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為什麼在經濟上依舊富可敵國?

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為什麼在經濟上依舊富可敵國?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南宋從立國之日起,就存在著從北宋「娘肚子」裡帶來的老毛病——積貧積弱。以積貧而言,南宋賦稅剝削苛重,軍費支出龐大,財政困難重重,濫發紙幣又造成物價飛漲,生民重困;以積弱而言,在前期,對金作戰敗多勝少,被迫簽訂了一個個屈辱的和議,金朝滅亡後,又一直受到蒙元軍隊的侵擾,國土日削月腹,最終逃脫不了被攻滅的命運。二是認為南宋是一個耽於安逸、不思進取的腐敗社會,不足為後世效法。可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如此「積貧」的南宋,又怎麼承擔起官員的俸祿開支,巨額的軍費開支?又怎麼能拿出「紹興和議」和「嘉定和議」中規定的數額龐大的歲幣?南宋只有半壁江山,而境內六、七千萬百姓靠什麼生存的呢?臨安府一天所消耗的糧食就高達3萬石,如此多的糧食又從何而來呢?姑且不說南宋歷朝皇帝的揮霍,如大興土木建造宮觀寺廟等等。僅有「殘酷剝削廣大勞動人民」的解釋,恐怕難以令人信服。通過深入的研究,我們會發現,當年的南宋,在軍事上雖然是一個弱國,但在經濟上卻是個當之無愧的強國、富國。

說到南宋經濟的發展,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國經濟重心轉移的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一直奉行「國以農為本」的治國方略,農業的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中佔有絕對的主導作用。長久以來,我國農業生產形成了兩大區域,即兩個重心,早期是在黃河中下游平原地區,後期就轉移到了長江下游三角洲區域。而其轉折的關鍵時期,就發生在五代到北宋這一階段。

經過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分裂動蕩,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經濟呈現衷退趨勢,而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區卻日益得到開發。五代十國的戰亂紛飛,政權頻繁更疊,又進一步破壞了北方的經濟,隨著金蹄踐踏著北方大地,大量的人口也隨著宋氏王族南渡,不僅為南方帶來了大量的人口,還將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一併帶入了南方,大力促進了南方生產的發展,完成了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從此,南方取代了北方的經濟地位,成為全國新的經濟重心。中國經濟發展南高北低的格局再也沒有逆轉過。江南地區不僅完全取代了原先北方經濟區所具有的地位,而且使得國家的政治中心對它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

南宋與金以淮河以北,大散關以東為界,大片土地為金所有,統治疆域雖然縮小,不及北宋的三分之二,但卻控制了中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加之趙氏王朝一直採取對外屈辱求和政策,雖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其內部卻獲得了相對安定。南宋雖然偏安,政治也不清明,但農業經濟的發展態勢依然存在。加上人民的辛勤勞動,南宋的農業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雖然我們一直以來對南宋的屈辱求和政策持否定的態度,但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正是南宋國內的統一,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安定的環境,而「守內」的政策又為進一步優化這個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從這一點來說,我們還要肯定這一政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沒有這一政策,就不會有江南的內部穩定,沒有江南的內部穩定,就不會有江南經濟的大發展,沒有南宋南方經濟的發展,也許就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南方的經濟的富庶,它為我們今天南方經濟的繁榮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北宋時南方經濟就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持續到南宋,而且又進一步深化了。特別是在長江三角洲、寧紹平原,那裡的經濟發展狀況已經到了足以影響全國經濟形勢的地步。「上有天堂。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向我們生動地描繪了南宋時南方農業的繁榮,以及南方農業在全國經濟中的巨大作用和影響。

南宋雖然偏安淮河以南,地域縮小,軍力疲弱,政治下走向衰落,但江南、兩湖、兩廣等地的經濟卻有新發展,並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這樣的景象,是什麼原因導致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的繁榮,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南宋的經濟進行重新的思索和探討。

南宋時,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獲得了顯著進步。一是農器種類繁多,元代初年,王禎在《農書》中所記載的農具已達105種之多,明清時期所使用的農具在南宋時都已出現。主要農具在結構上也有所改進,尤其是唐代發明的曲轅犁,到南宋時更加靈活輕便,適宜於在水田耕作。犁鐫、犁壁作了分工,使犁起的熟土在上,生土在下,有利於作物生長。使中國傳統時代的犁耕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並一直沿用至今。二是農具的改善和應用。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代由於礦冶業、金屬加工業的發展,「炒鋼」、「灌鋼」法的成熟等,從而使鋼刃熟鐵農具的創製及推廣。這種鋼刃熟鐵農具不僅堅韌鋒利,而且輕巧耐用,適應性強。可對付蒲葦、蘆根等無堅而不摧的犁刀,「其制如短鐮,而背則加厚」,創製於北宋,而到了南宋初已普遍用作開荒或耕地農具。南宋因水田增多,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因此在灌溉工具的改進和普及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當時水車的種類不下6種。而最為普遍的翻車,經過東漢一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藉助風力、水力、自動翻轉的筒車,這種裝置在農村中已廣泛使用。「象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聯綿十車輻,伊軋百舟櫓。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橫江鎖巨石,濺瀑疊城鼓。神機日夜忙,甘澤高下普。老農用不知,瞬息了千畝」,記錄了筒車自動轉水的景象以及對農業的巨大作用。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普及,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南宋農業重視深耕細作,施用追肥和「靠田」技術,以增加土壤肥力,推廣複種制和稻麥雜糧套種制,首創了早晚稻的種植,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唐代上田畝產不過二石左右;南宋江東、兩浙地區的「上田一畝收五六石」,高達六七百斤提高了兩倍多。僅太湖流域的糧食就以能供給全國所需。此外,單季耕作制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和臻至成熟,這種耕作方式早在秦以來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就已存在了,經由五代、北宋,以一年兩熟為基本形態的複種連作制,至南宋才首先在江南等經濟發達地區趨於成熟,並在全國的一定範圍內得到推廣。這一技術它向世人展示了在現代高科技生態農業出現以前傳統農業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的風采。南宋江南農業的飛速發展,其原因在於一系列精耕細作技術進步的推動。稻麥複種制的普及和推廣,已成為我國長江下游地區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誌之一,形成了我國歷史上複種制度發展中的一個高峰。正是這些技術進步的綜合作用,使宋代江南在我國古代社會期間有了前無古人、罕有來者的高水平單位面積產量和糧食總產量,有了超越歷史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此外,隨著大批北方人口的南移,對麥子的需求量激增,加上政府的鼓勵,南方農民開始普遍種植麥子。與北宋相比,南宋發生饑饉的次數較少,稻麥兩熟制的推廣可謂功不可沒。

江南地區特別是兩淅、兩湖地區的農業狀況對全國經濟的影響和地位的特殊性,趙氏統治者也有較清醒的認識。因此,為維持其腐朽黑暗的統治,繼續保持驕奢淫逸的生活,統治者也較注意農田水利建設。兩宋期間,在江南曾有過幾次大規模的興修水利工程高潮。王安石主持變法改革期間,推行農田水利法。在全國各地共興修水利10793處,建成水利田凡36117888畝,內含官田191530畝,其中兩浙和江東路合計為2490處和1155108畝,即分別佔全國的23%和32%。是宋代規模最大的一次水利工程興修與水利田開發。對於江南地區水稻種植面積的擴大、穩定和高產,對於排灌農業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北宋中期的農田水利興修中,江南地區無疑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尤其是兩浙。並將這種興修水利的政策一直持續到南宋。使江南成為水利設施最完善,條件最好的地區,水利田所佔墾田比率也是最高的地區。為這一地區排灌農業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使之成為宋代著名的糧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宋詩人楊萬里作的這這首詩:「一歲興平在一收,今年田父又無愁,接天稻穗黃嬌日,照水蓼花紅滴秋」,就是統治者興修水利政績的最真實的反映。

中國古代勤勞的人民,早就認識到了水利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特別是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江南、兩淅地區,水利資源豐富,水網發達,如何利用如此豐富水利資源獲得更多的耕作土地,南宋人民的行動繼續為我們解開了難解之題。 他們認識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因此,宋人在江南廣袤的土地上,開人工運河,浚河渠塘浦,沿海築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庫蓄水,造閘壩堰堤,圍湖圍海,大規模開闢水利田,並將其改造成旱澇保收的良田。宋代江南百姓與水旱、海潮、泥沙,風浪等自然災害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不僅確保了五代就已建成的塘埔圩田系統的完整、鞏固,而且新開發了大量的圩田、湖田等水利田。《宋史?食貨志》說:「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圩田的數量和規模也有擴大。兩浙一帶,「所在圍田遍滿」,「昔之曰江、曰湖、曰草盪者,今皆田也。」圩田之外,湖田、河田、梯田等也大量墾闢,南宋的農田面積在不斷增加。如宣州宣城縣,在乾道(1165~1173)初就已有圩田179處,總面積758024畝,均占同期該縣墾田總數1400284畝的54%,比北宋期間又有了很大發展。宋代江南的水利事業與水利田開發,不失為魚米之鄉的明智選擇,促進了南方農業生產的發展,並在農田水利史上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農作物的推廣。南宋第一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其種植已遍布南方各地,品種多至經一百幾十種。早熟豐產的占城稻因具有耐旱、適應性強、生長期短等特點,在北宋的基礎上繼續得以推廣,大大提高了稻米的產量,上田畝產量最多可達六、七石。江浙地區是成為當時的主要稻米產區,因而有「蘇(州)湖(州)熟,天下足」的諺語。

除了農業生產之外,南宋時還出現了很多種植經濟作物的專業戶,形成了經濟作物的區域經營。如太湖洞庭山的農民專門種植柑橘,泉州出現的蔗農等。這些專業戶和經濟作物區域的出現和形成,表明了這些作物的產量和栽培技術在相關地區已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同時,南方商業性的農業和多種經營也呈現相當繁榮的景象,桑樹、棉花、大豆、龍眼等的種植,使部分農民以商品生產為主,他們與市場的聯繫比傳統的自然經濟下的農民更加頻繁。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手工業如紡織業、絲織業等也隨著農業商業化和多種經營的發展而進步。南方還出現了很多北方沒有的經濟作物,它們的商品率大大高於糧食作物,茶葉就是最顯著的例子。據統計:宋代,每年投放市場的茶葉總值達100萬貫,僅此一項,就使得北方的經濟作物及其加工業相形見絀,北宋年間,政府工商稅收的增長主要來自鹽、茶、銀、銅的稅收,而這四項手工業產品大部或全部來自南方。

與以往相比,我國的海外貿易在南宋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一方面,海外貿易中更多的進口生鐵、鑌鐵,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工具的發展。另一方面,頻繁的海外貿易又促進了沿海地區經濟結構的變化。以福建為例,不海外貿易的刺激下,農業結構得到調整,在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的同時也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甘蔗種植面積因製糖業發展的糖的出口需求增加,棉花種植亦因棉織業發展和棉織品出口而擴大。海外貿易的發展引起了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結構的某些變化,適應海外貿易和城市經濟的部門紛紛出現,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比前代有了長足的進步。

南宋農業在北宋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創造了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農業文明。在農業經濟的帶動下,其它經濟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正是有了這種繁榮農業為保障和基礎,南宋統治者才能在積貧積弱的局面下,繼續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繼續維持其腐朽黑暗的統治。「蘇(州)湖(州)熟,天下足」,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了被腐朽政治遮住光芒的南宋燦爛的農業文明和繁榮的農業經濟。

幸甚識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史記 的精彩文章:

漢朝人為何不喜歡項羽?
中國軍史上最高級別的戰鬥:7元帥200將軍參戰
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麼病?
秦軍橫掃六國,不僅僅依靠軍事力量……
為何全球喊「媽媽」「爸爸」時,讀音都差不多?

TAG:趣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