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德國抓住了美國人黑手:抹黑默克爾,干預大選!
第一軍情作者:天中狼哥
德國大選將在明天也就是當地時間24日舉行,按照民調顯示,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優勢明顯,「躺著選」都能勝出,默克爾將實現第四次連任。然而,本來波瀾不驚的德國大選卻因為曝出美國「干預」問題受到關注。
慕尼黑科技大學政治學研究人員發現,最近在YouTube、Facebook、Redit等社交媒體上湧現出了許多抹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左翼候選人舒爾茨的內容,這些帖子美國的「另類右翼」運動有直接的關聯。美國的「另類右翼」運動與歐洲極端右翼組織一直以來有著密切的聯繫,他們共同的主張就是反移民、反猶太人、排外主義等理念。這些人在美國大選中大量「散播具有毀滅性的反希拉里、支持特朗普」的消息。聯想到斯諾登曾爆料美國長期監控黙克爾的黑歷史,當前的信息自然讓德國人有理由憤怒!
當然,這一消息的看點還不在於來自美國的「干預」能否影響或左右德國大選的結果,前文已經指出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優勢不可撼動,而在於美國和歐洲極右翼勢力的抬頭與相互勾連,並試圖影響美國與歐洲的政治生態。
當前,西方國家的極右翼勢力的崛起成為一種令人警惕的政治傾向。在法國的大選中瑪蓮娜·勒旁領導的極右翼陣線進入第二輪,雖然在與馬克龍的最終對決中失敗,但得票率創下新高,並超越社民黨和共和黨這兩大主流政黨成為法國第二大政治勢力。奧地利去年5月份的選舉中,民粹主義候選人諾貝特·霍爾儘管敗北但得票率居然高達49.7%。在義大利、瑞典、丹麥、匈牙利、波蘭等國家,右翼勢力也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力量。它們衝擊著歐洲傳統的政治生態。
在過去的2016年,人們親眼見證了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台、義大利五星社會黨狂飆、法國勒旁崛起、德國默克爾移民政策轉變等等反常的政治現象,整個西方世界民粹主義、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反移民思潮合流井噴。人們不禁要問,曾經作為「民主制度標杆」的西方世界究竟怎麼啦?
西方極右勢力的抬頭,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進入21世紀以來整個西方世界陷入普遍的發展困境,經濟結構失衡,增長率長期低谷徘徊,債務危機多年無解,失業率高企,大量失意的人群成為歐洲激進思潮擴散和極右勢力抬頭的社會基礎。由於傳統的政治力量無力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把目光轉向了那些「少數」「非主流」的激進極右翼政黨。由於這些政黨高興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旗幟,很容易吸引那些社會進步的「失意者」,造成幾乎席捲整個歐洲的極右翼政黨逆襲。
從根源上來說,西方極右翼政黨抬頭在於西方發展方式與治理困境導致的選民對「精英政治」失敗的失望,民從在經濟不景氣或是遭遇危機時把傳統主流政黨當作「出氣筒」,用選票來「懲罰」傳統政黨,希望極右翼政黨能帶領國家和社會走出困境。
這次德國大選中,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候選人佩特里雖然沒有任何勝出的可能,但在極右思潮的推動下明顯擴大了選民基礎,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選票,從而在德國參議院擁有更大的影響力。這是德國人最為擔心的結果,畢竟德國曾經是一個受過納粹蠱惑並因此而陷入集體瘋狂的國家,二戰血的教訓讓德國人和歐洲人記憶深刻。
美國極右勢力與歐洲極右勢力的相互勾連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動向。美國的社會矛盾已經造成了導致弗吉尼亞州發生大規模騷亂,造成人員傷亡的慘劇,顯示出美國社會撕裂程度已經十分嚴重,白人至上與多種族融合的美國內部衝突正在加劇。歐洲極右思潮與極右勢力的抬頭正導致多國政策的轉向,排外主義、反全球化、反穆斯林、反歐盟在歐洲多國政黨和選民中漫延。西方世界颳起的這股逆流如果得不到遏制,世界的亂象將會更加加劇。
解決西方問題的出路在於放不下老大心態,轉變發展模式,改變政黨之間惡性競爭導致的民主政治劣質化,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而不是訴諸民粹,築起高牆,把怨氣撒向別的國家。如果西方在極右思潮的推動下導致整個國家社會發展轉向,無疑是飲鴆止渴,向著災難與混亂狂奔。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是可忍孰不可忍!為徹底霸佔釣魚島,這國竟使出這種下三濫手段
※中國正在用實力和行動教育這三個國家:跟著美國混不會有好下場的
※還有誰不是美國的敵人?抹黑德國總理被抓現行!
※該出手了!這國竟放出這個大損招欲永霸我釣魚島,得好好教訓!
※美國又在亞洲燒起一把火,中俄兩國還能忍多久?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