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兩個警惕、三個錦囊
2017.9.23
秋分
丁酉年 己酉月 癸丑日
宜
祈福
訂盟
忌
「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警惕感冒
秋燥悄悄的在發生變化,秋分之前,暑氣未去,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寒涼漸重,多出現涼燥。當然,這種變化和個人體質相關,並不絕對。但是秋分之後寒涼加重,抵抗力稍差的人,一不留神就會受涼乾咳、甚至感冒。
警惕胃腸道疾病
腸胃脆弱的人群也要特別注意,秋分以後,是胃病的多發與複發季節,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很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的複發和加重,要千萬注意胃腸道的保暖和養護。
雖然我們在白露的時候提醒了大家,要千萬注意溫差變化,預防感冒,但是最近身邊感冒咳嗽的人依然多不勝數。
邈之前幾天也開始乾咳,而且連續2天晚上,在凌晨4點的時候忽然清醒。寅時(凌晨3~5點)肺經當令,很明顯,我的身體在「報警」,必須立刻採取措施。
滋陰潤肺的食療法,我們前幾個節氣講了很多,那麼除了吃,我還做了什麼?跟大家分享!
鼻吸蒸汽法
每天泡茶時,將熱水倒入茶杯後,用鼻子對準茶杯吸入(不要太近,小心蒸汽燙傷)。通過吸入蒸汽,使肺水得到滋養。
敲打肺經法
沿肺經循行路線(中府-->少商),敲打按摩。如果你敲打肺經感到酸痛難忍,那就是肺經在預警:警惕自己的身體狀況,可能要感冒了。我會用拍痧板或者養生錘敲打肺經,直到沒有明顯的酸痛感。注意左右兩邊都要敲打。
枸杞貼太淵穴
太淵穴
太淵穴位於人體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為手太陰肺經的母穴,「虛則補其母」,加上又是肺經之原穴,為肺經之原氣流注之處,即可補肺氣之虧損,又可滋肺陰之虧耗。
睡前泡一粒枸杞,搗碎或者從中間剪開,貼在太淵穴的位置,用膠布固定。在睡眠中補氣,又潤肺。
寫文章的時候,我的咳嗽已經好了,學習中醫養生的目的,就是在疾病剛剛萌芽的時候抑制住它,正如黃帝內經所說:上工治未病!還有很多想說,無奈篇幅有限。我們下個節氣再聊。
再見
寒露
作者簡介
王邈之
醫學碩士執業藥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美容技師
「在身心合一的養生路上不斷探索」


TAG:中山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