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芭蕾,逼急了我就美給你看!

科技芭蕾,逼急了我就美給你看!

硅兔君見過芭蕾,但是沒見過這樣的芭蕾......

好端端的舞者... 跳著跳著,變成了個幾何圖形。

GIF/1K

還是那種裡面有很多三角形的幾何圖形.......

幾何圖形開始旋轉... 跳躍... 閉著眼......

GIF/1K

舞者重新出現!

在幾何圖形裡面完成著動作......

GIF/1K

看清楚了么~ 胳膊、膝蓋上的關節,都連著線。

還沒完~ 舞者又變成了一堆碎線條......

碎線條還是跳芭蕾~

GIF/1K

然後舞者重新出現,碎線條全部落地。

配上聲音,這一幕真的美cry了!

GIF/1K

舞者順著規定好的軌跡完成舞姿~

GIF/1K

好美膩!

完整的視頻如下,性急的小夥伴可以拖到30秒的時候開始看。

是不是很美!

當然,只欣賞舞蹈並不符合硅兔君矽谷科技專家的自定位。這裡面用到了一個技術,叫做 Rotoscoping,即影像轉描技術

Rotoscope 的本意,其實是一部用來協助動畫製作的機器。這個機器1917年由動畫片《大力水手》之父Max Fleischer發明。

一個動畫設計師為何變成了發明家?說起來全都是被逼的啊。

早期的動畫片製作極其粗糙,動畫人物動作僵硬,讓觀眾難以直視,尷尬癌都犯了好不好!

GIF/1K

觀眾們看在它與真人電影與眾不同的份上勉強忍受了它的存在。Max當然也覺得這動畫片丑的出奇,忍無可忍之下他發明了一種全新的動畫製作方法,這個負責投影的機器就是「Rotoscope」。

Rotoscope 的應用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動畫製作技術,即影像轉描技術 (Rotoscoping),將拍攝的真人影片一幀一幀的投影到一塊玻璃上,動畫設計師將紙鋪在玻璃板上,逐幀描摹演員們的動作,將演員換成自己創作的動畫形象,一部動畫片就這樣快速成型了。

Rotoscoping製作過程

發明Rotoscoping技術之前,熒屏上動畫人物的動作全靠設計師想像。

例如,製作一幕主人公從站立姿勢下蹲的鏡頭,動畫設計師需要將這一個動作拆分成無數過度的靜態姿勢,先拆分再串聯,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動畫鏡頭。

全靠設計師想像,將這樣一個自然而然的動作拆分成一個個靜態姿勢,再將腦海中的想像描繪到紙上可就難了。

這種做法的缺點非常明顯。與現代流行的機械舞道理雷同,演員們將流暢的舞蹈動作拆分成一個個姿勢,憑藉僵硬、不連貫的動作吸引觀眾。觀眾喜歡機械舞,但如果動畫人物動作僵硬、行動不連貫,觀眾就難以忍受了。

Rotoscoping技術通過將真人影像投射到玻璃上,為設計師提供了繪製人物動作時的依據,製作出的動畫變得更加自然、生動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1931年拍攝的動畫片貝蒂娃娃(Betty Boop)使用了Rotoscoping技術。

1951年迪士尼發行的動畫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中也沒落下Rotoscoping技術。

今天,動畫設計師當然不再手動臨摹影片,已經有許多程序可以實時捕捉影片中演員的動作並自動生成動態抽象的人物輪廓,就像視頻中表現出來的那麼有趣。

周末愉快!

精選

女性

矽谷創始人

矽谷創投新貴

創投趣味

招聘

編輯 / 記者 / 特約寫手 / 設計師

(加好友請說明來意)

排版:Michelle,編輯:大林

互推、商務合作,聯繫小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硅兔賽跑 的精彩文章:

AI殖民人類!對不起,這個鍋AI不背
1400萬美元A輪融資!智商逆天的TalkIQ革新電話銷售!
娛樂科技大爆炸——硅兔前線
娛樂科技大爆炸
首發:TechCrunch路演項目最全解析!

TAG:硅兔賽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