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遼寧省書法骨幹培訓班系列報道——劉洪彪講座(四)第四季

遼寧省書法骨幹培訓班系列報道——劉洪彪講座(四)第四季

學 校 簡 介

遼寧特殊教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省教育廳直屬全日制高等專科學校,學校為省政府重點民生工程單位,學校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存」為教育目標,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教學與就業零對接的人才培養方案,省委省政府主管領導多次視察,充分肯定了學校的教學成果。

專 業 介 紹

遼寧特殊教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書法專業為三年大專學制,針對全國書法教師短缺的嚴峻形勢,培養學有所用、學有專長的書法師範型人才,為學生提供優越的就業條件。

學生作品展示

樊雪 作品

姜泓鎂 作品

王媛媛 作品

楊乃麒 作品

[特教特訊]

遼寧省書法骨幹培訓班

系列報道 劉洪彪講座 (四)第四季

編輯:遼寧特殊教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書法專業

漫步人生路 慢與快的不同

——從書齋走進展廳

劉洪彪講座

劉洪彪,字後夷,號逆坂齋主。1954年生於江西萍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書法培訓中心教授,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為中國書協首屆德藝雙馨會員。

四、當代書法家需要具備的素質,或者說是當下時代對書法家提出的要求:「字古勢新、文心藝質。」

我接下來要說的一個課題就是「字古勢新與文心藝質」。

當代書法家字要古,要臨帖,要保持與古人的近距離。臨帖不是階段性的事,是要一直保持在整個書法生涯之中。臨帖別怕走進去出不來,你先進去了再說。

字要古,勢要新。如果一個人文藝兼修,就能夠字古勢新。沒有文心,字古不了,沒有藝質,勢新不了。勢就是藝術,就是美術。沒有高度的審美能力,沒有很強的創造美的手段,勢肯定好不了。如果不懂美術,不懂雕塑,不了解舞蹈和音樂,對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對形形色色沒有感覺,肯定做不好這個事情。但是人與人天賦不一樣,有的人與生俱來就帶有這樣的基因,就有這種敏感性。比如三兩歲的小孩畫畫,畫出來就很有趣。有的人五十歲還不會唱歌,五音不全,就是沒有音樂天賦,這也是個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後天的發掘和修鍊。我們當代書法家我說要修鍊我們的文心,首先要做一個文人。如果詩文不會做,對聯不會撰,詞也不會填,這個書法家怎麼當?沒有文心字寫不好,寫出來就匠氣,就俗氣,不雅,不文。所以文心藝質缺一不可。我反對我們當今的書法家整天一門心思地在書齋里臨帖,天天就知道這一件事,其他啥都不管,就很難具備藝質。為什麼不聽聽音樂?看看畫展?拿到一本書,看看平面設計?看看某個專賣店怎麼裝修的?到別人家裡去看看人家怎麼裝修的?就是一定要留意生活中的美感,一定要注重這種審美素質的培養,有了這個對美的敏感性,你再選擇紙張、色彩、尺幅、比例、拼貼構成,都有好處。當代書家要實現字古勢新一定要具備文心藝質,也就是說當代書家要文藝兼修。除了看書席子、臨帖之外,還要看戲,聽音樂,看畫,讀詩等等。

古代凡是具備文心藝質的書家,他們的書法更是經典。比如趙孟頫、蘇東坡。蘇東坡是宋代的大人物、一等的文人。蘇東坡作詩作成了「蘇黃」,也就是蘇軾與黃庭堅並稱。寫詞寫成了「蘇辛」——蘇東坡、辛棄疾,作文做到了「歐蘇」——歐陽修、蘇東坡並稱,寫字寫成了「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一,你說這蘇東坡是什麼人?也就是文心藝質、他都具備了。當然歷史上有很多琴棋書畫兼能的人,也即是文心藝質。反過來沒有文心藝質的書家寫出來的就是館閣體、印刷體,沒有生命力,沒有活力,沒有感染力。寫出來的字像印出來的一樣,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裡面看不到情緒,沒有情感。這叫書寫,抄書。所以我覺得你們作為遼寧省書壇的骨幹隊伍,站在書法創作前沿陣地的書法家們,要思考的是類似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點一畫、入筆、一波三折等等技法的問題。曉雲主席說書法有法,書法當然有法,各行各業都有法,我認為筆法、墨法、章法、這是書法的基本法,書法的最高法叫辯證法,上升到哲學的高度,也即是道的高度,道就是黑白,也就是陰陽,就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關係,就是辯證法,就是哲學,書法就是從技法到道法。這種素養,這種快慢急徐幹濕濃淡大小粗細開合虛實種種矛盾都在書法里體現,書法的魅力也在與此。

要適應書法從古代實用書法、傳統書法,書齋書法,向社會書法、展廳書法、大書法的轉變。我們既要全面地繼承書法,又要在同時琢磨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最後達到字古勢新。通過文藝兼修來實現。我們才可能創新性發展。

2018年書法專業單獨招生正在報名中!!!

報考詳情請諮詢:張主任

感謝你的瀏覽並分享給您的好友!

您的批評與指導是我們不懈追求的動力!

漢晉堂書畫印藝術

地址:瀋陽市大東區龍之夢茶道古玩城6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晉堂 的精彩文章:

TAG:漢晉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