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最近刷屏的《牛娃之殤》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文中68歲的上海老教授,女兒是公務員,女婿海歸,就這麼個高知中產階級家庭,為孩子教育傾盡全力,結果剛剛結束的幼升小考試,孩子竟沒能殺入四大民辦小學。最後,這位老教授無奈之下,只能選擇送孫子出國念書。「現在好了,終於可以讓他去另一個健康、放鬆的環境中,依靠熏陶慢慢找回原來的自己,能有時間在田野上撒野,也有空間在課本上學到如何撒野。」

網上很多家長嘲笑「牛娃外公」想法天真:國外一樣有學區房,頂級私校一樣學費貴得離譜,面試還要看IQ,只有超過130的孩子,才有資格進入下一輪環節……想邁入精英階層?不好意思,國外比國內還要拼。

看來,在培養牛娃這條路上,大家還是蠻清醒的,主要爭議還是集中在「到底要不要培養牛娃」上面。

正好我最近在重溫《56UP》,感覺這部拍攝時長超過五十年的BBC經典紀錄片和今天的「牛娃之殤」聯繫起來看,很耐人尋味。

導演愛普特從1964年開始採訪英國不同階層的14個7歲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愛普特會重新採訪當年這些孩子,看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

14個孩子的人生,也是大多數人一生的縮影。

當我用旁觀者的視角看一個人從7歲到56歲,這整個階段中所發生的變化以及之間的因果聯繫時,我開始反思,到底是什麼在決定一個孩子人生的走向。

牛人的小時候就是牛娃

「要不要培養牛娃」的焦慮說到底是階層焦慮。

因為,往上走很難,往下滑卻很容易,如果不是牛娃,不要說跨階層了,就連保住現有階層恐怕都很難。

前段時間,高考剛結束,北京狀元熊軒昂就火了,因為他說了大實話:「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家長也是知識分子,生活在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也享受好條件,是很多外地、農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我在學習上就能有更多的捷徑。」

我想,他說的「捷徑」,應該不只是學習上,還包括其他條件,比如家庭環境、物質基礎、父母意識、課外實踐和豐富閱歷等方面。這段話,激發了網上對「寒門難再出貴子」潛規則的聲討,認為這很不公平。

然而,當你看完《56UP》,你會發現:階層固化並非我國獨有,在歐美髮達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公平」才是現實的規律。

上層階級讀私立學校的小孩Andrew和John已經每天在看《金融報》或者《觀察家》了,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會上哪個高級中學然後上牛津大學然後再成為著名律師之類,中產階級的男孩也有一些夢想諸如反對種族歧視、幫助有色人種或者到哪裡上學讀書有什麼職業之類,而在貧民窟上寄宿學校的孩子甚至談不上什麼夢想,有人希望能當馴馬師賺錢,有人希望能有機會見到自己的爸爸,吃飽飯少被打也成為他們的願望。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7歲上私立學校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上了牛津大學畢業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第一個bruce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成為了一個中學教師,按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的學生,過著平淡安靜的生活;男孩peter大學畢業做了教師,後來改行做公務員,家庭幸福兒女雙全且優秀,和自己的美麗妻子業餘時間一起創辦樂隊進行創作表演並在業內取得很不錯的成績,身材修長氣質優雅,他們依然穩定地處在在中產階級這個梯度里。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而生活在貧民窟的paul,他7歲時的夢想就是希望少被打,少被罰站。成年後找了很多工作,但因為無一技之長,也無足夠毅力堅持而頻繁失業,晚年的時候只能在妻子幫工的養老院謀得一份修理工的雜差。

據說,這部真人秀開拍的時候,劇組的目的就是證明人所處的階層對他們一生的決定性作用。而50年過去了,當初的命題得到了證實:階層對人的命運確實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也就是說,牛人的小時候往往就是牛娃。如果你對孩子抱有成為牛人的期望,就必然走上一條培養牛娃之路。畢竟,當同是可愛的七歲男孩,一個發表著關於學校該不該收學費的見解,另一個卻黯然訴說他的願望是不再被人欺負時,沒人能否認他們之間已存在的天差地別。

普通家庭如何養出牛蛙?教育是唯一出路

影片中,nick是唯一一個跨越了階層的孩子。Nick雖然出生在鄉村,但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將他送到當地唯一一所鄉村學校。nick一直保有了學習的興趣,14歲時他去了寄宿學校,21歲時就讀於牛津物理系,28歲與牛津同學結婚,育有一子。28歲到了美國,在一所知名大學從事核物理研究,後來因為技術發展趨勢的困難而終止,但仍然以教授身份在大學授課。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鄉村小孩Nick通過自身的努力,走出了適合自己的路。我覺得,在他人生的階層跳躍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教育。

在《56UP》旁白中,有一段描述精英家庭的話:「人人都只看到他們與生俱來優越的家庭資源和社會環境,其實重要的是他們家庭所傳承的某種精神。」

Andrew,是個出身上層社會的孩子,他28歲時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35歲已經是合伙人,還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兩個兒子都是高材生(一個在金融區上班,一個馬上讀碩士)。

他在節目中解釋了精英家庭傳承的精神:「人無法確定能留給下一代什麼財物,但至少可以確定,一旦給了他們很好的教育,他們終生都可以受用。

如果說階層固化是殘酷的現實,教育則是打破凝固現實的唯一途徑。因為,即便是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夠竭盡全力在家庭教育方面給予補充,孩子也可以通過良好的性格塑造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受益匪淺。

當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且個體沒有對教育產生認知偏差的時候,受教育者的個人素質就會對他自身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牛娃,只是多樣人生中的一個可選項

這部紀錄片是每隔7年拍攝一次,《56UP》相當於一個合輯,記錄了每個孩子不同階段的人生。有意思的是,看21歲、28歲、35歲這幾個年齡段時,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特別大,一些人找不到方向忙著換工作,一些人已成為合伙人。

但看到56歲這個階段時,感覺差距縮小了,即便是身處不同社會層次的人,也有了一些共性的東西。

比如,Tony,歷經挫折後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56歲的他很喜歡且很享受這份工作,雖然開出租在很多人眼裡不是什麼高端的職業,但Tony從這份工作中找到了樂趣,他在西班牙貸款買了度假房,經常帶妻子和兒女去那兒享受一份閑暇時光。

出生上層的John,14歲開始思考政治,20多歲時成為律師,然後娶了保加利亞大使的女兒。他很熱愛自己的工作,閑暇時間會和妻子一起做慈善幫助他人。

John和Tony的工作和家庭不一樣,但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家庭的愛是一樣的。我想,這個共性就是對人生的體驗,也是我們常說的「幸福感」。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不同,所以即便身處不一樣的階層,對「幸福」的感受卻可能是一致的。這也是人生的有趣之處,如果每個人都是精英(當然,絕無可能),這個社會也會少了很多色彩吧,人生之路曲折各異,才成就了羅素筆下的「參差多態,方為幸福」。^_^

有些差距,如同蝴蝶閃動的那一下翅膀,

最終影響了我們的人生走向

BBC跟拍49年,揭秘是什麼決定了14個孩子的不同人生

歡迎關注東西兒童教育,我們是一群行走在中美兩地的家長,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實踐,和靠譜的中國育兒實戰攻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