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一流」公布後 MBA項目最大的贏家和輸家分別是誰?

「雙一流」公布後 MBA項目最大的贏家和輸家分別是誰?

2017年9月21日上午,教育部公布了「雙一流」大學名單。名單公布意味著高等教育序列的重新洗牌,過去的「985」、「211」被推倒,以後要看你是不是「雙一流」,尤其看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MBA項目當然也會受院校等級的影響。既然規則變了,那麼哪些MBA項目是最大的贏家,哪些又是輸家呢?

通過名單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42所,含AB兩類。過去的985高校是39所,基本都入選了「雙一流」,那另外的三所非985大學呢?這三所新寵分別是「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隨著三所高校挺進「第一集團」,自然他們的MBA項目也會隨著升值,可以說,這三所高校的MBA項目是這輪評選中的最大的贏家。

輸家是誰呢?有人認為是原本同屬985序列,但是現在被放進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中的「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他們因為被放到B類而成為本輪評選中的最大的輸家嗎?B類是什麼?

什麼是AB類?

42所「一流大學」被分成了A、B兩類,A類36所,B類6所。教育部尚未明確說明A、B分別是什麼意思。不過設立的原因倒是已經說明。原文如下:

有兩個主要考慮:一是落實穩中求進、繼承創新的原則,既要繼承原「985工程」建設基礎,又要以改革促進發展,以改革增加建設動力,特別是加大對那些需要加強建設的高校的壓力,實行存量改革、激發活力。二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並有利於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同時,考慮到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整體建設任務更重,示範效應更加明顯,更需要提升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打破身份固化、激發建設活力,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B兩類這樣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加快改革、加快發展,並推動歸入B類的高校正視差距、奮起直追。

簡單來說:一是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扶持中西部地區,二是打破固化、激發活力的需要。

劃分A、B類不可避免的會對院校自身身價有影響,不過,應該看到,「雙一流」不是「985」、「211」的終身制,而是一個動態監評機制。這一機制就是要打破固化,建立流通機制,給各高校以危機感,更帶去上升的通道所以今天的B類不久可能會進入A類,A類如果有所退步也有可能掉到B類。而廣大的95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有可能在未來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進入到「一流大學」B類或A類。而相應的MBA項目價值也會跟著院校學歷產生變化!

小編最後還是要提醒,儘管入選「一流」名單確實讓商學院的MBA項目「增值」不少,但一定別忘記商學教育有其自身的規律和要求,選MBA項目,國際認證是另一塊試金石!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MBA教育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MBA教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