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若你想知道我的名字,請去問那游移的月亮」》—Bellini與他的藝術歌曲

《「假若你想知道我的名字,請去問那游移的月亮」》—Bellini與他的藝術歌曲

溫琴佐·貝利尼

1835 義大利作曲家溫琴佐·貝利尼(VincenazoBellini)逝世於巴黎。

「你的非凡才華會讓你不久於人世,

就像拉斐爾、莫扎特、耶穌一樣……」

——詩人海·岡在1835對貝利尼說的話

(據傳,在聽到這句話後的幾個星期,貝利尼離開了人世。)

溫琴佐·薩爾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貝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1801.11.03-1835.09.23)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劇作家,歌手。1801年11月3日生於西西里島卡塔尼亞,1835年 9月23日卒於巴黎附近的皮托城。三歲開始學習音樂,18歲時進入那不勒斯音樂學院。貝利尼早年以兩部歌劇《阿代爾松與薩爾維娜》和《比安卡與費爾南多》展露頭角。1827年寫的《海盜》在義大利各大城市演出,反響熱烈。在之後1831年創作的《夢遊女》和《諾爾瑪》,以及1835年創作的《清教徒》成為貝利尼在歌劇這一領域的代表作品。不過國外有學者對貝利尼歌劇作品進行比較,認為他早期的歌劇作品在管弦樂配器上略有不足,但在《諾爾瑪》之後得以彌補。除此之外,貝利尼還寫有 6部交響曲、雙簧管協奏曲、彌撒曲等器樂與宗教音樂,以及不少聲樂曲。

雖然貝利尼是在歌劇創作上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但是他所創作的藝術歌曲絲毫不劣於其歌劇作品。今天小遍將舉出貝利尼藝術歌曲中的經典,幫助大家探索貝利尼藝術歌曲的深刻內涵。

貝利尼的作品總的來說,具有兩大特點:

其一是他的歌曲,唱段,都具有非常優美的,抒情的,線條感明顯的旋律。甚至這一特點被後人概括為「貝利尼式聲樂旋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那首廣為流傳的《明亮的窗戶》一直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是貝利尼的作品。威爾第也曾盛讚貝利尼旋律曲線的寬廣優美。

其二是他的作品,要求歌者必須掌握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否則無法駕馭作品。這一點在其歌劇唱段上變現的尤為明顯。而將這兩大特點濃縮於一身的,則是他那充滿浪漫主義憂鬱氣息的藝術歌曲。

貝利尼的藝術歌曲很注重音樂與文學的緊密,完美結合。其中一部分歌曲兼有他的歌劇詠嘆調的特徵,充滿戲劇性並與歌中主人公形象緊密相聯。這樣的歌曲也被人們稱之為「小詠嘆調」。

此外,雖然貝利尼的歌劇詠嘆調普遍技巧難度較大,難以駕馭。但他的藝術歌曲卻經常作為聲樂學習者的中高級教材,原因就在於,貝利尼對藝術歌曲的寫作,音域不會太寬,沒有輝煌的高音,優美的旋律基本上都寫在中聲區,低聲區的音域也不會太過濃重,這對培養歌者的樂感,鍛煉樂句處理技巧,鞏固聲區有這極大的,極明顯的作用。

貝利尼的歌曲也不全是平平坦坦,讓人演唱如履平地。他的藝術歌曲中也有快速走句的花腔,既要求連貫又要求快速的樂句,以及表情術語強弱對比明顯的部分。貝利尼的歌曲能涵蓋如此多的特徵,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也曾是一名美聲唱法學習者。

下面就從第一首膾炙人口的《Vaga luna,che inargenti》(游移的月亮),來為大家打開貝利尼藝術歌曲創作的大門。

游移的月亮

Vaga luna,che inargenti

「游移的月亮灑下銀光,

溪畔群花都被照亮,

月光向花朵傳遞愛的語言,

花朵就為愛情散發芳香。

只有你才能夠理解,

我心中的熱烈渴望,

為了你,為了你親愛的姑娘,

我的心跳蕩,

我的心嘆息跳蕩。

如今我們天各一方,

無法平息我的悲傷,

要問我現在懷有什麼期望,

就是將來能夠歡聚在一堂。

你要知道在我的心裡,

總是對你朝思暮想,

只有你,只有你甜蜜的諾言,

讓我得安慰,能讓我抱希望,

只有你甜蜜的諾言,

還能讓我抱希望!

得安慰!抱希望!」

《Vaga luna,che inargenti》是貝利尼20餘首藝術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受歡迎,傳唱最廣的一首。很多中外歌唱家都喜歡在音樂會上演唱這首作品。這也是放在第一首介紹的原因。

歌曲創作於1824年,4/4拍,Andante cantabile,稍慢的速度。採用的是兩節旋律基本相同的分節歌形式寫成。這是一首典型的具有「貝利尼式聲樂旋律」歌曲。

所謂「貝利尼式的聲樂旋律」,即是在低聲部分解和弦的伴奏襯托下,聲樂旋律由寬廣悠長的音調開始,逐漸形成高潮,然後又回到寬廣悠長的音調上,形成拱型線條。這種獨特的旋律長於表達溫柔、憂鬱、悲哀的感情,蘊藏著一種內在的動力,有著特殊的藝術魅力,感人至深。

音樂飽含深情,簡潔清新,前奏旋律響起的那一刻便將聽者代入那個充滿朦朧銀色月光的場景里。前奏結束,聽眾不由得會屏住呼吸等待歌者的演唱。所以,在演唱這首作品時,歌者必須在前奏旋律進行時,在腦中營造月光灑滿大地的場景,做好起音的準備,否則,一旦起音欠妥,就必然會破壞伴奏所營造的氣氛!起音不高,卻十分考驗歌者的心理素質以及對歌唱狀態的把握!

在選取音頻時,小編也考慮到了這一點,選擇了貝爾貢齊,卡雷拉斯兩位大師的錄音。貝爾貢齊在演唱時,深深抓住了這首歌的特點,聽他的起音,平靜,優雅,穩重,毫不做作,沒有一絲多餘的修飾。在前奏結束的小節與歌唱起音處銜接的沒有任何痕迹。而整首歌曲最重要的要求——legato,貝爾貢齊更是做的挑不出任何毛病,尤其是在樂句之間的換氣處,動作極細微,極謹慎,卻又極自然,讓聽者在欣賞的時候,只會陶醉在美妙的歌聲與旋律中,不會去顧及技巧,處理等,這一切都與大師幾十年來的歌唱磨練息息相關,我想這也歌唱的最高境界吧!

而另一位值得稱讚的就是當代偉大的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卡雷拉斯的演唱具有非常明顯的個人風格,這也是他長期深受大家喜愛的原因之一。卡雷拉斯被譽為當代最有內涵和藝術修養的歌唱家,這樣的讚譽絕不是憑空而來。在這首《Vaga luna,che inargenti》中,大師的涵養被放大,所有人都可以聽到那份飽含深情的歌聲。在歌詞中幾個雙輔音處,卡雷拉斯對其進行處理,略作停頓,這樣的停頓並未使音樂停下,反而使其更加語言化,更靠近聽眾的耳朵。在幾個樂句的末尾處漸慢,將旋律拉寬,拉緩,讓人意猶未盡。小編覺得這首歌彷彿就是為卡雷拉斯所作,卡雷拉斯本就迷人,優美,憂鬱的嗓音將 這首作品升華到更高的層次,在他歌聲中,更能感受到主人公藉助月光傾吐心聲,表達對遠方戀人的情思和對愛情的渴望。

第二首要介紹的是《Malinconia,Ninfa gentile》(我的憂鬱是為了你,溫雅的女神)

我的憂鬱是為了你,溫雅的女神

Malinconia,Ninfa gentile

「我的憂鬱是為了你——溫雅的女神,

我的生命願意永遠奉獻予你。

我欲得到你那聖潔的愛,但卻無奈於我的庸俗......

你能賜給我的愛情將是大自然無法給予的,

為了能繼續愛你,

我將不離開此地,

永留人間,

絕不 絕不.......」

1827年,貝利尼創作了《六首小詠嘆調》送給他的好友作曲家,波利尼·弗蘭西斯科和他的妻子瑪麗安娜。這首《Malinconia,Ninfa gentile》便是其中之一,同樣也是貝利尼的代表作品。

這首一首描寫愛情的歌曲,曲調略顯憂鬱不安和焦躁的情緒。篇幅短小,結構精緻。

歌曲取材自歐洲古代神話故事。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天神,為了繼續愛著他的心目中的女人,遵從天意甘願貶入人間,囚禁在山林中的故事。

這首歌曲音樂的發展與歌詞非常吻合,3/8拍,Allegro agitato,歌曲具有抒情性,流動性,和線條感。對歌曲速度,韻律,節奏以及思想感情的把握尤為重要。帕瓦羅蒂的這個音頻,將以上幾點做的恰到好處,並且經常聽帕瓦羅蒂音頻的朋友應該會清晰的感覺到,在演唱這首作品時,帕瓦羅蒂有意的調整其音色,明亮輝煌的感覺沒有那麼明顯了,音色變黯,充滿著不安的情緒。隨著前奏渲染情緒一步步進入歌曲所描繪的意境。並且帕瓦羅蒂在那幾個極容易唱「突」的高音處做的平穩無痕,氣息的支持也非常充足。

第三首要講的是《Dolente immagine di fille mia》(悲斯費莉,吾愛!)

悲斯費莉,吾愛!

Dolente immagine di fille mia

「我親愛的費莉,

為何你如此蒼白無力的在我身邊?

你還有何要求?

你還有何心愿?

我在你的墳上痛哭流涕直到如今,

我在你的墳上流淚至今

......

我擔心我會忘記我們神聖的諾言,

但我將永遠愛你直到九泉,

你仍在愛我嗎?

費莉的幽魂,

好好安息!

好好的安息把!

我將永遠愛你如同往昔。

......」

這首作品是給小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讓我黯然神傷的歌曲。

歌曲講述的一個男主人公對著死去的愛人費莉的雕像,思念緬懷之情油然而生,深切的懷念她,回憶起往事的經歷,一切都歷歷在目。同時也表達出男主人公希望愛人能夠在九泉之下依然愛著他,即使再悲傷也希望愛人能夠安息。流露出男主人公深深的嘆息和無奈。

這首作品採用的3/4拍,弱起開頭,Andante flebile,並且是憂傷的小調旋律。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歌曲的伴奏織體十分簡單,僅有的幾個和弦,卻將主題刻畫的入木三分。永遠襯托著人聲旋律,乾淨卻又悲傷,同時,貝利尼所譜寫的旋律與歌詞意境完美融合,真正的將那種憂傷的感情通過音樂宣洩出來,尤其是在詞曲高潮處,思念之情直擊人心。這首作品也正體現了貝利尼高超的作曲技巧,以及他深刻理解詩歌內涵,並將音樂與詩歌的結合的音樂天賦。

而想要演唱好這首歌曲,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首歌曲並不是一個需要太多花哨的聲樂技巧的作品。他的難點在於,如何能夠將歌曲的意境全然表現。主人公的那種悲傷並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所以在選擇音頻上,小編依舊選取了卡雷拉斯的版本,因為小編聽的版本是卡雷拉斯在得了絕症奇蹟恢復後,演唱的這首歌曲。他演唱語氣處理的非常到位,幾齣短暫的停頓後用非常弱的聲音進入主題,並且控制歌曲的速度放慢,變自由。到第二段回到原速,音量放開,又表現出主人公堅定之心。最後用稍慢的嘆息感結束。

雖然卡雷拉斯在恢復後歌聲沒有年輕時那樣明亮,動人。但他的聲音中多了一份以往沒有的深沉。我想也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段經歷,才讓卡雷拉斯像主人公緬懷愛人一樣,緬懷病前的自己,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命。「感同身受」的唱出歌中主人公的憂鬱之情。

幾首曲子已經向大家推薦完畢,我想大家也對貝利尼的創作風格有了更多的了解。

貝利尼的藝術歌曲,浪漫抒情,跌宕起伏,自然簡練,華麗婉轉。從頭到尾透露著高貴典雅的氣質。在推薦的這幾首歌曲中,能很明顯的看出,貝利尼對Bel canto演唱要求的把握,以及對聲樂技巧的了解精通。他的作品強調歌唱性,也的的確確適合歌者演唱。

貝利尼是19世紀上半葉義大利浪漫樂派的作曲家,他被譽為義大利「美聲學派三巨頭」之一。之所以有這樣的榮譽,是因為他繼承,發揚,繁榮了義大利美聲唱法這一傳統。同時,促成了第二個美聲黃金時期的出現,為Bel canto美聲唱法的發展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誕生與逝世

1782 法國小提琴家雅克·馬扎斯(Jacques FereolMazas)誕生於貝齊埃爾作品中以《75課旋律練習曲和深造練習曲》作品第36好最為著名

1907 美國爵士樂音樂家鋼琴家阿爾伯特·阿蒙斯(AlbertAmmons)誕生於芝加哥代表作《Woo-Woo》等,影響了包括傑瑞·李·劉易斯(Jerry Lee Lewis),約翰教授(Dr. John)等爵士鋼琴家

1928 美國鋼琴家、作曲家海爾普斯(RobertHelps)誕生

1835 義大利作曲家溫琴佐·貝利尼(VincenazoBellini)逝世於巴黎 美妙的旋律和高難度的美聲唱段兩者的完美融合是其歌劇的魅力所在。他歌劇中的許多詠嘆調,至今仍被奉為「美聲唱法」的經典教材。

1836 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瑪麗布萊恩(MariaMalibran)逝世於曼徹斯特19世紀最著名的歌劇歌唱家之一,年僅28歲逝世,並在這之後成為一個傳奇人物

圖片為:昆亞、貝里尼

首演

1777 格魯克歌劇《阿爾米德》首演於巴黎

1798 海頓《D小調彌撒》首演於艾森斯塔特

1840 門德爾松《頌讚歌》首演於伯明翰

1952 布拉切爾歌劇《普魯士童話》首演於柏林

1956 亨策歌劇《鹿王》首演於柏林。獨唱;皮拉齊克、昆亞

1958 斯特拉文斯基《哀歌》首演於威尼斯。指揮:斯特拉文斯基

圖為斯特拉文斯基,圖片僅供參考

古典今天

1886 布魯克納受到了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的接見

圖為布魯克納,圖片僅供參考

大師來了:

1、大師課預告丨Dmitriy Onishchenko

2、【音樂講座】成敏:基礎決定未來系列課程

3、【徵稿啟事】《人人愛樂》雜誌及人人愛樂媒體平台,開始徵稿啦!

4、【人人愛樂 · 香港暢遊】除了比賽,這些也是非來不可的原因!

現在註冊用戶送15天vip會員體驗,

註冊永久vip會員還能免費領平板電腦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愛樂 的精彩文章:

華裔小男孩談學琴心路歷程:好老師很重要!
肖邦-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霍爾斯特的《行星》
聆聽馬勒第7交響曲《夜曲》
傾慕與狂戀,誓言與背叛

TAG:人人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