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假裝看懂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如何假裝看懂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新媒體管家

上個月,宮裡的朋友說,《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開幕以後,讓本君入宮觀賞。

後來開幕了,宮裡的朋友又說,工作日也能排個仨鐘頭。

宮裡的朋友還說,人太多了,連後門也進不去。

宮裡的朋友於是就說,十九大以後你再來湊熱鬧吧。

…………

於是本君決定,先寫,再去。

當年,杜甫他老人家寫《望岳》,去趟泰山,也是先寫,再去。

當然也許有可能,他根本也沒爬上去。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那年故宮《清明上河圖》在武英殿展卷的時候,場面就是醬嬸兒的。《千里江山圖》跟《清明上河圖》都是宋畫,北宋的兩大巔峰之作。所以,場面是醬:

如果你最終沒有勇氣排隊、跑步、擁擠,也可以跟北堂君捋一下門道,假裝去過就行,可千萬要把功夫做足:

「我周末排隊排了五個鐘頭!」

「快去看吧!這輩子就能看一次!」

「那,畫滴,可牛逼了!」

「王希孟啥的,老有才了!」

這是初級版。

北堂君現在教你裝成高級版。

不但要假裝親自去了,而且要假裝看懂了這幅名畫。

Tip 1

準備好某圈兒,裝好現場即視感

首先要知道去哪兒看。

這回是午門、午門、午門,重要的事兒說三遍。

先偷圖發個朋友圈,假裝登上了午門。

再偷圖發個朋友圈:「哎呀找個沒人的角度偷拍真費勁啊!」

繼續發:「哎呀我拍到了李溥光的題跋!」

至於什麼是題跋,咱一會兒再說。

Tip 2

假裝了解展品的珍貴性

《千里江山圖》比《清明上河圖》還難看見,故宮此前一共就公開展示過三次。原因是這張畫是礦物顏料畫的,使用「青綠法」,就像美女臉上的粉底,塗厚了只有一個後果:

掉渣!

這北宋的青綠山水畫距今900多年了,還都是顆粒的礦物質顏料,所以打開一次掉渣一次,儘管是畫在絹上,也是修復不了的。

說白了就是,看一眼少一眼。

然而,作為非專業人士,你就是把臉趴在展柜上,估計也看不出每次展卷的區別。

並且,人太多的時候,就是專業人士,瞄上那麼一眼,恐怕也不是誰都能看出來真跡和高仿的區別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你看它一眼,對你不一定有多大好處,並且還加劇了它的毀滅速度。不光是打開合上,人的呼吸造成的溫濕度變化,對古畫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

工作人員展卷

Tip 3

假裝了解當事人之一: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是有故事的,它的作者是一位十八歲的天才少年。

他叫王希孟。

他的老師是一位天才書畫家,叫趙佶,也就是徽宗皇帝。

王希孟畫像

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十八歲時繪製了《千里江山圖》,二十齣頭的歲數便死了。繪畫史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希孟天資高妙,得徽宗密傳,經年作設色山水一卷進御,未幾死,年二十餘,其遺迹只此耳。」

一個天才,一幅畫作,一句記載。

就成了千古絕唱。

天才少年只這一幅圖,便熬干心血而亡。

清代的收藏家宋犖曾經寫詩感嘆:

宣和供奉王希孟,

天下親傳筆法精。

進得一圖身便死,

空教腸斷太師京。

詩中的「太師京」即太師蔡京,《千里江山圖》最初的主人。

Tip 4

假裝了解當事人之二:宋徽宗

《千里江山圖》的另一位主角也是個天才畫家,十五六歲的時候就以書畫聞名。不幸的是,十八歲的時候,他做了皇帝。

作為宋神宗的第十一個皇子,代替哥哥做皇帝,本來是老百姓眼中的人生幸事。對趙佶來說卻是不幸。因為他不是個做皇帝的料。後世有人說他:「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宋徽宗一輩子忙於畫畫寫字,編畫譜、開畫院,進行各種藝術教學研究和實踐,唯獨沒工夫研究治國理政。(關於宋徽宗的自畫像和簽名設計問題,請參照前文:畫像畫得像不像?你太Low了!我們專管歌功-選美-表白,以及cosplay)

後來金兵破國,宋徽宗沒能做上太平天子,而是與兒子宋欽宗一起被金兵擄走,最後枉死五國城。岳飛打了一輩子仗想撈他們爺兒倆,最後也沒撈回來,北宋就這樣沒了,中國文藝界於是全體南渡。一個時代結束了。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芙蓉錦雞圖》,故宮博物院藏

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

有天才的畫家、天才的皇帝,才有了天才的千里江山圖。

Tip 5

假裝了解北宋末年的文藝圈

剛才說了個題跋的問題,我們現在補回來。

所謂的「題跋」就是寫在書畫作品前面或者後面的點贊文字,前面的叫「題」,後面的叫「跋」,籠統言之,就叫「題跋」。

宋代的時候,書畫作品多用捲軸的方式裝裱,除了前面的介紹性文字,很多陸續收藏的人都會在後面打補丁,點贊蓋樓。

後世的人看到捲軸裡面發帖的數量、發帖人的地位、佔據「沙發」的網紅規格,大約就能判斷書畫作品本身的水準。這與我們現在看朋友圈閱讀數量是100000+,認為正文內容更有保障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千里江山圖》後面,有王希孟同時代的題跋,太師蔡京占「沙發」宣示主權,也有元代李溥光的題跋。

蔡京是個史上著名的奸臣,文藝水平相當高。宋代書法四家「蘇黃米蔡」裡邊,本身「蔡」就是指的蔡京,因為他人品不好,後人將他除名,換成了蔡襄。古代文藝圈是很重視名節的,這個傳統很好,值得我們學習發揚。

蔡京題跋

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從這則題跋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希孟本身就很有靈氣,但一開始水平一般,後來徽宗發現了他的天賦,親自教導,使他的繪畫技藝突飛猛進,半年後便畫出了代表北宋宮廷畫院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千里江山圖》。當然,因為這幅畫是宋徽宗賜給蔡京的,其中也不乏蔡京給皇帝拍馬屁的嫌疑。

Tip 6

假裝了解《千里江山圖》本身

說回《千里江山圖》本身。

畫卷規格制式如下: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取平遠之景,可謂恢弘。要裝深度的同學可以背幾句畫風特點:

氣象萬千,弘大雄壯,莽莽蒼蒼,浩浩無垠。畫中的萬峰千壑,星列棋布,大小高平,重重疊疊,俱浸於大江之中。……場面浩大,景物繁多,前無古人。……整個畫面統一於大青綠的基調中,氣氛調和,色彩濃艷,分量沉重,光彩奪目。……反映著典型的宮廷的審美情趣。

《千里江山圖》構思的周密,用筆的精細,色彩的濃艷,都較古之青綠山水大大地前進了一步,標誌著大青綠山水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代表著北宋後期山水畫的傑出成就。

——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

後面不說了,直接看畫吧。

順便再罵一句乾隆:別人都在前後題跋打補丁,就您老人家直接寫在畫上面,還在頂上蓋好多戳!

煩死人!

最後別忘了再假裝說一句:

「快關門了才從午門下來,

大飽眼福啊!

累,

但,值得!」

北堂君祝大家排隊愉快!

宮裡見!

蘋果用戶也可以打賞哦,

么么噠(*  ̄3)(ε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堂萱 的精彩文章:

TAG:北堂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