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強者恆強?「雙一流」的主要增量,給了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強者恆強?「雙一流」的主要增量,給了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雙一流」的主要增量

給了現有教育基礎最強的幾個地區

這使得強者更強的同時

也事實上拉大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差距

在「雙一流」名單公布後,很多人馬上注意到,這是一次「增量」改革,即數量上增長的改革。

「雙一流」大學加起來,共有137個,比原來「985」和「211」加起來(由於「985」都是「211」,所以就是「211」高校的數量)多25個,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比「985」多3個,「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比「211」中「非985」高校多22個。

這些新入局的高校,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首先,按地域劃分,東部的增長要超過中西部,另外,幾個教育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獲得了最多的增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北京、江蘇和上海。三者加起來,佔據了這25所新入圍高校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北京一地,就佔了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說,「雙一流」的主要增量,給了現有教育基礎最強的幾個地區。這使得強者更強的同時,也事實上拉大了教育資源分配的差距。很多人在解讀「雙一流」名單時提到的這一名單向西部和人口大省傾斜,最主要的證據是雲南大學、新疆大學和鄭州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角。

而按大學的性質看,此次新入局的大學多是專業性大學,排名靠前的專業是中醫藥、醫學、音樂和美術等。其中,中醫藥大學在這個名單中表現搶眼。此前未能入圍「211」和「985」的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成都等地的中醫藥大學,都成功入圍「雙一流」,成為這一名單中的新晉勢力。另外一個引人關注的變化,是中國音樂學院和此前入圍「211」的中央音樂學院,雙方入圍「雙一流」,被稱為雙音合璧。

而在「存量」方面,原來「211」和「985」高校,都保留在「雙一流」名單內,避免了這一輪改革可能引起的最大爭議。只是原來的39所「985」高校,有3所被「下放」至「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角,分別是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一變化,被賦予了「雙一流」名單非一成不變、而是處於動態調整的象徵意義。這6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角的組成很有意思,有3個從「985」下來,有3個從「非985」的「211」上來,「可上可下」的意味非常明顯。

從整體上看,這是一場波瀾不驚的改革,對存量的照顧避免了潛在的爭議,但也容易引發對這次改革力度的質疑,尤其是名單內有些學校,其入選帶有些平衡的味道,這種平衡涉及地域、人口以及資源的分配,卻與「一流」名實不符。

不過,三部委有關負責人強調,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對增量的分配也體現出對經濟發達地區和教育重鎮的傾斜。從教育的規律講,經濟的基礎作用和高水平學校的聚集及彼此之間的互動,對「雙一流」的建設無疑有正向作用,但隨之而來的教育資源分配差距被過分拉大,卻也是名單理應考慮和照顧到的。其中的邏輯,有點類似於中國發展中「先富」與「共富」的關係,「先富」講究遵從規律,「共富」則講究遵從公平。從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看,初期注重前者,到一定階段後向後者傾斜,我們的高校建設,目前處於哪個階段?

名單剛剛公布,在各大高校和學生圈已引發熱議。這一方面體現了大家對「雙一流」的期待和關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些失望的情緒。因為從已公布的「雙一流」名單來看,尚沒有看到相比以前的實質變化。與「211」一樣,這裡面既有「效率」的名單,也有「公平」的名單。甚至連某些表述也是相似的,比如「211」說的是建設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雙一流」的目標也是這兩者,只不過將形容詞從「重點」變成了「一流」。或者換個說法,「211」主要是立足國內,而「雙一流」則是要講國際范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深度解讀租房新政:讓人們體面地在城市落腳
租房容易嘛!為什麼這條北京新政將改變全國租房市場?
一個市長的煩惱
晚清的輿論場從體制內轉向體制外,說明了什麼道理?
沒走套路,一群較真的人搞出了上百篇「爆文」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