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指出史可法的錯誤,有損於抗清英雄的偉大嗎?

指出史可法的錯誤,有損於抗清英雄的偉大嗎?

史可法英名傳千古,但真有帶兵的才能嗎?

顧誠在《南明史》里對他的有過這樣一些評價——

史可法一生只有兩點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潔勤慎,二是在最後關頭寧死不屈。至於他的整個政治生涯並不值得過分誇張。明清易代之際激於義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為巨星,無非是因為他官大;殊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軍國重務上決策幾乎全部錯誤,對於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顧誠還直言,揚州不到一天即失守,史可法作為南明江淮重兵的統帥,其見識和其才具實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陰縣區區典史閻應元、陳明遇率領城中百姓奮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史可法像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知道,後人評價古人,雖然佔有的資料更多,更能跳出當時的歷史局限,但又容易苛責於古人,變成噴子馬後炮。因此,身為南明史專家,顧誠的這些話,會讓很多從初中語文《梅花嶺記》了解史可法的人,可能難以接受。

所以,不如來舉史可法身邊的官員應廷吉記載的兩個例子。

其一,兵部將南京城裡保存的朱元璋時代的兵器(至於為何能保存兩百多年而不壞,咱就不去追究了)以及一些新造的弓箭,解送到史可法營中去。經過儀征時,被江北四鎮之一的黃得功部搶去一大半。黃得功抓了些人送給史可法治罪,「閣部宥而弗治,所失重器亦不可問矣」。

他竟然寬恕了這些人,被搶掉的兵器,也不追究其去向。

其二、興平伯高傑十分專橫,其部隊橫行無忌,殺良冒功,營房周邊屍骨累累。聽到史閣部要來閱兵,高傑等人都有些惴惴不安。畢竟,史可法官大,他們有些怕;又據說在朝廷是個不怕事的主,更有畏懼感。如果他像袁崇煥那樣,殺人不顧一切怎麼辦?於是派人迅速把屍骨都埋了。升帳之時,高傑聲色俱變,不曉得會有怎樣的狂風暴雨;結果呢——

(古代戰爭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及庭見時,坦衷樸質,平易近人,偏裨亦各留茶。自此,將帥視為易與,矯命橫行,大為跋扈之勢矣。

原來史閣部這麼溫和有禮啊……不就是好欺負嘛……

這可是最親近史可法的人所寫的呀,它明白無誤地證實,史閣部真的沒有帶兵的本事。

《明史》記載,崇禎十一年夏,史可法「以平賊逾期,戴罪立功」。

(揚州陷落後被屠城 史稱揚州十日 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形勢還不是最惡劣時尚且如此,弘光朝一片亂局之中,他這個書生更加進退失據,毫無辦法。督師一事,本就是負氣而出。

在我看來,南明很多重要人物,如史可法、何騰蛟……乃是歷史給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他們的才能與操守,在太平盛世或許能做個好官,有利於百姓,但在波譎雲詭、錯綜複雜之中,他們真的吃不開呀。

但他們最終又能視死如歸,以身殉國,在重視道德的中華文化里,註定有他們的一席之地。指出他們的缺點,並不會有損於他們的高大,一味為尊者諱,才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現實 的精彩文章:

史可法讓算命先生把觀測到的異象呈報朝廷,半仙說,我不敢
崇禎十六年春,半夜三更,神仙鬥法,導致瘟疫橫行
萬曆皇帝在天有靈,該含笑九泉了
兩個老婆先後給李自成戴綠帽,第一個被殺了,第二個運氣很好
朱由檢剛當皇帝,就有人算出崇禎只有十七年,真的這麼神?

TAG:歷史與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