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秋日飲食,別忘了中醫「四字箴言」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秋日飲食,別忘了中醫「四字箴言」

-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今日秋分,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白天黑夜各12小時。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今日秋分之後,「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

陣陣秋風襲來,氣溫逐漸下降。

中醫認為,秋分應養生宜養脾胃。

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

不吃過涼、過燙、過硬、過辣、過黏食物。

此外,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明代李挺認為秋分時節「蓋晨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在配製這些粥品食療時,不妨選用一些中藥,如枸杞、懷山藥、黃芪、党參、茯苓、丁香、豆蔻、桂皮等。

飲食盡量「清潤溫潤」為主,特別要注意預防秋燥。

秋分後,氣溫驟降,氣候乾燥,不少人難以避免地出現鼻干、咽干、咽癢、皮膚乾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瀉等問題。

秋分時節最重要的當數充足補水。

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

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以及秋天果蔬中的蓮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

秋分時節的鮮梨、蘿蔔都具有行氣的功效,可以抵達人體各處潤燥。梨盡量熟食,可滋五臟之陰。

秋燥易傷大腸,所以經常有便秘、痔瘡等出現,此時應多食芭蕉、香蕉、芝麻、核桃與何首烏等。

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多發與複發的時節。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這個時候的暖胃護胃佳品。

秋分之後是秋蟹大量上市的季節。

秋蟹肉性寒,脾胃虛寒者尤應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瀉。

另外,蟹肥的時候柿子也熟了,這兩種東西應當注意不要同時吃。

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有可能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還可能引起結石症等。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今天4時02分,秋分至,晝夜均而寒暑平,90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天道酬勤!

祝願天下不斷努力的人們收穫滿滿,碩果累累!

(頭條號:小一時空 編輯整理。圖片及資料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