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清朝皇帝為什麼多比明朝強?這才是根本原因!

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清朝皇帝為什麼多比明朝強?這才是根本原因!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明朝則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對於明朝而言、清朝是他們的終結者,但是對於整個華夏文明而言、我們卻不能說清朝是終結者。儘管明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相似之處,但是對於後世人而言、明朝和清朝似乎更像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明粉們總是武斷的發表諸如「滿清誤國三百年」的言論;而清粉們則同樣不買明朝的賬,認為明朝政治腐朽黑暗,皇帝多昏庸無能。

於是乎、兩撥人就總是圍繞著「明清皇帝昏與庸」的問題互掐起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清朝皇帝相較於明朝皇帝更勤奮努力呢?我們今天就試著分析一下原因。

明清兩朝的國祚基本差不多,明朝享國276年、而清朝享國268年,之間只差8年。有明一朝從朱元璋開始共歷16帝,以崇禎帝自縊煤山為終結;而清朝一般是從1644年入關開始算起,從順治帝到宣統溥儀共經歷了十位皇帝。根據現有的史料我們確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清朝的皇帝相比於明朝的皇帝更勤政,即使是傀儡皇帝光緒也能表現出一種勤奮和努力,而明朝皇帝呢、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後期的皇帝在某種程度上多給人一種玩物喪志的倦政感覺,諸如朱厚照,朱載垕,朱厚熜這些,總是遭到後世人的詬病。其實這種現象的造成是有原因的。

宗法制度的影響。歷史上的漢族人一直都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傳統的宗法制度,嚴格遵守這一制度必然會造成選擇上的教條性,不管嫡長子是聰明伶俐、還是痴呆瓜傻都要以他作為倫理上的繼承人。作為漢族人的明朝皇室也嚴格遵守著這一制度,那麼清朝呢、他們雖然也在極力漢化自己,但是在這些問題上還是有所區別,他們最終建立了秘密立儲這一制度,皇帝會從自己眾多的兒子中挑選一個最優秀的作為繼承者,這就保證了作為皇儲的未來皇帝至少不會太差。

汲取明朝的教訓。任何一個朝代為了能夠延續自己的統治時間、必定會不斷汲取前朝的亡國教訓,清朝作為一個異族更是如此。明朝覆亡後,眾多的前朝遺臣開始為滿清政府效力,而這些人深知明朝的弊病,在這群前朝遺臣的輿論和建議之下,滿清政府得出教訓:一個有能力而且勤奮的皇帝對於一個朝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問題在於能力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很難改變和培養的,但是學識修養、勤奮努力這些東西卻是可以培養的,所以清朝在皇子尤其是皇儲的培養上是非常嚴苛的,經過嚴格的培養、即位後的皇帝很難做到怠政。

國家結構不同。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中央權力和地方權力、皇權和相權一直都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之中,明朝雖然也採取過很多措施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皇權和中央集權的鼎盛期卻出現在清朝。可以說、有清一朝、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中央、都集中在皇帝手中,這樣的權利狀態必然要求皇帝事必躬親,一旦某一方面沒有考慮周全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清朝皇帝想偷懶都沒有機會。

少數民族對漢族的統治。儘管清朝取明朝而代之建立了少數民族的統一王朝,但是他們畢竟是異族,他們以極少數的人統治著絕大多數的漢族人,在內心深處始終有一種憂慮和警戒,作為統治者的皇帝、一方面要加強對漢族人的統治,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勤奮、以此來博取漢族官員和百姓的某種認同,這種無形之中的壓力明朝皇帝是沒有的。

在這幾個原因的影響下,清朝皇帝不得不表現出更勤奮努力的狀態。當然、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都是華夏歷史的重要部分,對於後世人而言、客觀而理性的看待和評價明清兩朝的優與劣才應該是正確的姿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角落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皇帝8歲即位、在位13年卻成千古明君!唐太宗康熙:我們比他差遠了

TAG:角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