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頭一伸,就知道你是不是「濕人」

舌頭一伸,就知道你是不是「濕人」

路志正 國醫大師

1920年生於河北省藁城市的一個中醫世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善用脾胃學說治疑難雜病,被稱為「雜病聖手」。最早認定中醫對乙腦治療的成果,首創穴位編碼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

行醫70餘年,我接診過不少的病人,我發現很多病人的體內都有濕邪作祟。可以說,濕邪已經成為威脅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只要去除了濕邪,很多現代疾病都會遠離我們,那些惡性疾病也會因此失去存在的溫床。

為什麼我們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生活越來越優越,可亞健康的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卻越來越多呢?

濕邪是大多數慢性病和疑難雜症的源頭或者幫凶!

行醫70餘年,我接診過不少的病人,我發現很多病人的體內都有濕邪作祟。可以說,濕邪已經成為威脅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敵人。

| 很多病都和濕邪有關! |

有些疾病,比如類風濕關節炎、濕疹等,與我們中醫上所說的濕有一定的關係。臨床上其他的一些疾病,雖然在命名中沒有涉及濕,但在發病的過程中卻與濕有很大關係,比如一部分的頭痛、眩暈、失眠、高脂血症、冠心病、中暑、痛風、腹瀉等,都與濕邪有關。

古人總結「千寒易除,一濕難去。」可以說,濕邪已經成為威脅現代人健康的頭號勁敵。只要去除了濕邪,很多現代疾病都會遠離我們,那些惡性疾病也會因此失去存在的溫床。

濕氣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外濕和內濕。

外濕

自然界中的水濕,比如天上的雲、地下的水、早晨的霧露、冬日的冰雪。

內濕

人體內的津液,也就是西醫學上的體液。

正常的濕氣沒什麼,但濕氣太過,就叫做濕邪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植物本來需要兩天澆一次水,可我們若每天都澆上兩三次,過不了多久,這些植物就會爛根軟葉。

人體也是如此,如果水濕過剩,排不出去的濕氣就變成濕邪,成為了致病的因素。

| 有沒濕氣,伸舌便知 |

判斷自己體內濕氣的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的舌頭。看舌頭主要看兩部分:一是看舌體,二是看舌苔。

舌體胖大,舌頭兩側有牙齒印

水分越少,舌體越瘦;水分多了,舌體就會脹大起來。舌頭胖了、大了,但是口腔還是原來的大小,舌頭就會頂上牙齒,時間長了就留下齒痕。

舌苔厚、發黏

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而清凈的,乾濕適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苔出現了膩苔,那可能就預示著身體出現了問題。膩苔就好像舌面上掛著一層剛喝完的牛奶一樣,又白又厚。值得注意的是,吸煙對舌苔的影響較大,吸煙之人不適合這種辨別方法。

其它癥狀:

1、起床後身體疲勞,四肢沉重(濕性重濁)

2、便完不爽,大便沖不凈,小便淋漓不盡(濕性黏滯)

3、下肢容易水腫(濕性趨下)

4、面色淡白,精力不濟(濕為陰邪,易傷陽氣)

| 5個錯誤讓你濕氣纏身! |

過去,人們總覺得只有南方濕邪大,容易有濕病。不過,其實北方同樣多濕,主要跟下面幾點有關係。

1、飲酒等生活習慣

北方人比較豪放,以酒為漿,酒也是水濕的一種,性熱而質濕,如果喝多了,就會在體內形成濕熱。

2、冷飲

我們今天家家戶戶都有了冰箱,蔬菜、水果、飲料等食物將冰箱塞得滿滿的。冷飲入胃會傷到我們的脾陽,如果脾陽不足,水濕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濕邪。如果你大便不成形,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這就說明脾虛了,要引起注意。

3、膏粱厚味

膏粱厚味是指那些油膩、精細的食物,也就是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一部機器,那食物就是讓這部機器正常運轉的能量來源。只是這種能量是有定數的,如果吃了過多的膏粱厚味,能量超過了身體所需要的,就會蓄積在體內,化為濕邪,濕久又會化熱。

4、運動少

北方屬於內陸地區,過去我們的出行方式主要靠走路,而現在我們常常一坐就是一天,出門時又有車,運動少了,濕濁之氣出不去,就會滯留在體內。

如果我們去跑步或打籃球,就會出很多汗,水濕就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排出去。但我們若只是坐著,身體運化水濕的系統缺乏鍛煉,功能也會慢慢減弱。

5、緊張等精神因素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都比較大,極易造成精神緊張,這會導致體內代謝物的增加,增加濕濁之氣。

| 如何祛濕邪? |

1、喝水不要盲目求多

有的人主張,一天要喝夠8杯水才能補充人體水分。其實,水喝多少要因人而異,不同人代謝能力不同,這就好像同樣都是植物,綠蘿可以養在水裡,而蘆薈稍多澆點水就會爛根。

其實,一天之內,正常人補充1500~2500毫升的水即可,主要以自己不渴、口唇不幹為好。喝的時候也不要狂喝,而要一口一口地慢慢喝,否則就會損傷脾胃,導致水濕內停。

2、黃芪薏米飲

薏苡仁,通俗叫法是薏米。可用生薏米30克泡水或煮粥,早晚佐餐食用。

有的人大便不成形,容易拉肚子,就不要用生薏米了,可以用炒薏米。生薏苡仁偏寒涼,利水滲濕最在行;炒薏苡仁(可在藥店購買)藥性更為平和,擅長健脾止瀉。

另外,濕邪重的患者多伴有脾虛,可以加上健脾補氣的黃芪,有它的助益,可以推動濕邪更快地排出。

黃芪薏米飲

【材料】黃芪 10 克,薏米 30 克。

【做法】將黃芪、薏米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燒沸,再 用小火燉煮 40 分鐘即成。

【用法】每日 1 次,代茶飲。

3. 赤小豆粥

赤小豆祛濕效果更好,常作藥用,和我們平時吃的紅豆不同。喝了用赤小豆煲的湯後,小便會增多,體內的濕熱之氣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排出體外的。

有的人站立時間久了或工作勞累後容易出現水腫,有些女性在經期前也容易水腫,同時還伴有食慾減退、倦怠無 力等脾氣虛弱的現象,這時候可以煮點赤小豆粥。

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 50 克,粳米 50 克。

【做法】先將赤小豆用溫水浸泡 2~3 小時,之後連水帶豆一起放入鍋 中熬煮,將爛時放入洗凈的粳米,煮為稀粥即可。

【用法】早餐使用或早晚溫熱頓服。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的人、本身氣血虛弱、頭暈眼花的人,盡量不要服用。而且,赤小豆是利水的,在中醫上看來利水是屬於攻邪的,不能常用,否則會損傷人體的正氣。

4. 醋泡生薑

吃點姜可以和胃、祛濕、化痰,每天吃點醋泡生薑,食慾旺盛,免疫力增強,感冒也少了。

醋泡生薑

【材料】 鮮姜、山西(鎮江)米醋、糖適量。

【做法】鮮姜連皮切薄片後放入罈子或瓶子中,倒入米醋(米醋一定 要蓋過薑片),放入糖,密封 3 天。

【用法】每天早飯後吃 1~2 片。

【功效】適合脾胃虛寒,吃完胃脹、打嗝,或有膽石症的人群。

注意:如果你胃酸過多,就不要用醋泡生薑了,可以把生薑切成細絲或薑末後再食用。早上吃薑最好, 讓沉睡了一個晚上的陽氣重新開始活躍。心煩氣躁、身體消瘦、高血壓,或者經常口乾口苦、 便秘如球的人應當少吃薑。

5. 冬瓜粥

冬瓜清熱除煩,養胃生津,滌穢,利水。可以煲湯,煲湯時冬瓜切記不要去皮,因為冬瓜皮的藥用效果比冬瓜肉更好。除了煲湯之外,冬瓜還可炒食、生腌。

對於家中的老人或者肥胖者,將冬瓜皮晒乾加荷葉一起泡茶喝, 可以起到降低血脂和減輕體重的作用。

6. 艾葉煮水泡腳

每天晚上用艾葉煮水泡腳。因為艾葉有溫經散寒之功,泡腳後可以輔助去除體內寒濕,幫助恢復身體。泡腳 以微微出汗為宜,不要大汗,因為大汗傷陽,得不償失。可以多按摩一下足底。

艾葉浴足方

【材料】艾葉 50 克。

【做法】將艾葉放入沸水中煎 煮約 15 分鐘,待水溫稍低後, 就可以把腳放入藥液浸泡,每 次浸泡 15~20 分鐘,水涼後可 加入熱水。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無病到天年2:大病預防先除濕》,路志正著,由雲南中醫編校推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 校/陳思思排 版/李艷萍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舌頭 的精彩文章:

揭秘:拍吻戲為什麼只有他們敢伸舌頭進去?
血糖高了,舌頭會這樣出現3種報警信號!快對照看看
一定會有一個地方,讓你願意把舌頭和胃都留在那兒
還有誰比得上貓咪伸舌頭時的萌,不服來戰!
咬到舌頭,是身體發出了三個預警,你收到了嗎?

TAG:舌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