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大家好,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先生創辦的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我們不定期為粉絲贈送觀復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我差不多高中的時候看到過一篇古代酷刑的文章,說朱元璋搞了一種叫水銀剝皮的刑罰,將人以站立姿勢半埋在地里,從頭上割開一個十字口,灌入水銀,由於水銀密度大,在逐漸流下去的時候會將人皮和肉體割裂開。這個故事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那麼老朱到底有木有這麼喪病呢?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明代 明太祖高皇帝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首先我們來審題。這個題里一共有三個關鍵點:1古代有剝皮刑法,2剝皮刑法跟朱元璋有關聯,3用水銀灌入剝皮。我先亮觀點。剝皮這個恐怕是有的,剝皮和朱元璋的關聯是很可疑的,水銀剝皮法應該是假的。

認真討論這個問題的有兩篇論文,分別是贊同朱元璋剝皮的《剝皮法試考》和質疑朱元璋剝皮的《朱元璋懲貪「剝皮實草」質疑》這兩篇文章。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後者質疑的那篇文章的可信度更高。前者贊同的不是一篇好論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前者不具有真實性或者後者的結論正確。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民國 《墳》插圖

快看!賣萌的文學巨匠

剝皮這個問題最早進入大家的視線是因為魯迅先生,文學巨匠因為生病,就一個人悶著看古籍一見剝皮就興奮得不行,寫了一篇《病後雜談》,其中第二節就是講這個問題。魯迅除了是一位領先扁平化設計70年的超一流設計師外,還是個文獻學功底非常好的人,注意他這篇雜文里提到的幾個剝皮人士中沒有一個是朱元璋,分別是朱棣,張獻忠,孫可望,相對應的被害人分別是景清,張獻忠的被害人不明,和御史李如月。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張獻忠沉銀

江口沉銀遺址

那麼為什麼大家有種印象這個令人髮指的事情是朱元璋乾的呢?最有力的支持老朱剝皮的文獻是《明史海瑞傳》,裡面撇到那麼一句。說海瑞七十二的時候終於獲得重用,詔為吏部右侍郎,但是海瑞已經太老了,干不動了,就上奏談了談他認為的振興國家的辦法。上奏是這樣的:

.......大略謂:「陛下勵精圖治,而治化不臻者,貪吏之刑輕也。諸臣莫能言其故,反借待士有禮之說,交口而文其非。夫待士有禮,而民則何辜哉?」因舉太祖法剝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貫論絞,謂今當用此懲貪。其他規切時政,語極剴切。獨勸帝虐刑,時議以為非。御史梅鵾祚劾之。帝雖以瑞言為過,然察其忠誠,為奪鵾祚俸。

意思無非是老朱法律嚴峻所以沒人貪污,勸皇上用祖制整一整風氣這樣。首先,這裡不是直接引用,海瑞摺子的原文已經找不到了,所以難以判斷他原文提過剝皮沒有,這裡我們就相信《明史》(因為明史一般是非常靠譜的),即便他提到了,海瑞已經是萬曆年的人了,他記得朱元璋剝皮,是值得高度懷疑的。為什麼呢?因為朱元璋本人不記得。

在《朱元璋懲貪「剝皮實草」質疑》這篇論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力的反對朱元璋剝皮的觀點。那就是由朱元璋本人親自主持編寫的大明法律著作《大誥》案例彙編系列和法典《大明律》中,都沒有提到剝皮這兩個字。那麼這裡就有人要問了,沒寫進去也有可能是因為剝皮實在是過於令人髮指了,所以就被隱去了。我自認對老朱的性格特徵是非常了解的。以他的性格,如果能夠震懾犯罪,而又有剝皮這樣好的辦法,一定是敲鑼打鼓地實施剝皮並記錄在案的。相對應的,凌遲這種同樣級別的酷刑,就是多次出現在《大誥》系列和《大明律》中的:

謀反大逆

凡謀反,謂謀危社稷,及大逆,謂謀毀廟卜陵及官闕,但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祖、父、子、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

《大明律》

御史劉志仁、周士良出巡不守法紀, 「受銀一百五十兩、金三十四兩、鈔二萬五千二百貫」 , 還有其他種種劣跡, 終被「凌遲示眾」

《朱元璋懲貪「剝皮實草」質疑》引用《大誥三編》

老朱剝皮這種說法,盛行於萬曆年間,由於當中年代差異太大,高度可疑。我看過的多條控訴老朱剝皮的文獻,都是萬曆成書的:

又上疏請征貪官,復國初剝皮囊草之制,時情尤恨之。御史梅鵾祚,因劾瑞導上法外淫刑,得旨亦云瑞偶失言,仍留供職。

《萬曆野獲編》

國朝初嚴於吏治, 憲典火烈, 中外臣工少不稱旨, 非遠戍則門誅,死者甚眾。吏守貪酷, 許民赴京陳訴, 贓至六十兩以上者, 梟首示眾, 仍剝皮實草, 以為將來之戒。

《稗史彙編》

尤其是《稗史彙編》這條記錄不可信的原因,在《朱元璋懲貪「剝皮實草」質疑》這篇論文中已經詳細論述過了。這裡我並不是質疑野史的真實性,只是這幾筆記錄都是和當事人相隔年數過於巨大的野史,和《大明律》《大誥》這類由當事人組織記錄的材料發生衝突時,野史是不可信的。

以上解決了關鍵點2,那就是朱元璋剝皮的可疑度非常高,應該可以說他沒剝過別人的皮。然後我們來解決關鍵點3,就是水銀剝皮法,為什麼說這十有八九是假的呢?

因為提出這種剝皮法的其實是一本小說,是一位叫陸士諤的人寫的《清朝秘史》,通體行文來看是一部腦洞體小說,不具備史學意義。原文如下:

解到洋人,不問是兵是將,是商是民,一例剝皮處死。那剝皮的刑法,最是慘酷不過,用小刀先把那人腦袋上割裂成幾條縫兒,就將水銀倒下,周身輕拍,等到皮里腠外,沒一處不灌注滿足,才拎住割破的皮口,用力向下一脫,頓時活剝成個血人兒。論到人道主義,這原是很不行的事情。然而裕欽差此時只圖快意,哪裡管什麼人道不人道?這幾個月里,不知被他活剝掉幾許洋人。怒還未泄,又令軍民搜掘洋人屍首,架火焚燒。這種舉動傳布到廣東,英人異常憤怒,誓必興師報復。

我不得不說這個腦洞開得確實優秀,因為他提出的這種方法令我腸胃翻轉噁心不已過目不忘,簡直就認定了如果有這樣一種刑法,這便一定是實施的方法了。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一罐人皮

美國穆特博物館藏

那麼剝皮大概是如何實施的呢?

一位正經的史學人士,應該不會惡趣味到認真記錄剝皮之法的程度,所以這裡所有的引述材料大多是來自野史,其可信度都有限,但是當嚴肅史料不載的時候,我們唯一可以參考的也只有野史了,但是就算可信度有限,也遠遠超過水銀剝皮這種說法。畢竟就算是腦洞出來的,也是同年代的人腦洞出來的,哪怕是捕風捉影,也是有風的。

而這些資料中唯一的正史還是《明史》,明史有三次提到剝皮,第一次是海瑞的奏摺,前面說過了,第二次的主要控訴對象是魏忠賢,但是並沒有多展開,也是略略提一句,最後一次是張獻忠,這個就比較詳細了:

獻忠......又創生剝皮法,皮未去而先絕者,刑者抵死。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賊將有不忍至縊死者。偽都督張君用、王明等數十人,皆坐殺人少,剝皮死,並屠其家。

而野史所記載的剝皮事件,大多也都和張獻忠、孫可望有關聯,說得也就更詳細了。魯迅在《病後雜談》中戲稱有兩種剝皮法,一種是張獻忠式剝皮法:

又,剝皮者,從頭至尻,一縷裂之,張於前,如鳥展翅,率逾日始絕。有即斃者,行刑之人坐死。

魯迅引用《蜀龜鑒》

我這裡還有一筆文獻也是類似的說法,這兩筆文獻的作者都是道光年間的人,可能會互相參考:

獻忠動剝人皮,剝皮者自項至尻,刻一縷裂之,張於前如鳥展翅,率逾日始斃,倘即斃者,行刑之人坐死。

《甲申朝事小紀》

大概的意思是從背部開刀,由上至下從頭/脖子處拉一刀一直到屁屁,然後從後面把整個人脫出來,刑法的奧義在於不能讓人馬上掛,必須要讓受害人存活一天,不然行刑的人也要處死。

魯迅提到的另一種是孫可望式,又更加詳細了:

可望得應科報,即令應科殺如月,剝皮示眾。俄縛如月至朝門,有負石灰一筐,稻草一捆,置於其前。如月問,『如何用此?』其人曰,『是揎你的草!』如月叱曰,『瞎奴!此株株是文章,節節是忠腸也!』既而應科立右角門階,捧可望令旨,喝如月跪。如月叱曰,『我是朝廷命官,豈跪賊令!?』乃步至中門,向闕再拜。……應科促令仆地,剖脊,及臀,如月大呼曰:『死得快活,渾身清涼!』又呼可望名,大罵不絕。及斷至手足,轉前胸,猶微聲恨罵;至頸絕而死。隨以灰漬之,紉以線,後乃入草,移北城門通衢閣上,懸之。

魯迅引用《安龍逸史》

孫可望式就不需要讓受害人存活過久了,還是先從背部拉長線到屁屁,再斷手足四肢,把受害人翻過來從前胸剝,到頸部的時候受害人死亡。最後剝下來的皮要縫好,加入稻草,然後懸在城門上示眾。這就是所謂的剝皮草揎。

好了,以上解決了關鍵點3,水銀剝皮應該是不正確的。

那麼最後就是非常麻煩的關鍵點1了。我們看到上面這許多材料,會發現一點,這要麼是萬曆年間大家私下裡寫寫的野史,要麼就是是清代人寫的,有沒有故意去黑老朱、其他明代皇帝,和明末農名起義首領之嫌,是非常值得考慮的。當然我也沒有為張獻忠他們洗白的意思,他為人應該是比較殘暴惡趣味的。我個人認為,剝皮這件事情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的,至於有沒有上文諸多材料裡面那麼繪聲繪色,那是另一回事情了。

最後,給一個特別崩壞的文物來結束這崩壞的內容吧。那就是哈佛大學圖書館所藏的著名人皮書:

朱元璋到底有沒有搞水銀剝皮的酷刑?

19世紀 《靈魂的命運》

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藏

參考文獻

剝皮法試考

朱元璋懲貪「剝皮實草」質疑

病後雜談


我們每天發表歷史藝術文物相關文章及馬未都錄製的視頻,同時發送館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吧!謝謝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與藝術沾邊》比維納斯還要神秘的她是誰?
收藏馬未都:中秋放個假 吟詩品杯茶
馬未都:南非行~背負殺戮的收藏
觀復嘟嘟:就是這個味兒!
故宮仿造壓手杯

TAG:觀復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