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只有真正懂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有了心跳

只有真正懂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有了心跳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NLP

 心 靈 治 療 師          遇 到 幸 福 的 自 己



選自《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



文丨 

黃錦敦

 






強烈推薦,伴隨著音樂慢慢閱讀......


「教育就像是陪一個人經歷一場困難與挑戰的旅程。」


NLP心靈治療師創始人劉小峰老師的個人微信公號


長按二維碼可關注




作為一位有著20多年陪伴孩子實踐經驗的資深心理諮詢師,


錦敦

老師經常接到各種各樣來自老師和家長們的求助,

有著豐富而深刻的育兒智慧和實踐心得。


他將一些常見的「敘事療法」通過大量真實而生動的療愈故事與案例分析分享出來。


他說,期待更多的人通過閱讀這些故事,


聽到孩子美妙的心聲,並活學活用,創造屬於自己的陪伴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他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對在教育路上摸索的家長和老師們有所幫助。



01


相信孩子,

讓孩子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黃老師認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


良好的氛圍很重要,要給孩子敢於表達自己和發揮自己的空間。


如果你願意相信孩子,給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讓他想要的事情發生,他就可以。




他講了這麼一個案例:


一次帶團隊活動的時候,


孩子們過於吵鬧、衝突不斷、彼此干擾,


助教為了約束孩子的行為,


採取了將孩子們表現不佳的次數記在黑板上的措施,然而約束效果不佳。


第二天,黃老師在了解事情前因後果後,


請孩子們到黑板前寫下自己期望得到的分值,


然後和孩子們討論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分值,


以及達到這個分值之後的感想。


然後就放任孩子們自由活動,不做干擾,


結果孩子們反而進步很多。


在活動的最後,黃老師還和孩子們就這件事進行了回顧:


每個人完成了多少自己期待中的表現,


有哪些是和上一次表現不一樣但自己喜歡的呢?






在這裡黃老師採取的措施可以說是非常「省力」了,


就彷彿是在玩一個遊戲,


制定了遊戲規則,剩下的全靠孩子自由發揮。


因為「相信」孩子,給孩子給孩子發揮的空間,


孩子們就能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生活。


 


黃老師還說到,人的行動不是受到不知名力量的引導,


而是深受個人價值觀、期待、承諾、熱情等因素的影響。


當人越清楚與認同自己所期待的生活狀態,


便越容易採取行動朝這樣的位置移動。




在這個故事裡,


黃老師讓孩子有機會去思考「在團隊中的某個時刻,


自己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這個發問就是要讓孩子站到自己生命主人的位置來思考這件事情,而非通過外控的機制來塑造孩子的表現。




當孩子說出對自己生命狀態的期待與偏好後,


接下來重要的是提供一個場域,


讓孩子有機會去實踐自己想要的故事,


然後一步步用主人的位置走在自己的故事裡。




不論結果成功了多少,


帶著孩子去品味在這個實踐過程里,


有哪些孩子喜歡的故事(經驗)發生。


當這些新故事被孩子敘說、實踐、回味時,


孩子就越來越能夠沉浸在自己當主人的故事裡。




02


把孩子和問題區分開




孩子的成長經常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孩子不聽話;孩子不愛說話;孩子脾氣不好;


孩子與人溝通存在問題;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


孩子不愛學習……




出現問題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味的逼迫孩子「改正」,


卻不去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甚至胡亂地給孩子貼「標籤」。


在這裡,黃老師用自己和兒子一起解決問題的例子告訴我們,


出了問題你首先要做的是,


把孩子和問題區分開,用問題外化的方式和孩子互動。


這樣的做法會產生兩種很好的效果:




第一,孩子會在很好的情緒及能量狀態下和我們對話。


許多時候,我們把孩子當成「問題」,


所以跟孩子談論問題的種種不是時,


孩子總是低著頭,聲音越來越小,對話的意願也越來越低。


但當我們用「問題是問題,人不等於問題」


「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的態度來和孩子互動,


孩子在和我們對話時,就能站在一個有力量的位置,


好好看待問題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和問題之間的關係。


這時,探討問題的來龍去脈就變得生動又有趣。




第二,可以創造出「合作」的空間。


因為使用了外化的語言,


他不會覺得我是在指責他,


也不會感到自尊被威脅,


不會在我和他討論問題時感到羞恥、被污名化,進而產生抗拒。


這是問題外化在關係品質上產生的良好影響,


不再是一個專家來讓孩子認罪,


對自己的行為表現感到糟糕與羞恥。


而是讓孩子當自己生命的主人,


看看自己的生活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讓孩子自己來評論與分析問題,並找出自己期待的解決之道。






想想看,我們教養一個孩子,


不僅僅是為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出了問題,孩子能夠勇敢的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這才是最好的應對問題的態度。


分析出問題的原因,知道從錯誤中吸取經驗,


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




03


 看見孩子的天賦和美好




漸漸學會不再用問題「定義」孩子還不夠,


還要能看見孩子的天賦和美好。


所謂的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為自己的樣子。




黃老師在這本書中也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名字叫「二十歲的自己」。


故事講的是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


他每天只會躲在家裡上網、玩遊戲、看漫畫書,


不運動也不愛學習,這讓望子成龍的爸爸愁壞了!


他有很多栽培孩子的設想,


但是孩子一點都不配合,這樣下去未來要怎麼辦呢?




那黃老師是怎麼引導這個孩子的呢?


他了解到小男孩喜歡看漫畫,也喜歡塗鴉,


於是邀請小男孩用畫畫的方式來和自己交流。


在小男孩的畫中,黃老師清晰的解讀出他無法言傳的內心世界。


在談到自己期待的二十歲的自己時,


小男孩畫了這麼一幅畫:


寬敞整潔的房間里,


他坐在電腦桌前專心致志地用電腦創作動畫。


這就是他喜歡的的二十歲的自己的生活狀態。






你看,孩子對他的未來並不是毫無想法的,


他所期待的未來是他現在感興趣的事情的綜合,


也許將來他對自己想要的生活會因經歷的改變而有所修正,


但最起碼現在,你所需要做的並不是用成人的視角去評估他「夢想」的價值,而是鼓勵他、引導他,讓他對未來充滿期待,並且為之努力。




對孩子「 二十歲的渴望」 感到好奇, 


重點不在於他二十歲時是不是一定能成為這樣的人。


而是通過這樣的好奇,


讓你和孩子都可以看見他對自己的期許,


對生命樣貌的渴望和期待。




當孩子發展出對未來的自我期許,


會進一步影響他對目前生活、困境的覺知與選擇。


未來的樣貌只是一個虛擬的目標,


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思考,


可以開啟個人偏好生活的諸多入口,


讓他們經由這些入口,看見自己期待的支線故事,


然後放在現在的生活里,成為指引生活方向、支撐生命困境的重要力量。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有著獨特的思想和靈魂,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他懵懂無知時需要你的引導、照顧,


當他開始對這個世界躍躍欲試時也要慢慢學會放手,


給他「嘗試」和「冒險」的機會。


即使有時候做錯了,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請用一顆寬容的心,陪他一起尋找錯誤的原因,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他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時間會證明,愛和陪伴是你能給他最好的禮物。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END-


?

作者

:黃錦敦

,資深兒童心理諮詢師,有20多年豐富的心理諮詢實務經驗,尤其擅長兒童敘事治療。本文摘自黃錦敦敘事治療經典作品《

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

》。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長按下面指紋關注 NLP心靈治療師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LP心靈治療師 的精彩文章:

陳小春&應采兒:最好的家教,是一場幸福的婚姻
別拿你的標準去「綁架」別人
你就毀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好婚姻,就是一次又一次愛上對方

TAG:NLP心靈治療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