francois Théodore Devaulx(1808-1870),位於Cour Carrée 大廈的北牆面。安菲特里忒就是「海後」,海王波塞冬的老婆,縱觀整個古希臘雕塑,海後是排名前三的美女,第一是維納斯,第二是狩獵女神黛安娜,第三是海後。

《拔士巴》(Bathsheba),作於1859年,作者Eugène Oudiné(1810-1887)。位於Cour Carrée 大廈的北牆面。她是《聖經》中的一個重要的美女,她原來是大衛下屬的軍官烏利亞(Uriah the Hittite)的妻子,有一次大衛在房頂上行走,看到拔示巴在裸體洗澡,他就愛上了美麗的拔示巴,誘姦拔示巴懷孕後,大衛借故殺死了烏利亞,使她成為大衛的妻子。上帝懲罰大衛,刀劍永遠不離開他的家並殺死了他們通姦而生的長子。大衛成為以色列國王后,拔示巴成為王后,他們的孩子就是著名的所羅門王。

接下來這個雕塑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按照亞歷山大的命令,Campaspe在Apelles的面前脫下衣衫》(Campaspe taking off her clothes in front of Apelles by order of Alexander ),作者Auguste Ottin 。雕塑里的女主叫Campaspe曾經是亞歷山大的寵妃,Apelles是亞歷山大很欣賞的一個畫家。有一次亞歷山大讓Apelles給女主畫像,畫像畫好了,亞歷山大覺得這個畫像實在是太美了啊,Apelles你這傢伙比我還會欣賞我老婆啊,要不我就把我老婆送給你當你的老婆吧,於是女主就被贈送給了畫家,神邏輯有木有。

以上就是外牆上比較著名的幾個雕塑,接下來說說展廳裡面的。

古代埃及、古中東這些古老王國的文物,最著名的盧浮宮的斯芬克斯(Louvre sphinx),就是大家常說的獅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最初源於古埃及神話,被描述為長有翅膀的怪物,通常為雄性。當時的傳說中有三種斯芬克斯——人面獅身的Androsphinx,羊頭獅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聖物),鷹頭獅身的Hieracosphinx。亞述人和波斯人則把斯芬克斯描述為一隻長有翅膀的公牛,長著人面、絡腮鬍子,戴有皇冠。到了希臘神話里,斯芬克斯卻變成了一個雌性的邪惡之物,代表著神的懲罰。「Sphinx」源自希臘語「Sphiggein」,意思是「拉緊」,因為希臘人把斯芬克司想像成一個會扼人致死的怪物。

在希臘神話中,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攔住過往的路人,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問他們,猜不中者就會被它吃掉,這個謎語是:「什麼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伊底帕斯猜中了正確答案,謎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萬分,跳崖而死(一說為被伊底帕斯所殺)。據阿波羅多洛斯記載,斯芬克斯是厄喀德那同她的兒子雙頭犬奧特休斯所生。斯芬克司的人面象徵著智慧和知識。

長腿博主從小就迷戀古埃及,小時候把自己想成是《尼羅河女兒》,後來看了《盧浮魅影》,就更堅定了要來盧浮宮看一看木乃伊的決心。

雖然在其他博物館看過很多次木乃伊石棺、木棺、金棺,但看到如此完整的木乃伊還是第一次。

還有歷史書上出現過的漢摩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統法典,共有條文282條(感覺是在背高考提綱)。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6-1750年在位)頒布,時間約為公元前1790年。正是這部法典第一次提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的懲罰規則。

很多古埃及文物,感覺是直接拆過來的,有的拆的柱子、有的拆的「守門人」、有的直接把大門拆了過來。

人首牛身帶翼的神獸。出土於亞述帝國遺址,約為公元前721-705年之間,這個想像出來的雕塑,還是很具象的,其實現在很多品牌的logo都是從古代雕塑找的靈感。

伊朗,蘇薩(Susan),波斯帝國皇帝大流士的宮殿,覲見室(Apadana,英文:audience chamber)的雙牛頭柱頂。這件大型雕塑的製作年代約為公元前510年。

羅浮宮的另一大展群是古希臘和古羅馬雕塑,很多古希臘雕塑已經失傳,現在看到的是古羅馬的複製品。

介紹這部分展品前,先介紹下古希臘三大雕塑家,他們是菲迪亞斯、米隆和波利克里托斯,他們貫穿了整個古希臘雕塑史,也對後世影響深遠。

菲狄亞斯Phidias(約公元前490一前430),希臘著名雕刻家,雅典人,歐洲古典雕刻藝術高峰的代表,與伯里克利(是當時的一個著名政治家)的交情很深。在重建雅典衛城時,被委任為負責藝術裝飾的總設計師。菲迪亞斯的作品已經很難見到,目前,從雅典衛城的主要建築物帕特農神廟的殘餘雕刻中還可窺見菲迪亞斯藝術風格的一些真跡。其中,壁帶浮雕表現了四年一度的向雅典娜獻新衣盛典的遊行隊伍,數以萬計的人物和動物布滿在長160米、高僅1米的浮雕帶上。人物、動物的姿態、表情、以及其他細節都表現得淋漓盡至,充分表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藝。

《命運三女神》(在大英博物館)是帕特農神廟的東面人字形山牆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組雕像殘片。三位女神是克羅索(Clotho)、拉克西絲(Lachésis)和阿特洛波斯(Atropos)。是眾神之王宙斯(Zeus)與女神忒彌斯(Themis)的女兒,時序女神荷賴(Hora)的妹妹。她們的任務是紡制人間的命運之線,同時按次序剪斷生命之線。最小的克羅索掌管未來和紡織生命之線,二姐拉克西絲負責維護生命之線,最年長的阿特洛波斯掌管死亡,負責切斷生命之線,即使是天父宙斯也不能違抗她們的安排。人們從三女神的姿態神情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間姐妹之間親密動人之情,從坐躺姿態中隱現出各人的個性氣質。現存的這三個女神的雕像,頭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軀,恬靜而瀟洒的姿態,仍給人以極其優美的形象。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處理,希臘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纖細而又繁複的濕衣褶,隨著人體的結構而起伏,女性人體的優美輪廓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得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米開朗基羅的風格就很接近菲狄亞斯,可以把人皮膚的質感和衣服的質感處理的很好。

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菲迪業斯曾經親自為雅典衛城作了三個雅典娜雕像:佇立於廣場上的普羅馬霍斯雅典哪,高9米;衛城山門立柱上的雅典娜,高7米;帕特農神廟內的雅典娜,高12米。但是,所有這些現在均已經失傳,只有最後一座有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摹製品,可以窺見原作相貌:雅典娜頭戴戰盔,肩披鎧甲,身著衣裙;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像,左手扶著刻有希臘人和亞馬孫之戰場面的盾牌(其中有伯里克利和他雕塑家本人的形象),挺身佇立,氣宇軒昂。據載,原作系黃金和象牙鑲制而成的(估計這也是保留不下來的原因),極其宏偉。

對!這個就是黃金雅典娜!底下那一排就是聖鬥士。

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菲迪業斯曾經親自為雅典衛城作了三個雅典娜雕像:佇立於廣場上的普羅馬霍斯雅典哪,高9米;衛城山門立柱上的雅典娜,高7米;帕特農神廟內的雅典娜,高12米。但是,所有這些現在均已經失傳,只有最後一座有羅馬時代的大理石摹製品,可以窺見原作相貌:雅典娜頭戴戰盔,肩披鎧甲,身著衣裙;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像,左手扶著刻有希臘人和亞馬孫之戰場面的盾牌(其中有伯里克利和他雕塑家本人的形象),挺身佇立,氣宇軒昂。據載,原作系黃金和象牙鑲制而成的(估計這也是保留不下來的原因),極其宏偉。

另外,菲迪亞斯還為奧林匹斯山宙斯廟製作黃金象牙的宙斯像,高達20米,曾被視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是,這件作品現在也已經失傳。傳說,在希臘羅馬時期,人們認為一個人活著如果沒有見過菲迪亞斯的作品,是一件終身遺憾的事情。後來,伯利克利失勢,菲迪亞斯被人誣為貪污了做雕塑用的黃金,一度入獄,出獄後鬱郁而死。

另一位雕塑家叫米隆(Myron,生卒年代不詳),古希臘著名的雕塑家,著名雕塑《擲鐵餅者》的作者,被認為是希臘藝術黃金時期——古典時期的開創者。

由於歷史久遠,他的生平都只能根據有限的材料和傳說考證而來。他生於伊留特拉夷,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在雅典度過,主要活動年代在公元前480-公元前440年左右。他對希臘雕塑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他首先賦予了雕像以生動的表現力,也是從他開始,希臘的雕塑藝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並一步步走向成熟。

米隆善於運用寫實的手法創造性地刻劃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他在雕塑中所體現出來的完美的藝術技巧,是許多後世的雕塑家們所望塵莫及的。他的作品大多是傳說中的神、英雄和運動家、動物等,但原作都已遺失,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羅馬時期的複製品。據說米隆本人就曾受到過良好的體育訓練,力大無窮,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對體育有著真切的感受,這為他創作優秀的體育類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體驗。

最後一位是波利克里托斯(Polyclitus,生卒年代不詳) 古希臘著名雕塑家,主要活動時期是公元前五世紀後半期,在當時是與菲狄亞斯齊名的雕塑大師。他是阿戈斯地方的雕塑家,自成一派。有關他的生平資料非常稀少,只知道他最擅長表現青年運動員的形象,而且常用青銅作為原料。據說,他曾創作過可與菲狄亞斯的《雅典娜》和《宙斯》相媲美的黃金象牙雕像《赫拉女神像》,還參加過阿耳忒彌斯神廟雕刻《阿瑪宗人》的競賽並獲第一名,並且還寫過一本論述人體比例的著作《法式》。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失傳,只留下了幾件羅馬時期的複製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執矛者》,從中可以看出波利克里托斯的藝術風格。

他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於人體結構的深入探索,他認為最理想人體是頭與全身的比例為1:7,並以此為原則創作了許多作品。他還從力學的角度出發,進一步解決了人體重心和各種動態之間的關係,因此他的作品中人體結構和動作處理非常準確,表現出一種力量的美。儘管與菲狄亞斯相比,波利克里托斯的作品缺乏高貴肅穆和內在的美,但他對人體比例和構圖均衡方面的探索,對於希臘雕塑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出土於古希臘伊奧尼亞12 城邦之一的米利都(Miletus)的《男性軀幹》,約公元前480年的作品。

來自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 at Olympia)的西門外面的第四面牆壁的浮雕《赫拉克利斯與克里特島的公牛》(Heracles and the Cretan Bull)。公元前460 年的作品。

《半人馬在褻瀆一位Lapith女人》(Centaur raping a Lapith woman),

公元前447-前440年的作品,來自雅典衛城的帕台農神廟(Parthenon)的南牆:這面牆上,有很多關於Lapith人與半人馬作戰的浮雕,一部分浮雕現在大英博物館,一部分浮雕現在盧浮宮,這些作品都是在希臘著名雕塑大師菲迪亞斯(上文提到的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的監督下完成的。這件文物高度1.35 米。

Lapith人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傳奇部落,他們住在現在希臘的色薩利(Thessaly)地區,在特洛伊戰爭期間,他們曾經出動了40艘戰船支持希臘攻打特洛伊。他們最著名的傳奇是與半人馬的一次大戰:在一次Lapith人的婚禮上,應邀參加婚禮的半人馬們突然攻擊Lapith人的女人和孩子,於是Lapith人的男人們與他們大戰一場。

《Gabii 的阿耳忒彌斯》(Artemis of Gabii),1792 年出土於義大利的Gabii。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對應於羅馬神話中的黛安娜。

《傾身靠在一個柱子上的阿芙羅狄蒂》,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雕塑的一個羅馬複製品,作於1-2世紀。這個殘缺的雕像的高度1.18 米。

《Mattei 的雅典娜》(Mattei Athena), 原作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雕塑家Cephisodotos或者Euphranor的作品,這件作品很高:2.3 米。

《伽倪墨得斯》(Ganymede),1784年出土於羅馬南部Caecilia Metella 的墳墓附近。高度0.56 米。在希臘神話中,伽倪墨得斯是特洛伊王子,風度翩翩美少年,深得宙斯的喜愛。宙斯的女兒赫柏曾負責給眾神斟酒,後來赫柏出嫁給赫克里斯,宙斯就化身為雄鷹,把伽倪墨得斯帶到奧林匹斯山上負責給眾神斟酒。根據考證,這座胸像是參考公元前4世紀時雕塑家Euphranor的一件帕里斯(Paris,誘拐海倫的特洛伊王子)的胸像創作的。

下面這個作品很有看頭,《睡著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複製品,作於2世紀。

這件作品中的豪華的床墊是1619年義大利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貝爾尼尼是另外一個我特別喜歡的雕塑大師,他也非常擅長用石頭表現不同的質感。

希臘神話中,這個孩子是赫爾墨斯(Hermes)和阿芙羅狄蒂(Aphrodite,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的兒子,精靈薩爾瑪西斯對其求愛未遂,向神請願與赫爾瑪弗洛狄托斯合為一體,變成上半身為女性,下半身為男性的雙性人。

繞到雕塑後面,就發現了大有乾坤。

《三美圖》(The three Graces),按照教皇保羅五世(Pope Paul V)的要求,1609年,Nicolas Cordier 對這組群雕進行了很大量的修復工作,盧浮宮1807年收購。(為啥感覺有點腰長腿短?)

《蹲著的阿芙羅狄蒂》(Crouching Aphrodite),阿芙羅狄蒂、阿弗洛狄忒(希臘語:Αφροδ?τη;英語:Aphrodite)都是維納斯的希臘名字,維納斯是羅馬名字,值得都是同一個神。

下面這件雕塑是拿破崙的戰利品之一,《帶著常青藤花冠,拿著葡萄的邁娜德》(Maenad crowned with ivy and grapes)。

希臘神話中,經常喝得醉醺醺的酒神狄奧尼索斯,有很多同樣喝得痴狂瘋癲的追隨者,男性們叫做薩提爾(Satyr),女性們叫做邁娜德(Maenad)。

《阿芙羅狄蒂雕塑的殘軀》(Fragmentary statue of Aphrodite),雖然也是個殘缺的維納斯,但依舊很有美感。古希臘的雕塑審美,崇尚健康美,女人的胸部通常不會很大,小腹會有些肉肉,屁股和大腿都很健美。另外還有一個冷知識點,古希臘的審美,喜歡小jj的男人,他們認為jj是污穢的,所以男性雕塑的小jj比例都會縮小。

《寧芙與貝殼》(Nymph with a shell),胳膊和腿都是肉肉的。

《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Old Centaur teased by Eros),這件是17世紀義大利出土的文物,也是羅馬時期的複製品,作於1-2 世紀。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也就是羅馬神話里的丘比特。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內容差不多,但神的名字不一樣。在提沃利(Tivoli)的哈德良莊園(Hadrian s Villa)里,人們發現了與這件作品同樣的一件雕塑,用灰黑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此外還發現了同樣質地的灰黑色大理石製作的另外一件雕塑:《年輕的半人馬嘲笑受傷的愛洛斯》(Young Centaur laughing at Eros s wounds)。這一對雕塑,現在Capitoline Museums 博物館展出。因此,人們估計盧浮宮的這件作品,本來也是一對雕塑,但是不知道另外一件在哪裡。

《身披斗篷的男性殘軀》(Fragmentary statue of a man clad in a chlamys),這件雕塑身上,充斥著某種莊嚴的皇家風範,被認為很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座雕像的殘軀。

《愛洛斯為他的弓箭上弦》(Eros stringing his bow),如果大家細心,會發現一個猜雕塑年代的方法,用神的希臘名字命名的雕塑,就是希臘時期的。

《受傷的亞馬遜人》(Wounded Amazon of the Sosikles type),亞馬遜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女人部落,她們的戰士也都是武裝的女人,作戰非常勇敢兇悍。後來,世界最長的河流亞馬遜河,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世界最大的購物網站之一亞馬遜網等等,都借用了這個歷史傳奇部落的名字。電影《神奇女俠》也是以這個為故事背景的。

《向維納斯第一次講述秘密的私房話》(First secret confidence to Venus),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長腿博主最愛的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被縛的奴隸》和《垂死掙扎的努力》,大師的作品最精妙的地方在於可以用石頭表現出不同的質感,男性肌膚的堅硬粗糙,女性肌膚的柔滑,還有衣服的輕柔,甚至能區別出布料和薄紗的質感。有機會,你們一定要去義大利看一看《哀悼基督》,。

在大師的雕塑面前,長腿博主綻放了自我。

羅浮宮的雕塑庭院,應該是幾大博物館裡獨一無二的,被稱作「馬利中庭」,可供遊人休息。

今年LV的秋冬發布會就在這個馬利中庭舉辦的。

擺在中庭里的戰馬,原來是擺在凡爾賽宮裡的雕塑。

馬是雕塑家們很喜歡的題材,珀伽索斯(Pegasus),是希臘神話中的有翼的飛馬,大人物都喜歡騎它,比如國王們。《騎著珀伽索斯的路易十四》(Fame of Louis XIV riding Pegasus),作者Antoine Coysevox 。

還有送信的也喜歡騎它,墨丘利(Mercury)是羅馬神話中為眾神傳遞信息的使者,對應於希臘神話中的的赫耳墨斯(Hermes),嗯哼,愛馬仕啊。《騎著珀伽索斯的墨丘利》(Mercury riding Pegasus)。

《受傷的菲洛皮門》(Philopoemen hurt),作者Pierre-Jean David ,菲洛皮門是希臘的統帥和政治家,曾八次被任命為亞該亞同盟總司令。亞歷山大去世後,希臘半島陷入混戰。亞該亞同盟本來很弱小,公元前209年,菲洛皮門被任命為總司令後屢戰屢勝,屢次打敗強壯的斯巴達,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的軍隊,被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稱為「最後一個希臘人」。

《海王尼普頓》(Neptune),作者Antoine Coysevox 。羅馬神話里的海王尼普頓,相當於希臘神話里的海王波塞冬。

《海後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上面介紹過,盧浮宮外牆也有海後的雕塑。

《赫克里斯與化為蛇的河神戰鬥》(Hercules fighting Acheloos trensfomed into a snake),赫克里斯(Hercules)是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子,大力神赫拉克利斯(Heracles)的羅馬名字,Acheloos是希臘地區的一條Acheloos河的河神,以善於變身而著稱,最擅長變為雄牛和巨蛇。

下面是一個充滿基情的希臘神話,跟大家常見的一種花有關。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風信子的美少年,他是馬其頓王子阿波羅最鍾愛的美少年(嗯?我說啥了?我可沒說之一)。有一次與阿波羅玩擲鐵餅遊戲,不幸被鐵餅打中頭部,流血不止而死去,阿波羅無比悲傷。SM沒玩好,就狗帶了,但他的血長出一種花,,王子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這種花,就是大家常見的風信子(Hyacinthus)。感覺以後都不能直視這種花了。。。《風信子》(Hyacinth),作者Francois Joseph Bosio 。

《聖女貞德傾聽聖母的聲音》(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作者Francois Rude 。這個雕塑家很有名,他還創作了巴黎凱旋門上的群雕《馬賽曲》。

《愛神(丘比特)將赫拉克利斯的棍棒改製為弓箭》(Love fashioning a bow from the club of Heracles)。

《在路易十四的肖像前》,作者Jacques Prou(1655–1706)。

下面這個雕塑可能很多人都見過,《丘比特與普賽克》(Cupid and Psyche),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雕塑,我的一個朋友是小提琴家,還用這個做過頭像。他描繪的是愛神丘比特和公主普賽克。希臘神的感情生活都比較亂,女神都是f*ck around的,而且嫉妒心很強,人間公主普賽克由於長得美麗,引起維納斯的嫉妒,便派丘比特(丘比特是維納斯的兒子)去懲罰公主,不料,丘比特卻愛上了公主。

赤裸的《馬塞勒斯》(Marcellus)。

赤裸的《酒神狄俄倪索斯》(Dionysos)。

赤裸的《安提諾烏斯》(Braschi Antinous)。

用大理石和金色的縞瑪瑙(onyxmarble)雕刻的《拿貓頭鷹的彌涅耳瓦》(Helmeted Minerva holding a tiny owl),羅馬神話中的彌涅耳瓦(Minerva)是智慧女神、戰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作於2 世紀,在18 世紀進行過修復,高度1.33 米。

《亞歷山大大帝》(Mazarin Alexander)的頭像。

下面說說近代雕塑作品。

《墨丘利》(Mercury),就是剛才騎在馬身上的希臘神話中的愛馬仕。

《嬰兒時期的俄狄浦斯和Phorbas》(The infant Oedipus and Phorbas),作者Antoine-Denis Chaudet (1763-1810)首次展出這件作品是在1801年的沙龍,當時只是一個石膏模型。作者去世以後,Pierre Cartellier(1757-1831)和Louis-Marie Dupaty(1771-1825)完成了這件1.96 米的大理石作品。

《馬拉松戰士宣布勝利》(The Soldier of Marathon announcing the Victory)。

《迪爾克》(Dirce)

《寧芙與蠍子》(Nymph with scorpion)

《黛安娜》(Diana),這個是杜巴麗夫人(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世最後一個情婦)為她的Louveciennes 城堡訂製的。

《維納斯》(Venus),這個也是杜巴麗夫人訂製的,杜巴麗夫人的藝術品味非常好,但論其影響力,和同為路易十五的蓬巴杜夫人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雷電擊倒的提坦》(Titan struck by lightning),提坦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他們的第四代後代才是宙斯等神明:最早是天神和地神,他倆生了第一代提坦12 人(6男6女,最有名的一位是普羅米修斯),然後這12 個提坦互相結婚又生了第二代後代,其中既有巨人(提坦),也有非巨人。他們的第四代則是宙斯,波塞冬,赫拉等「奧林匹亞諸神」,這些住在奧林匹亞的神,打敗並囚禁了他們的父輩。

《荷馬》(Homer)

盧浮宮的雕塑就介紹的差不多了,節前再寫一篇盧浮宮的繪畫,如果大家假期已經計劃好了要去哪個博物館參觀,也可以後台留言給我,如果剛好是長腿博主去過的,可以出一篇攻略給大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點兒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世界博物館之旅——盧浮宮裡的雕塑們(下)
亞瑟·叔本華:藝術即展現
為什麼喬治克魯尼是宇宙第一美男子
世界博物館之旅(七)——慕夏美術館
世界博物館之旅(六)——蓬皮杜藝術中心

TAG:藝點兒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