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年級化學酸、鹼、鹽學習要點歸納總結

九年級化學酸、鹼、鹽學習要點歸納總結

如何學好「酸、鹼、鹽」這部分內容,不僅直接關係到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的熟練掌握,而且與後續深入學習高中化學關係甚大,同學們應把它學好。

「酸鹼鹽」的重點是電離概念及酸鹼鹽的電離、幾種常見的酸和鹼、酸鹼的通性和溶液的pH、鹽的性質和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難點是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靈活運用。應掌握的要點如下:

1.電離的概念和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物質溶解於水時,離解成能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叫做電離。這裡注意,電離不是電流的作用結果。書寫電離方程式時應注意:

寫出物質正確的化學式是正確書寫電離方程式的基礎。

要正確書寫出電離的陽離子、陰離子的符號。這裡注意區分離子符號和化合價的書寫。離子所帶電荷的數目應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且要先寫數字,後寫「+」或「-」號;化合價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先寫「+」或「-」號,後寫數字。離子的電荷數為1時,1省略不寫,只寫「+」或「-」號;而化合價數為1時,1必須標明。

含有原子團的物質電離時,原子團應作為一個整體,不能分開。

表示離子數目的數字要寫在離子符號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學式里那樣寫在右下角。

在電離方程式中,陰陽離子所帶正負電荷的總數必須相等。

酸鹼鹽電離出的陰、陽離子的個數應與其化學式中相應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相同,電離出的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應與該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數值相等。

2.酸鹼鹽的電離。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3.鹽酸、硫酸、硝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應注意「濃」和「稀」兩個字。一字之別,差異很大。如講硫酸性質(化學性質)時都冠以一個「稀」字,如濃硫酸的吸水性、脫水性,稀硫酸就不具備;稀硫酸的性質濃硫酸也不完全具備。

4.氣體的鑒定反應,複分解反應,中和反應的概念和複分解反應進行到底的條件。

5.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和俗稱以及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

6.酸和鹼的通性、溶液的pH及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質。

pH是用來表示溶液的酸鹼度的。酸鹼度是指溶液酸性、鹼性強弱的程度,常用pH表示,取值範圍通常在0~14之間。pH的大小與溶液酸鹼性的關係為: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鹼性。

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強,pH越大,溶液鹼性越強。

若使pH7的溶液pH降低,可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酸性溶液。

酸、鹼、鹽的水溶液與pH的關係為:

酸溶液一定顯酸性,其pH7。鹽的水溶液有幾種情況,初中階段一般只需掌握NaCl溶液顯中性,其pH=7;溶液顯鹼性,其pH>7;溶液顯酸性,其pH

7.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及其運用範圍。

牢記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

置換酸裡面的氫時,必須用非氧化性酸(如鹽酸、稀硫酸);不能用氧化性酸(如濃硫酸、硝酸等)。

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置換出酸中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中的氫。如:

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

一般規律是,排在前面的金屬單質能與排在後面的金屬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將後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要注意,活潑金屬K、Ca、Na、Ba等放入鹽溶液時,金屬首先和水發生置換反應,然後生成物再和鹽發生複分解反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班班通教學技術 的精彩文章:

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還是家庭教育重要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6《小攝影師》微課精講
部編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3單元知識梳理
有了賞心悅目的PPT課件,是高效課堂成功的關鍵
取消教師職稱名額限制 還教師一個公道 給教師一個尊嚴

TAG:班班通教學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