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徽州古村落的優秀代表——宏村

魏晉以來,北方戰亂頻仍,世族南遷,位於安徽省南部山區的徽州成為人們亂世避禍的「世外桃源」。古徽州一府六縣,境內山清水秀,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形成了崇文重教的儒家文化氛圍。明清徽商富甲天下,以雄厚的資金在故里造宅第、修祠堂、建牌坊,遺留下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徽派民居群落,成為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徽州古窗

下面將帶您欣賞徽州傳統民居文化、藝術有關的文物。這些文物大部分甄選自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少量來自於廣東省博物館的珍藏。其中包含木、磚、石「三雕」藝術,重現了徽州傳統民居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與文化藝術,體現了良好的生態文明,綜合展示了徽州古建築的魅力。


天地有道 心歸自然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徽州天井

「山繞清溪水繞城,白雲碧嶂畫難成」,古老的徽州在青山綠水、舊城古村間,似一卷水墨畫靜謐的躺在歷史長河中,卻又時常呈現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春風裡。如此的人間美景離不開自然力量的神奇造化,更離不開古徽州人千年的調和與營造。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吳魯衡制有蓋羅盤

徽州人崇尚自然,在規劃建設家園時,就以人、建築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為願景,大處著眼山川形勢,小處致力移景於室,這裡的人家粉牆黛瓦、雲樹煙蘆、平靜祥和、氤氳古意。

一、山水天成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氤氳古村

徽州地區四面群山屏列,溪水迴環,黃山、齊雲山群峰聳立,新安江、閶江波流清沏,這裡山水天成、風景如畫。千年前,北方士族躲避戰亂,輾轉至此,這片世外桃源般的土地讓他們停下了腳步。千百年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對她產生了戀慕之情,用文字和圖畫記錄下這人間仙境的不變滄桑。

二、無夢到徽州

《歙縣雙橋鄭氏家譜》之鄭村十二景圖(其一) 34cm×26cm×10 安徽博物院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從這句描繪古徽州地形的諺語中,不難體會徽州先民在築城結村時選址的艱難。然而,古徽州人正是在這峰巒掩映、川穀崎嶇的地理環境中,察山川之勢,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枕山環水,尊重天地之造化,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創造性的構建起古徽州「畫里鄉村」的別樣風情,成就「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的千古佳話。

三、幽境別築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九世忠臣磚雕7件(其一) 總長205cm 寬22cm(單件長約29cm?寬約22cm)

古徽州人尊崇儒學,認為自然與人息息相通,和諧一致。他們在居所的方寸之間,也不願捨棄來自於自然的饋贈。天井是徽州民居設計的「核心」,陽光、空氣、雨水通過這屋頂上的一闕,實現了人與上天的交會。自然生靈同樣沒有因為門窗的關合而割斷與人的交流,它們被雕刻在徽州人在室內目所能及的所有地方。古徽州人冀望時時處處「聞鳥音、見翠屏」,他們對於自然的熱情來自心靈的嚮往。

1.建築構件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木雕魚紋雀替2件 長42cm 寬19.8cm 高17cm 安徽博物院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明 荷鷺圖磚雕 長31cm 寬18cm 厚7cm 安徽博物院藏

自然題材的建築構件在徽州古民居中隨處可見,遠山近石、河川溪流、青松翠竹、花鳥魚蟲均被借景於室內,雕刻於房梁、門窗之上。獨坐屋內,遠視空濛山色,近觀叢叢花木,日月星辰、草木鳥獸、花香蟲鳴、溪水潺潺,交織成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妙境,自然之趣不需多言。

2.家居陳設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魚荷隨形歙硯 長24.5cm 寬19.4cm 廣東省博物館藏

在徽州人的床前案頭,同樣能夠感受到他們親近自然的渴望。他們對於喜愛的藝術以及藝術散發出的美的氛圍,有著感受自然、師法自然,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審美追求。不論是傢具擺件,還是文玩清供,多借名山勝水之景、田園自然之趣,為自己構建起一方平和、寧靜、恬淡、純樸的「別境」。

3.廳堂復原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木雕龍鳳嵌玉桃小屏 寬15.3cm 高25.5cm 廣東省博物館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紅木太師椅 長56cm 寬65cm 高104.5cm 安徽博物院藏

徽州廳堂中,或舉行家庭祭祀、喜慶活動,或會見賓朋、長幼教諭,更是日常家庭生活的主要場所。它不僅具有強烈的實用功能,其端正、平穩的對稱式布局,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給人以穩定、和諧的感覺,而且體現了徽州人遵循儒學中庸的原則、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


神工意匠 徽州三雕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彩繪鏤雕獅子撐栱1對(左) 長86cm 寬26.5cm 高16cm 安徽博物院藏

徽州「三雕」藝術特色鮮明,各逞俊逸。木雕撐栱、雀替、梁柁等建築構件,功能雖同,形態有異,圖案造型豐富多彩。石雕多用於建築物的基座、柱礎、漏窗等外部裝飾。磚雕多用以裝飾門樓門罩,題材廣泛,山水、人物、園景、花鳥小品,異彩紛呈。徽州古建築及其「三雕」技藝是傳統文化背景下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代表了中國明清民間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

一、徽州木雕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清代隔扇門 長293cm 寬50cm(此為單件尺寸) 共8件 安徽博物院藏

徽州古建築為木結構,梁柁、撐栱、雀替、窗扇、欄杆等,皆以木雕裝飾。撐栱、雀替採用圓雕技法,立體造型,內容豐富。梁柁是梁與枋結合之構件,畫面有限,木雕藝人在「方寸之間」刻畫了一幕幕生動的戲劇場景。窗欄板、隔扇以平面幾何構圖,紋樣千變萬化,浮雕與鏤空結合,山水花鳥、草木蟲魚,生意盎然。居室之內,朝夕相對,猶如置身藝術殿堂。

1.梁柁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木雕動物梁柁1對 長47cm 寬24cm 安徽博物院藏

俗稱為「元寶」,其由唐宋時期建築的間柱演變而來。是置於梁與枋結合處、使二者共同承重的建築構件。梁柁面積有限,造型敦實。就建築構件而言,其實為「方寸之間」。但雕刻藝人卻往往能在此狹小的空間上刻畫出一幅幅生動的圖案或一幕幕戲劇場景,因此小小的梁柁,往往會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2.撐拱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木雕九世同居撐栱一對

撐拱常用於建築物外檐的梁、枋柱節點下,為梁、枋懸挑部位的支點,屬「出挑」構件。一般樑柱結合用獨木圓雕,以獅獸造型為多,而在枋柱結合部位則用琵琶撐、卷草撐等浮雕或淺浮雕撐拱。其樣式為斜桿件或三角形實木件兩類,故亦稱為「牛腿」。

3、雀替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木雕鳳登高枝雀替1對(正背面) 長27cm 寬9cm 高13cm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藏

雀替在《營造法式》中叫綽幕枋,因「綽」「雀」諧音,故名。明清雀替在樑柱節點處使用,藉以增大榫卯搭接長度和縮小梁間凈跨距離,不僅是古代建築力學的進步,而且與其他構件共同構成了傳統建築的整體視覺效果。徽州古建中雀替多採用浮雕與透雕技法,表現出精湛的裝飾效果。

4.窗欄板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郭子儀賀壽窗欄板2件 長94cm 高68cm 厚8cm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藏

窗欄板是徽州民居特有的裝飾物,又稱遮羞板,罩在廳堂兩側內室對著天井的窗外。它既不影響採光,又可以遮擋視線和從天井方向飄落的斜風細雨。因其正好與人視線平齊,故徽商對此處的裝飾特別重視,可謂精雕細刻,往往是整幢屋宇中木雕工藝最精彩之處。

5.門窗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飲中八仙隔扇窗6件 長34.5cm 高104.5cm 厚5cm(此為單件尺寸)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

徽州民居中的門窗在建築中不僅起著隔斷、裝飾空間的功能,而且裝飾給人以美的享受,由於門窗是徽州民居中的「臉面」,因而它們往往是木雕裝飾比較精彩之處。徽州民居門窗的裝飾風格和裝飾紋樣也是徽州文化觀念和經濟情況的反映。

二、徽州磚雕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九世忠臣磚雕7件(其一) 總長205cm 寬22cm(單件長約29cm?寬約22cm)

徽州磚雕多用以裝飾民居門樓、門罩。其題材廣泛,山水、人物、園景、花鳥小品,異彩紛呈。門樓、門罩是建築的入口,精美裝飾具有立體審美效果。很多磚雕是系列組雕,題材有民間傳說、戲劇人物、地方風俗、山水樓台等。磚雕中的小品也精美絕倫,內容不僅有傳說故事、山水園景,還有反映世俗生活的場景。

三、徽州石雕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百子圖磚雕 長38cm 寬27.3cm 厚7.7cm 安徽博物院藏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清 雲鶴磚雕 長40cm 寬30cm 厚8cm 安徽博物院藏

徽州石雕題材受材質所限,不及木雕和磚雕豐富,主要為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和書法。由於石質材料耐久,適合用於建築的外部裝飾,多用在牌坊和建築物的基座、柱礎、橫樑、欄板、漏窗等構件上,實用與美觀兼得。徽州石雕以浮雕和圓雕技法最為常見,浮雕以淺層透雕與平面雕為主,圓雕整合趨勢明顯,刀法融精緻於古樸大方。

1.門樓構件

門樓是一家一戶的總甬道,門樓頂部有挑檐式建築,上有各種雕飾圖案。門樓的高低大小、磚瓦材質、彩繪文字、和左鄰右舍關係都有規定,須與身份相符。

2.梆礎

明 石雕松鹿紋門樓梆礎 長40cm 寬34cm 厚15cm 安徽博物院藏

梆礎是用在牆根以及柱根與地面相接的部分,因容易受潮腐爛,所以徽州建築的牆根與柱根都以石頭建造,上面往往有精細的吉祥圖案雕刻。

3.柱礎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明 四象方形石柱礎 長42cm 寬42cm 高33.5cm 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藏

柱礎為中國古建築的重要構件,多用於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與台基之間。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4.漏窗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明 石雕夔龍紋漏窗 長84cm 寬47cm 厚6cm 安徽博物院藏

漏窗又名花窗、花牆洞。它不僅起著調節空氣、光線的作用,還聯繫著院牆內外,使平板的牆面靈動起來,使屋內屋外、院內院外形成了一種閉而不絕、絕而不斷的境界。石雕漏窗的雕刻題材十分廣泛,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創造出圖形與吉祥寓意完美結合的美術形式,蘊含了民居主人的吉祥企盼。



文藏頭條號精彩內容:

容軒讀印——漢代官印(上)

螺鈿妝成翡翠光——華美高貴,賞心悅目!

桃花源里人家——徽州傳統民居藝術大飽眼福!

文章內容來自《藝術品》雜誌


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高古「猴」文物——你們能拿出點正經猴樣兒嘛!
北京故宮博物院精品——週伯懋父鼎
你懂得天干地支嗎,它與十二生肖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成化御窯何以被冠為「明代御窯之首」?
釋迦摩尼苦行像:如骷髏般抵禦世間所有苦難與誘惑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