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亡清興隨筆(二)

明亡清興隨筆(二)

南明是史學界對1644年明朝北京政權覆滅後退守南方的明朝殘餘政權的統一稱呼,主要由明朝宗室與官吏士紳構成。按時間順序分別建立了弘光 隆武 永曆三個比較大的政權組織(還有幾個政權由於地盤較小影響力有限)作為明清之際三大勢力之一(另外兩大勢力一為入關的女真政權二位推翻明朝的農民起義政權),與對手相比南明曾經具有巨大優勢卻自甘墮落沒有卧薪嘗膽最終一步一步退出歷史的舞台。究其本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部紛爭不斷

權臣馬士英

幾個南明政權內部延續了明朝晚期的黨爭局面,無論是弘光政權的馬士英還是隆武政權的鄭芝龍為保住自己權位都在小朝廷裡面拉幫結派 黨同伐異。馬士英是一個野心家,藉由自己擁立福王的功勞來排斥如史可法 左良玉等忠臣並公然為「晚明逆案翻供」以便自己掌握朝中大權。鄭芝龍則是明朝晚期馳騁於南部沿海的大海盜,迎立隆武帝不折不扣為一種海盜式的投機行為。即便隆武帝想要北伐恢復故土在這樣的權臣掣肘下也難有作為。

(二)對時局缺乏判斷

清軍入關之後勢如破竹,依靠強大的滿蒙騎兵迅速將曾佔據北方大部的農民起義軍趕出北京,肅清抵抗力量。這一時期的南明政權始終沉湎於為先帝報仇,將農民起義軍作為主要對手忽視了自己真正的敵人。除此之外還曾經派遣使者妄圖聯合清朝來絞殺農民起義政權。

(三)法統不正

雖說數個南明政權皆由明朝宗室建立,究其血緣卻與崇禎皇帝相隔很遠,在吸引支持力量方面缺乏號召力。由於崇禎帝的三個兒子均未逃離北京,南明政權只得選取相對較近血緣的明朝宗室。福王朱由崧是明神宗之孫,福恭王朱常洵長子與崇禎帝是堂兄弟關係。隆武帝則與崇禎的爺爺萬曆皇帝同輩。永曆帝也是崇禎的堂兄弟。

想了解更多歷史知識,請關注益州隱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揭秘:崇禎皇帝為何弔死煤山都不離開北京城?
此人定居日本為國獻身未曾受過一官一職,背後事迹讓人潸然淚下!
大明水師與龍母艦隊PK,你賭誰贏?
明朝這位皇帝堪比朱元璋,在位17年殺了1輔臣4尚書7總督11巡撫
《大明王朝1566》,一部不是歷史的歷史劇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