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音老人 這就是止!

母音老人 這就是止!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歡迎關注祖道影

來源:《大手印淺釋》母音老人 著

「故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是為尤要。」

所以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在境界上保任磨練,尤其顯得重要。那麼怎樣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呢?

「此無他法,只不離本定法身見,無『能所、是非』分別,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此為無分別智止觀、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

認識到法身本定,本是不來不去、無有動搖的。這個正知見謂之「本定法身見」。契入這個正知見,便無「能修之人」,無「所修之法」,無是非,無分別,騰騰任運,任運騰騰,惺惺然而不亂,寂寂然而大定。大道無形,自性寂寥。法身如如不動,乃大定之體,非關你信不信,或是作不作入定功夫也。

怎樣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呢?這沒有別的方法,只有不舍離「本定法身見」,時時刻刻安住在本性上,於事境上磨練自己,不要著相,不要有「能與所,是與非」等等分別,這是最重要的。人總是妄想紛飛,對什麼都去分別,這個好那個壞,這個是那個非,這個真那個假……在那裡分別不休。你若能時時刻刻離開「能所、是非」等等分別,不住相、不粘境,一切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就是本性時時朗然現前,就是時時不離「本定法身見」啊!「佛法無多子」,說起來很容易,但這不是聽一聽明白了就算數的,要落在實處。必須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才能落在實處。要「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寂寂者,一念不生,有「不動」義,不動就是定;惺惺者,了了分明,有「觀照」義,觀照就是慧。保任於「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即是定、慧雙融,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慧中沒有定是狂慧,定中沒有慧是死定。

所以,下機漸道凡夫只是閉關修定還不行,出關後還要在事境上磨練,以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自然任運」就是隨緣;「保任於惺惺寂寂」就是不變。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發了大財無所謂,窮得叮噹響也無所謂;有粥吃粥,有飯吃飯,不起分別、取捨、攀緣之心。古德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這是「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的絕妙口訣,不但慧中寓定、定中寓慧,而且還防止了死定和狂慧。

「此為無分別智止觀、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這裡講的止觀,並非天台宗的「摩訶止觀」,或者別的什麼止觀法門,而是「無分別智止觀」——沒有分別的智慧所行的止觀。寂寂就是止,惺惺就是觀,止即是定,觀即是慧。「無為」就是廓然無造作,「俱生」就是森羅萬象,「法爾」就是本來如此。無為、俱生、法爾三個詞,活潑潑地烘托出法身的無相之實相。「一切行持之心要」就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核心。所有的修行法門都離不開惺惺寂寂、都離不開定慧交資、都離不開止觀。念佛的人把心緣在佛號上,就不起別的念頭了,這就是止;佛號聽得字字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觀。參禪的人,疑情籠罩全身,無暇生起妄念,這就是止;提起一句話頭,了了分明,這就是觀。我們修心中心法也是這樣,結印、持咒攝住了身心,這就是止;心念耳聞,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觀。大手印教我們「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寂寂就是止,惺惺就是觀。

明朝末年,密雲圓悟禪師住持寧波天童寺。當時,天童寺外圍有很多茅蓬,供精進參禪的和尚居住專修。有一年冬至時節,密雲禪師令侍者給茅蓬里的和尚送棉衣。有一位茅蓬老宿對侍者說:「老僧自有娘生褂,不用寒衣。」侍者將此話彙報給密雲禪師。密雲禪師說:「此僧似有悟處,恐未實,更於語下搜看。」就令侍者再去問:「娘未生前著何衣?」老宿答不出來了。密雲禪師就囑這位老宿參究「娘未生前著何衣」這個話頭。三年後,這位老宿圓寂了,並沒有參破話頭、沒有道出一句轉語。火化後,舍利無數,好多人都驚嘆:這麼多舍利,這位老宿修行得很好啊!

密雲禪師說:「舍利十斛,不及轉語一句。爾等試代答看。」不僅讚歎舍利的人答不出,當時天童寺里的五百和尚誰也沒有答出來。密雲圓悟禪師嘆道:「習道恆沙無一悟。」答不出,那是沒有契入「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的緣故,若契入如是實相,不用思索就答出來了。不妨答他:「才謝桃李嫩,又添菊梨新。」嫩嫩的桃花、李花剛剛凋謝,新鮮的菊花、梨花又相繼開放了。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和盤托出「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啊。我們前面講過無情說法、講過「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一歸何處啊?時時處處不離法身、時時處處不離自性。這些花卉都是無情,無情也能說法,這都沒有離開我的法身啊!自性如如不動而又變化無窮,如如不動稱為法身,變化無窮稱為報身、化身,三身原來是一身。

有的人總認為只有變化出很多人身才是化身,他不知道森羅萬象、萬象森羅都是我們的化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雞鴨狗貓、桌子板凳、飲食起居、男女老少,都是「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都是從一真法界流出,都是我們的化身。只因你妄想執著、刻意分別,才無端生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而把一尊大好天真佛埋葬在六道里,從無六道處幻現出六道輪迴,從無苦處幻現出無邊苦海。現在,只要你痛下決心、精勤修法,把無始劫來形成的執著、分別之習氣去掉,便可當下成就、當處解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祖道影 的精彩文章:

虛雲老和尚:假如業有形相,虛空都會脹破
如是悟會,悟會如是
黑色濃霧是無明!
虛雲老和尚:用功怎樣下手呢
虛雲老和尚:若人一心專精自守,貪慾心發,即應覺知

TAG:祖道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