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黃帝內經》:肥胖與健康

《黃帝內經》:肥胖與健康

古言「血氣方剛」(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其意是人只有在氣和血平衡充沛的情況下,才能精力旺盛、身體強壯。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無法流淌至身體所需之處。因此,氣虛者因精血無法給予全身,體內就容易生寒、疲勞、出汗,並逐漸在體內堆積成肥脂,皮膚開始多油,面色蒼白,氣短懶言;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里的邪火,因此,血虛者體內容易生熱,易煩躁,形體消瘦,皮膚乾燥,心悸失眠,面色萎黃。

宋代·楊士瀛說:「肥人氣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故肥人多寒濕。」清·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說:「夫肌膚柔白屬氣虛,外似豐溢,里真大怯,蓋陽虛之體,惟多痰多濕。」 這是是本虛而標實,氣虛、陽虛為本;多痰、多濕、多虛火、多水腫為標。故肥胖多以補氣昇陽,活血化瘀,潤腸通便,消食化滯,清熱利水祛痰濕……相結合。

王充·《論衡》說:「天地氣合,萬物自生。」在中華古典哲學中,一切生命是由「氣」所化而成。反映於人,則生命的維持全賴於氣,是生命中的營養所系,如精氣、津氣、水谷之氣、呼吸之氣等;也是身體器官的機能活力,如五臟六腑之氣、經絡之氣;又是人體內外各種活動的原始動力,人體一旦氣虛,機體臟腑功能便會減退,使得脾胃受納食物的運化功能失健,肝膽疏泄分解失職,肺不能主治節、朝百脈,腎無法藏精、納氣、調水。

身體各臟腑功能失健,所食之物便不能被有效利用,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該吸收未吸收(導致虛弱乏力),代謝的廢物該排出未排出(導致體內毒素積累),對於該氣化的物質也未進行氣化(沒有被氣化掉的物質就被轉化成脂肪,滋於皮下,導致肥胖;藏於肝臟,為脂肪肝,久之則會硬化;積於血管,心腦血管方面疾病)。

《素問·經脈別論》:「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濕熱,則是指身體內的濕和熱相結合,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從而造成了氣虛,造成肥胖。正如葉天士所說:「氣虛陽虛為本,多痰多濕為標」。

《黃帝內經·衛氣失常》中,將肥胖分成三類。一為肉人,皮肉緊密相連,皮膚腠理粗疏,身體寬大,骨骼肌肉壯實,肌理緻密。多為濕熱體質,因體內濕熱,造成氣虛而至肥胖。

二為脂人,胖而不肥,肌肉堅實有彈性,四肢正常,脂肪存積於體內臟腑,身部肥大而四肢正常,皮膚腠理緊密(皮膚毛孔),身體多熱,多為氣虛,因氣化功能弱,不能氣化掉身體內的脂肪而至肥胖。

三為膏人,肥肉較多且無彈性,肌膚柔軟鬆弛易下垂。膏人常常是在上臂內側、腰部、大腿上的贅肉較多。陽氣充盈,身體多熱,皮膚腠理細膩,衛氣易收藏,能耐寒,特別是腰背腹部明顯肥胖,腰腹圍大於臀圍,「縱腹垂腴」。多是痰濕體質,由於體內有痰濕,阻礙了身體內氣的運行,引起了身體氣虛而至肥胖。

因氣虛而至肥胖的病因諸多,例舉四則:

一則,過食肥甘,膏粱厚味:過食甜食,或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肥鴨、豬油等),影響脾的運化,水谷精微不能化成精血,膏脂痰濁蓄積體內,遂成肥胖。

二則,長期抑鬱精神: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喜條達。如果長期精神抑鬱,則肝氣不好,氣機阻塞,以致氣結痰凝或肝氣失疏,脾胃失和,痰濕內生,肥胖形成。

三則,久坐久卧,缺少勞作:久卧,久坐,氣和郁滯,使脾氣運化無力,轉輸失調,膏脂內聚,使人肥胖。

四則,臟腑功能失調,肝鬱氣滯,脾虛失運,腎虛氣化失職,內傷久病,痰濁內生,或外受濕邪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藥物性肥胖,如服用抗生素、激素類藥物導致虛胖,這種對人身體的危害也不容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