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腎病水腫?看看中醫有什麼好辦法吧!

腎病水腫?看看中醫有什麼好辦法吧!

腎病患者常常會出現水腫的癥狀,在西醫看來,一是由於漏蛋白導致的膠體滲透壓失衡,二是由於電解質紊亂導致的水鈉瀦留。

那麼,中醫是如何看待水腫的呢?

中醫將水腫分為四個階段,分別對應四種治療理念:

1、逐水消腫

對於高度水腫的患者,體內之水就像洪泄一般,患者身體出現嚴重的指凹性水腫,需要「逐水消腫」,可用車前子、黑丑、白丑等中藥進行治療。

2、淡滲利濕

對於中等程度的水腫患者,體內之水就像田間積水一般,患者身體出現較為嚴重的指凹性水腫,需要「淡滲利濕」,即將面上的積水排出,剩下的水分可慢慢滲透。藥物選擇上,除了上述幾種減量使用之外,還可選擇茯苓、豬苓等排水效果相對較小的藥材。

3、祛風勝濕

體內之水非常少,只有輕微水腫,甚至根本沒有水腫,就像衣物潮濕一般,需要「祛風勝濕」,上述藥物可減量使用。

4、芳香化濕

僅止於濕氣程度,完全沒有水腫出現,多稱之以「著涼」、「受寒」,需要「芳香化濕」,可使用藿香、麝香、佩蘭、荷葉等藥材,甚至拔火罐即可。

中醫講究「久病多瘀、久病多虛、久病入絡」,所以對於那些長期水腫的患者,在排水之餘,還要補血和補氣。

因此,一套好的中藥方劑,需要兼顧氣血,驅邪扶正,不會像西藥那樣「專一」。

比如「當歸補血湯」,只有當歸和黃芪兩味藥材,負責補血當歸只有6克,而負責補氣的黃芪卻需30克。

這是因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生於無形之氣」,也是中醫在治療方面與西醫最大的區別。

西醫的治療,是通過藥物、器械等手段,或抑制、或滅殺、或替代,是利用「外力」來強行改變身體現狀。

中醫的治療理念,是通過藥物、針石、食物等手段,幫助人體自身提高恢復能力,即所謂「扶正」。

二者並無優劣之分,也無主次之別,只是在疾病治療當中採取了不同的道路和側重點,所以二者結合,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