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使用唑來膦酸前,你需要先熟知這11個問題

使用唑來膦酸前,你需要先熟知這11個問題

使用唑來膦酸前,你需要先熟知這11個問題

唑來膦酸使用方便、較為安全,但仍有諸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掌握了這些問題才能使唑來膦酸更好地應用於患者。

作者丨宋芳華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唑來膦酸是第三代雙膦酸鹽,能夠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吸收,目前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唑來膦酸的活性是氯膦酸二鈉(第一代雙膦酸鹽)的2000倍,具有改善骨質、減少骨相關事件等作用。

1. 唑來膦酸的作用機制是什麼?

唑來膦酸與骨有高度的親和力,能夠優先到達骨代謝活躍的部位,被破骨細胞攝取,抑制破骨細胞的成熟,抑製成熟破骨細胞的功能,抑制破骨細胞在骨質吸收部位的聚集。最終抑制破骨細胞介導的骨質重吸收過程[1]

2. 唑來膦酸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①骨轉移,能夠減少骨相關事件(病理性骨折、骨痛、高鈣血症、脊髓壓迫綜合征);

②骨質疏鬆(尤其是內分泌治療導致的骨質疏鬆);

③配合其它藥物治療骨轉移導致的高鈣血症。

3. 使用唑來膦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①了解患者是否有牙科疾病,以及近期內是否有牙科手術史,這些情況可能導致頜骨壞死的發生;

②查明患者的腎功及離子情況;

③對阿司匹林過敏者慎用本品;

④本葯慎與氨基糖甙類藥物同時應用,慎與利尿劑同時應用。因這些藥物均能降低血鈣;

⑤慎與影響腎功能的藥物同時使用,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時,與沙利度胺同時使用可能增加腎功能損害發生的風險。

4. 唑來膦酸的使用時限為多久?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出現腎功損害及頜骨壞死等事件的風險增加。使用唑來膦酸20次發生頜骨壞死的風險是6.7%,使用36次的風險是31.7%[2]

現有結論認為,對於骨轉移患者,唑來膦酸應使用至不能耐受或一般情況顯著下降。

對於輔助治療,每6月使用1次,有臨床試驗設計時限為5年。

5. 唑來膦酸有哪些不良反應?

①多數應用唑來膦酸的患者不會產生不適反應,多數不良反應輕微,但用藥前應充分向患者交代。

②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有腎功能損害、頜骨壞死。

③最常見不良反應為發熱,出現發熱後可予解熱鎮痛藥物。

④應用本葯後常有短暫的骨痛增加,也可有短暫的關節痛、肌肉痛。

⑤離子紊亂:低鉀血症、低鎂血症、低磷血症、低鈣血症。

⑥貧血、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低血壓。

⑦結膜炎。

⑧其它不良反應有:乏力、胸痛、腿部浮腫、噁心、嘔吐、便秘、腹瀉、腹痛、吞咽困難、厭食。

⑨本葯的毒副反應多為輕度和一過性的,多數情況下在1~2天內自動消退。

6. 唑來膦酸應如何使用?

成人每次4mg,使用100 ml的等滲氯化鈉注射液或葡萄糖溶液配注,滴注時間>15min。治療骨轉移應每3~4周使用1次,輔助治療為每6月1次。

因唑來膦酸與鈣可形成螯合物,忌與含鈣溶液配伍。

7. 唑來膦酸是否具有抗腫瘤活性?

唑來膦酸能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通過抑制VEGF實現),並與化療藥物有協同作用。

8. 雙磷酸鹽相關性骨壞死的臨床分期及治療[3]

使用唑來膦酸前,你需要先熟知這11個問題

9. 唑來膦酸能夠應用於成骨性骨轉移的治療嗎?

因為雙膦酸鹽抑制了破骨細胞活性,成骨性骨轉移能否應用唑來膦酸一度具有爭議。現有研究證實,成骨性骨轉移病灶中破骨細胞的活性也會增加,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可以減少成骨性骨轉移的發生[4]

因此,唑來膦酸可以應用於成骨性骨轉移的治療。

10. 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應輔助應用唑來膦酸?

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輔助應用唑來膦酸提高了5年生存率,但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停經和激素情況與唑來膦酸的療效可能有一定的相關性。

11. 絕經後內分泌治療導致的骨質疏鬆應如何應用唑來膦酸?

根據骨礦物質密度值檢測情況,T≤-2.5,每6月使用唑來膦酸4mg,並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1>T>-2.5,可以考慮使用唑來膦酸。

下列因素存在2個或2個以上者,可以考慮唑來膦酸治療:

T<-1.5,年齡>65歲,吸煙,有髖關節骨折家族史,50歲以後有脆性骨折史,BMI<20kg/m2,口服皮質類固醇藥物>6月。

也可應用FRAX工具(WHO骨折風險因子評估工具)評估骨折風險,根據骨折風險制訂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嚴婷婷,陸勁松. 唑來膦酸在乳腺癌輔助治療中的作用及機制.腫瘤,2009,29(11):1098-1100.

[2] Calvo -Villas JM, Tapia Torres M, Govantes Rodiquez J, et al.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zoledronic acid [J]. Med Clin(Barc),2006,127(15):576-579.

[3]葉文成,李瑩,張波.雙磷酸鹽相關性頜骨壞死1例報告及文獻複習.上海口腔醫學.2012,21(3):354-358.

[4]劉巍,馮莉.成骨性骨轉移的發生機制及其診治現狀.中國腫瘤臨床.2007,34(19):1135-1138.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維生素C真的能抗癌!但怎麼用才有效呢?
碳酸飲料當水喝6年導致失明?這麼說醫生不同意了!
收藏!《2017 年NCCN肺癌篩查指南》中文版
這例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到底是啥?太糾結了!
侖伐替尼REFLECT研究中國肝癌亞組數據即將揭曉,2017CSCO不見不散!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