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秋分,秋分醫話

今日秋分,秋分醫話

今日秋分,9月23日04:01,農曆2017年八月(小)初四,星期六。秋分代表兩個含義,一是今日晝夜的長短相等,明天開始日短夜長;二是秋分之日寒暑相平,正是秋天的一半。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一侯雷始收,是說秋分以後,雷聲少了,雷開始進入大地;二候蟄蟲坯戶,是說天冷了,蟄居的蟲開始培土建築自己的洞穴;三候水始涸」,是秋季乾燥,河水開始乾涸。

關於秋分的詩句,我最喜歡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可謂深領秋的意味,勾勒了秋的悲、寂,卻更有一個「清」字,而且清入骨,轉而狂放不羈,浩然達觀。大家不妨欣賞一下——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分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為收,人體與自然相應,所以秋季宜收斂,不宜宣洩。秋季合於肺,秋天氣燥,秋分後天氣開始寒涼,易傷肺。所以秋季宜養肺,養陰。

雖說俗語說春捂秋凍,但也要適度,早晚注意保暖,也不要吃過多寒涼的瓜果。

葯食同源的食材、藥材有百合、合歡花、合歡皮、銀耳、黑木耳、淮山藥、黃精、西洋參、太子參、五味子、枸杞子、干桑葚子、冰糖等等。水果正應季的葡萄、棗、梨、蘋果、柑橘、石榴等等。

秋天宜食酸甘,酸味收斂,甘味養脾,脾土生金,因而養肺。少食苦味和辛味,辛味宣散,苦泄伐金傷肺。

秋分之日寒暑相平,是真正意義上的換季,人體的生理機能也會有相應的改變。胃十二指腸潰瘍此間易發作,慢性咽炎、扁桃體炎易發作,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易發作,高血壓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表現不穩定,精神情志疾病易發作或加重。要提前預防,防患未然。

胃病患者宜食粥調養;肺病患者宜適時增減衣物,避免寒暖不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宜飲食清淡,多做散步跳舞練太極等不甚劇烈的的有氧運動;精神情志疾病患者要多與家人溝通,培養正常的興趣愛好。共同點是多運動,別劇烈;飲食多樣,勿肥咸,生活規律,不熬夜;最重要的是心情樂觀,寬容豁達。

下面推薦幾款養生食療。

冰糖百合柑橘羹——冰糖、百合、柑橘瓣兒(不要把橘絡摘下),加水適量熬開後,小火五分鐘即可。不要放冰箱,晚上溫涼即服。適合除糖尿病之外任何人。咽喉炎,支氣管炎,失眠等尤適。

山藥黃精小米粥——適宜任何人。健脾滋陰養肺。

當歸紅棗枸杞太子參燉雞——適合任何人,尤其氣血不足的女性,補氣血。

黃芪當歸羊肉湯——黃芪15克,當歸15克,羊腿肉一至二斤,鹽適量,水適量,一起家常燉法皆可,肉燉熟爛。健脾補氣血,吃肉喝湯,適合氣虛風濕骨關節病、股骨頭壞死,氣虛雙腿萎軟乏力的患者。

建議大家每天一杯蜂蜜水,但是不要一次喝完一杯,要慢慢啜飲。這樣吸收好,又不易引起血糖波動。可潤咽喉,潤肺,潤腸,美容,輕身等等。失眠患者睡前可再服一小杯蜂蜜水或熱牛奶可有助於睡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七醫話 的精彩文章:

TAG:小七醫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