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購狂風兼商業稅重 英多條商業街成鬼城

網購狂風兼商業稅重 英多條商業街成鬼城

全英「最空」商業街位於布爾斯林(Burslem,Stoke-on-Trent),這裡被稱為英國最大的「鬼城」。在這裡,經過近十年來網上購物的洗禮,接近三分之一鋪面已閑置。

根據英國銀行卡協會(UK Cards 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和英國地方數據公司(Local Data Company)所作的調查發現,英國是全球網上購物額最大的國家,平均每個英國人每年花在電商上的錢達到4611英鎊。與此同時,英國國內「非店鋪零售額(non-store sales)」每年跳增15%。加上運營成本上漲,物業價格飆升,脫歐公投後英鎊急挫等等,加劇了英國許多市鎮中心商業街的苦況。像布爾斯林這樣,商業街生意慘淡、大量店鋪門堪羅雀的城鎮,在英國並非僅此一市。

最近幾年,布爾斯林見證了上十年來屹立不倒的購物中心的倒閉,著名集市和琉璃博物館終止營業,多達30家店鋪生意一落千丈,最終結業收場。不少櫥窗內的商品已舊,店本身卻似乎不再開門做生意。

布爾斯林商家異口同聲,呼籲政府想想辦法,推出措施鼓勵獨立商家重新站穩。其實不難理解,這些呼喊聲之於電子商務大潮,就好比雞蛋之於高牆。誰都無法阻止布爾斯林成為全英國最孤獨的鬼城。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布爾斯林店鋪空置率達到31.5%,是全國店鋪平均空置率(12.2%)的三倍。

今年42歲的巴提爾(Amit Patel)在當地經營報刊和酒品雜貨鋪「Booze and News Convenience Store」已經9年,形容這一年來是他所經歷過最難熬的時間。他認為,慘淡的現狀,是缺少泊車位、市中心各方面大萎縮的合力作用。「停車當然是個大問題。行街的人首先需要泊車,走幾步,慢慢逛慢慢看消磨一下時間,才會消費。」巴提爾說,「你看看,到處都是雙黃線,停車場又少得可憐,人們到哪泊車?」研究結果更顯示,布爾斯林2017年第三季度新店開業數字,比往年同期大降84%。

倫敦情況算比較好,店鋪空置率最低的幾個商業區:Barking Road West、Dagenham、Erith全部在倫敦,空置率為0%。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認為,商業地稅高企和市外商業中心越來越多,是傳統商業街衰退的主因。

零售商協會發言人表示,「高壓的稅負令店主缺乏資金,難以再投資,也就很難保持消費貨品新鮮度??全英國,大概每十間鋪就有一間空置。減少店鋪空置率別無他法。如果要商業街恢復過往的活力,必須吸引消費者回到市中心。但是,政府收取超高的商業地稅,商家本可用於進貨、翻新、修葺的資金,都在稅金和鋪租中消散了。」

發言人補充道,根據今年9月份的零售物價指數估算,從明年春天起,經營店鋪的人士還要面對2.8億鎊商業稅,做小生意的人可謂百上加斤。

布爾斯林商業街被稱為英國最大的「鬼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島日報歐洲版 的精彩文章:

林鄭訪倫敦晤英官員 同意進行貿易策略性對話
英本周末天氣 上演「雙城記」
林鄭月娥訪英晤夏文達 見證「金融科技橋樑」協議簽署
英炸彈疑雲處處 警成驚弓之鳥
素食菜品發現動物基因 普利茅斯中式外賣店未被罰

TAG:星島日報歐洲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