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連敵人都敬佩的大將軍,竟然會因為這個自殺!

一個連敵人都敬佩的大將軍,竟然會因為這個自殺!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李廣,水天寵等(繪)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一句出自初唐四傑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的詩句。

王勃以「無路請纓」感嘆自己懷才不遇,聯想到李廣之類的歷史人物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歷史上的大將軍李廣的確是一個悲情式的人物。

漢文帝篤信「黃老之說」以道教無為而治的思想治國,自然李廣這樣年輕有為的將領得不到提拔重視;吳楚七國之亂,青年有為的李廣又不被偏愛老成持重的漢景帝所待見;到了漢武一朝,大量提拔銳意進取諸如衛青、霍去病等年輕將軍,李廣由於年事已高又得不到重用。

心灰意冷的李廣作過很多次與命運抗爭的努力,他想像過自己能終有一天名垂青史,他也曾奢望過憑藉軍功能贏得皇帝的垂青,封侯拜相,委以軍國大計,甚至腦海中時不時冒出以身殉職、馬革裹屍光榮戰死於沙場的衝動。

在無數個夜晚,祖先的榮光不斷浮現在自己腦海里,渴求自己的一生能驚世駭俗超越先祖,光耀門楣。

但上天偏偏似乎不給李廣任何機會。命運之神彷彿無時無刻都在殘忍地打壓著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軍。

終於在漠北之戰後,這位傳奇偉大的將軍面對刀筆吏的責問,以一丈長劍,了結了命運多舛的人生。

李廣其人

李廣,陝西成紀人,先祖李信乃秦朝名將也,曾率軍擊敗燕太子丹,為秦始皇一統天下作出過傑出貢獻。

自小出生於武將世家的李廣,弓馬嫻熟,勇猛過人,有衝鋒陷陣徒手格殺猛獸萬夫不當之勇,漢文帝因此發出:「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然而李廣始終在一個小小的郎官上默默耕耘。

(圖)飛將軍李廣,楊青華、楊久華(繪)

公元前154年,由於漢景帝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吳楚七國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叛軍30餘萬人自南向北、由東及西向朝廷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危急時刻,景帝劉啟大膽啟用治軍有方的大將軍周亞夫為全國統軍元帥,以李廣為驍騎都尉(副司令),李廣的激情再一次得到了迸發,在昌邑城下,奪取叛軍軍旗,立得頭功,以此名聲顯揚。

叛亂平息後,按道理說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但此時的李廣卻被勝利的喜悅沖昏了頭腦,竟然私自接受與漢景帝劉啟有著嫌隙的梁王授予的將軍印。

國之棟樑,不為君王所用,必遭君王所棄!

果然景帝一朝,李廣始終在太守的位置上來回平調,仕途止步不前,李廣內心苦悶但百思不得其解。

李廣同志的這則血淋淋的鮮活事例告誡了我們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看清形勢,端正立場,排好隊伍,否則,你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但他終究死在了這條官場的潛規則上了,李廣是武將,作為武將衝鋒陷陣、奮勇殺敵是他的專長,但政治上明爭暗鬥的潛規則,豈是一介武夫所能理解的!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李廣同志就是在思想政治上犯了路線主義錯誤,不能時刻與中央保持一致,哪怕你本事再大、能力超強,組織也對你永久「雪藏」。

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做夢去吧!

宦海沉浮

似乎到此為止,李廣同志該準備收拾收拾行李,打好鋪蓋,準備回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

但老天對待每一個人都很公平的,李廣也不另外,另外的只是看這個人有沒有抓好機遇,一旦抓住了機遇,鹹魚也有翻身的那天。

機會說來就來。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武帝即位。在朝臣的舉薦之下,李廣由地方大員,一舉躋身省部級的公務員序列,擢升為禁衛軍長官。

(圖)李廣,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

這似乎對於一個省級幹部而言,來的那麼遙遠而漫長,整整13年的地方歷練,才換得今日之殊榮。

年邁的李廣同志內心不免波濤洶湧、激情四射,終於該輪到我上場了!

但現實再一次將他的夢想擊打的粉碎,擊碎李廣夢想的不是由於他李廣犯了什麼政治組織原則性的錯誤,而是因為同僚的一句讒言,進獻讒言打小報告的不是針對李廣的能力提出質疑,而僅僅只是因為看不慣李廣的個人作風問題。

打這個小報告的不是朝中文官而是和他有著浴血疆場的同壕戰友-----程不識。

程不識在漢武帝面前打小報告的理由很簡單,只是因為他看不慣李廣治軍的風格。

程不識將軍認為治軍之要莫於嚴苛,行軍打仗必以嚴整軍紀為首要職責,務求中規中矩。

而李廣治軍毫無章法,軍士隊列不整,信馬由韁,完全就是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的無業游民。

雖然貌似幾句無關痛癢的比較,但武帝自此從心裡開始對李廣的治軍水平產生了疑慮和懷疑。

小人不可怕,怕的是手握軍權有著專業水準級的身份權臣。

所以說搞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顯得尤為重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現在的同事若干年後會不會是你的上級?因此拉關係是門難度極高且耐心細緻潛移默化的過程,你不與大家打成一片,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你就脫離了群體,負面新聞也會越來越多。

這些負面傳聞一旦進入領導耳朵里,你這個人的整體形象在領導心目中也會大打折扣。

顯然我們的李廣同志就是屬於典型不會拉好同事關係的人。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李廣同志繼續馳騁疆場。

公元119年(元狩四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打算徹底給匈奴給予致命一擊。

李廣多次請求漢武帝隨軍出征,開始劉徹始終沒有答應,然而經不住李廣的軟磨硬泡,武帝終究還是答應了李廣的請求。

(圖)《漠北之戰》,王剛(繪)

但暗中囑咐衛青不要讓他打前鋒。

不讓李廣打前鋒的理由很簡單---------運氣不好。

運氣這個東西無關本領強弱,通俗的來講就是看命運之神是否垂青於你。

李廣運氣究竟有多差?我們舉例來說明一二。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遣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和衛青各領一隊人馬兵分四路出擊匈奴,誰曾想這匈奴誰都不打專撿李廣死磕,結果李廣大敗,本人也成了匈奴的俘虜。

幸虧李廣身手敏捷及時逃脫生天,由此可見,李廣同志的確運氣不咋地。

所以說運氣這個東西在人生的成功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因素,雖然它無關能力,但不可否認運氣好壞始終客觀存在於人的一生當中。

李廣也因此曾經迷惑彷徨過,於是找來看相專家王朔討教這個問題,王朔就問他有什麼後悔的事情沒有?李廣就說當年他任隴西太守,羌人反叛,他用卑鄙的誘降手段殺光了八百名無辜羌人,王朔感嘆道:這就是上天為何不保佑你的原因了!

雖然王朔說的話不免存在著迷信的嫌疑,但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出來混的還是要還的!

殺降,殺降,唯恐不祥。自古以來中原文化很忌諱殺降,忌諱的原因就是為了討個好彩頭。

中國人對於因果報應還是深信不疑的,俗話說「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而這個報應很快又要在李大將軍的身上兌現了。

李廣大軍進擊東路,竟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迷路了。

就是因為這次的迷路才導致李广部沒有及時按照原定計劃與統帥衛青部回合,結果致使匈奴大單于逃跑了。

(圖)衛青建功,楊葦(繪)

雖然衛青明白這次責任也不完全在於李廣,但依照慣例還是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好給皇帝彙報定奪。

於是衛青便派了幾名文案官員專程來到李廣的大營進行了誡勉談話。

哪成想,心情不好的李廣遇到刀筆之吏的盤問,一怒之下竟然拔劍自刎了!

這也成為衛青永遠無法原諒自己的陰影。

消息很快如風般傳播開來了,李廣的兒子李敢聽說自己的老爹被衛青逼的自殺了,憤怒之下提了一把砍刀衝進衛青府邸砍傷了衛青。

然而衛青對李敢的人身傷害沒有半句怨言,因為他深深懂得這輩子永遠欠著李廣老將軍的一條人命,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人情。

但年輕氣盛的侄子霍去病可不是這麼想的。

在聽說自己的舅舅被李敢那個小癟三砍傷了,一氣之下竟然一劍封喉殺死了也同為將軍的李敢。

可憐滿門忠烈的李老將軍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倘若泉下有知是否會感嘆「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呢?

這一切我們都無從知曉了,但願歷史不要重蹈覆轍。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李廣將軍的離世可謂是那個時代的悲哀。這也給同朝為官的司馬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史記中寫道:「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作者:明月秋風照當年,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婉如清揚 的精彩文章:

北宋滅南唐,大打間諜戰
被寫進兩個王朝的貓鬼的靈異事件,背後究竟有什麼隱情?
傻大姐是真傻還是假傻?為何間接害死林妹妹也沒人追究?
唐儉何許人?為何氣得唐太宗摔碎了玉板,咬碎了牙,卻不能處罰他?
南朝名將王僧辯祖孫三代,都被親朋好友坑到底!

TAG:婉如清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