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一)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一)

辛五、觀耳根


這是本經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正宗。因為耳根圓通,它正式的加被本經當機阿難尊者,他多生多劫都是以多聞聽聞佛法,佛陀說:你多生多劫聽聞佛法,都是向外攀緣,不如你一日一夜當中來返聞聞自性,就是你聽聞佛法,是誰在聽聞?你應該從聽聞佛法中產生迴光返照。




這個地方,佛陀等於是加被當機眾,使令他能夠就路還家,所以就把它放在最後面,而且是整個修學的過程詳細的加以開展,加以說明。




分二:壬一、敘悟緣起。壬二、牒證結答。




壬一、敘悟緣起


教化主觀世音菩薩,敘述自己開悟真如本性的整個因緣。





癸一、值佛稟教。癸二、依教修證。癸三、由證起用。




癸一、值佛稟教    遇到了古佛而稟授教法。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往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耳根圓通的主要的修學者,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所有的菩薩都是以功德安立名稱,他有這種功德,所以他有這種名稱。




那麼這個菩薩的安立是怎麼回事呢?有二層意思:



第一、從菩薩因地的修證來說,因為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是觀察音聲,而產生反聞聞自性。菩薩在聽聞音聲的時候,他不隨外在的音聲而轉,而迴光返照,他去觀察能聞是誰,從這個地方而悟入了整個圓通,從音聲悟入圓通,所以叫觀世音。





第二、從他果地的功德來說,觀世音菩薩成就以後,你看十方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觀其音聲令其解脫,他是尋聲救苦,他果地上的妙用也是尋著眾生的音聲,來救拔眾生的痛苦,所以他叫做觀世音。這地方有因果二層的意思。




這時,觀世音菩薩就從座位站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自己回憶在往昔猶如恆河沙劫的時間當中,有一尊佛出現於世,這一尊佛叫做觀音如來,觀音古佛。我在彼佛的地方,發了菩提心,從那個地方受了菩薩戒,立下了四弘誓願,彼觀世音佛教我聞思修,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




觀世音菩薩在剛開始發了菩提心,修學大乘法門的時候,他的老師教他的修學就是三個次第:聞、思、修。




這地方從古德的註解來看,跟我們一般的聞思修不太一樣,我們解釋一下:




他的聞慧,是聽聞法音覺悟自性。我們剛開始是從文字的般若,聽聞法音,從佛陀、善知識的音聲當中,而迴光返照,念念照常理。我們開始知道,我們雖然是活在根塵識的生滅因緣,但是這個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一種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本性,這時候你能夠了解到眾生本俱的一念心性,這個叫做聞慧,能夠產生這樣的信解。




思慧,就是你開始遇境逢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能夠產生返聞聞自性的觀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遇到所緣境的時候,開始去迴光返照,能聞的是誰?是誰在聽聲音?這個時候你產生觀照力,這個就是思慧。



念念之中,旋根脫塵,息滅煩惱,開顯自性,這個就是修慧。修慧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要有破惡的功能,破除煩惱,開顯自性,要有一點禪定的力量。




當然我們從臨命終的角度來說,其實你的思慧成就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成就禪定,你的觀照力現前。印光大師的觀念他是說:念佛人,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但是你要做到什麼?最基本的要求:心常覺照,不隨妄轉,這是一個往生很重要、很重要的標準。我們臨命終一定會生起妄想,因為妄想它不管你臨命終或是平常的,它平常就打習慣了,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你妄想一定會現前,我們是斷不了它的,重點你要能夠不隨它而轉,這個是基本要求。要能不隨它而轉,那你就是要觀照力現前,心常覺照,覺照什麼呢?覺照我們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凈,觀想我們自己本來是沒有妄想的,怎麼會有妄想呢?那是一種虛妄的一念的妄動而有。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對臨終正念是有幫助的,我們不要求修慧,但起碼要求思慧。




這一段等於是觀世音菩薩,把他過去在修學的過程,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來做一個說明。



他是怎麼修聞思修的呢?以下加以詳細的解釋,前面只是一個略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修學凈土法門要有大丈夫的氣概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四 勢至觀根大(二)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