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山東美食大合輯第二期:周村燒餅和煙台燜子

山東美食大合輯第二期:周村燒餅和煙台燜子

周村燒餅

「薄如秋葉,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這不是出自哪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或滿江紅,而是一位文人筆下的周村燒餅。提起山東淄博的美味,大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村燒餅了,一想起那酥香薄脆的燒餅,那布滿餅面的芝麻仁,彷彿聽到了那入口「咯吱咯吱」的酥脆聲,聞到了誘人的麥香、芝麻香。

周村燒餅起源於古老的周村商埠。早在清朝光緒年間,獨特的燒餅便已面世。而據說周村燒餅是基於一位名叫郭雲龍的師傅的發展,方才形成了如今的特色。郭師傅在烤制當初厚厚的大酥燒餅時,偶然發現餅上面鼓起來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來香而不膩。於是他大膽試製新品,果然深受大家喜愛。於是,不經意間便推而廣之。最有名的莫屬「聚合齋」,清皇室曾屢次徵購「聚合齋」燒餅為貢品,周村人民政府曾代表全區人民向毛主席贈送過周村燒餅。

說起正宗的周村燒餅的製作,要經過配方、延展成型、著麻、貼餅、烘烤等多道工序,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則是制餅的關鍵。特別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師高手,很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謂「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財」都是制餅師傅的多年經驗,吃一次就會讓人回味無窮。制餅的大師傅手持面劑,右手旋餅,餅如飛輪,轉眼之間,一個個似乒乓球大的麵糰兒便變成了薄如蟬翼的生餅坯。延展、著麻、貼餅,動作輕巧靈活,一氣呵成,將旋好的餅坯,用手輕輕揭起,唰地一下放在攤滿芝麻仁的木盤內一蘸,又迅速揭起,啪的一下,反托在右手指背上,送入爐堂……操作自始至終,明快熟練,猶如變魔術一般。

現在,小小的燒餅已成為周村的大名片,「非遺燒餅」成了古大街上能吃的文化。走進古商城景區,穿過古樸的周村大街,必定會聽到燒餅店的叫賣聲:「剛出爐的燒餅來,又香又脆的燒餅……」,經過的遊客一定禁不住那香酥的誘惑,拎上一袋現烤的燒餅,伴著口中那愉悅的「咯吱咯吱「聲,感受百年傳承下周村燒餅的魅力和那百年商埠深厚的歷史底蘊。

煙台燜子

要說家鄉最讓我難忘的美食,那就是燜子了。它是煙台最流行又深受喜愛的地方小吃。雖然原料簡單到只有那麼一塊涼粉,但在鍋里煎炒一下,澆上點蒜蓉麻汁,就足以哄得小孩眉開眼笑,然後成天惦記。

不僅如此,因為地瓜是很健康的抗癌食物,那麼用地瓜澱粉製成的涼粉,以及之後做成的燜子,也算得上是很健康的食物了。我是隨著燜子的陪伴一起長大的,最難忘的就是小時候,幼兒園一放學或者出去玩,就要纏著家人給我買燜子吃。那時街邊時常可見一口騰著熱氣的大黑鍋,攤主們熟練地操控著鍋里的火候,把燜子從青綠色炒成透明色。然後一鏟子鏟起,嫩嫩的燜子上還帶著很多焦黃香酥的嘎渣。再澆上用蒜蓉和麻汁調成的料汁,就成了。

然後我就可以捧著裝了一碟燜子的小鐵盤,拿著小叉子,享受碟子里又酥脆又軟嫩的美味了。我最喜歡的是表面那些又焦又香的嘎渣,以至於每次去買都叮囑攤主煎得再焦一點。小攤上賣的燜子是傳統范兒,涼粉的形狀大小不一,有的塊小得像碎末一樣。這是因為烹制時,攤主們通常不會把一整塊涼粉切開,而是直接丟進鍋里,一邊炒一邊把它們碾碎。這樣,外層焦香的嘎渣也會比較多一些,口感很獨特。而搭配的料汁也會比較稀,所以看起來燜子就像泡在湯里一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口味變得有些挑剔,但燜子在我記憶中的地位卻是不會動搖的。雖然它的賣相比較普通,但近些年被搬進餐廳的大雅之堂後也搖身一變,出落得更加漂亮講究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燜子,是我最愛的家鄉味。究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燜子,是我最愛的家鄉味。究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燜子,是我最愛的家鄉味。究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燜子,是我最愛的家鄉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外視界 的精彩文章:

山東特產大合輯:蓬萊小面和濰坊早點
白色的動物令人驚艷不已,99%的人都沒有見過!
皮薄湯多,鮮美無比!世界第一的蕪湖小籠湯包
白洋淀松花蛋個大味美,保定冰糖葫蘆遠近聞名
普通的菜花糰子,什麼理由成為一道美食?

TAG:局外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