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桂花香,蟹正肥

桂花香,蟹正肥

古人云:「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初候,雷始收聲】雷在陰曆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實際上是因為秋分之後秋燥之氣漸盛,乾燥的空氣難以形成雷電,所以雷聲便消失了。

【二候,蟄蟲坯戶】「坯」,細土,即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習俗】送秋牛、豎蛋、吃秋菜、拜神、粘雀子嘴

秋分詩詞

點絳唇

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杖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韶華管。

桂花香,蟹正肥

秋分,「秋三月」90天的第45天,是北半球真正意義上進入秋天的開始。所謂秋分,一分為二,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一是氣候由熱轉涼。因此《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被稱為"天門開",陽氣升騰,從此天氣越來越暖;秋分則為"地門閉",陰氣漸盛,從此天氣越來越涼,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開始。

林語堂在《秋天的況味》中寫道:「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

金秋時節最愜意的事情就是食蟹、飲酒、賞菊。豐子愷先生在《兒時的記憶》一文中言道:「第二件不能忘卻的事,是父親的中秋賞月,而賞月之樂的中心,在於吃蟹。」

中國人吃蟹最講究,小小的一隻螃蟹被分解成蟹肉、蟹腿、蟹黃、蟹膏、蟹蓋、蟹鉗幾部分,煎炒烹炸燴煮蒸……凡是能想到的烹飪方法,無一不施展出來。在淮揚菜中,螃蟹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蒸大閘蟹、面拖蟹、蟹黃獅子頭、蟹粉燒豆腐、蟹黃煮乾絲…...但凡和螃蟹沾邊兒的立馬就矜貴起來。

滿城桂花香,大概是對南方秋季最美好的描述,短短五個字,讓人恍然覺得鼻尖有一抹香氣。很少有一種花的香味像桂花這樣,輕柔飄逸,又濃郁致遠,帶有甜意。

在我想像中,也只有南方的小城裝得住這濃郁的花香,特別是一場秋雨過後,昏黃的石板街上,是星星點點的落雨桂花,一位老太太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下樓,鄰居問她去幹什麼,她說:「我去聞聞桂花。」

圖文來自網路 經作者整理

編輯: 鄒夢圓 黃鶯

美工:閔傑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的節慶 的精彩文章:

TAG:我們的節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