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該怎麼看?

六所中醫藥大學入選「雙一流」學科建設單位,該怎麼看?

前言:在過去的211高校名單上,中醫院校只有一所,即北京中醫藥大學。現在「一流學科」中則新增了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使國家重點級別的中醫藥高校達到6所。

許多人對中醫學院,中醫藥大學有誤解。那麼,中醫學院,中醫藥大學是做什麼的呢?為什麼會誕生?他們做了哪些壞事呢?

那麼我先上一本書吧,這本中醫學院出版的書籍被翻譯成亞非拉各種版本,你甚至可能會在歐美的書架上遇見它。

因為它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救人最多的一本書之一,是一本普及醫學知識最有力的一本書之一。

它是中醫學院編寫的。

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五十多個國家的語言,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它讓傳統上被認為是高高在上的醫療技術,化入了尋常百姓家。

它幫助若干傳統醫學的從業者學會了基本的現代醫學技術,也讓不少西醫出身的醫師熱忱地用一生獻給了中醫。

它以及以它為代表的赤腳醫師體制,讓中國曾經擁有過最和諧的醫療體制,也讓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從1957年的57.9歲,一舉躍進到了這套赤腳醫師體制結束後的68歲,讓七十自古古來稀這句話成為了歷史。

1976年,中國的人均壽命甚至超過了今天讓不少人仰慕的韓國,成為發展中國家的翹楚,這個制度,當年也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最善的制度:用最少的資源,消滅了大多數傳染病,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做出了最偉大的成績。

1976年之後,這套體制慢慢被淘汰,讓人尷尬的是,許多曾經被消滅的傳染病再次捲土重來,類似的公共衛生建設一直到非典之後才得到重視。

1976年之後,中國開始努力學習美國的醫療體制,等於是完全把赤腳醫師制度推翻了,先是推出高大上的八年制,然後又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三年制,又是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三年制,老百姓看病又反了過來,努力往三甲醫院跑,費用也節節高,可是人均壽命的增長卻成了龜速。

就如同我反覆說過的,美國的醫療體制並非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的醫療體制,對於中國古代經典方施行備案制度的韓國,日本的醫療體制都比美國的好得多。

嗯,下面就是美國的醫療體制的投入產出比。

現在衛生系統在一小部分專家的帶領下,拚命學習美國模式,想讓中國的醫學教育和美國一樣成為精英教育,八年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博士,博士後,讓醫學知識成為高高在上的一小群人的專利。

那麼,這些每幾個月輪轉一個科室,每天拉拉勾,寫寫病歷的規範化培訓醫師們,這樣走馬觀花帶出來的學生水平真的如中國醫院的「幫傳帶」老傳統:老醫師帶教——實踐——獨立倒班——去更先進的醫院進修——回來帶下級醫師這樣的水平高么?

美國的這套體制,本質上,是資本運營者為了壟斷醫療市場,而實行的殘酷的准入限制,這一點就連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弗里德曼都看得很清楚:

「對進入醫學院的人數加以控制,然後又對發給執照加以控制能使該職業具有兩種限制人數的辦法。明顯的一種辦法是直接拒絕很多申請者。不太明顯、但或許更為重要的一種辦法是對入學和取得執照設立很高的標準,以致困難到使年輕人喪失勇氣不願進行嘗試。雖然大多數的州的法律只要求在進入醫學院前完成兩年大學課程,但幾乎100%的新參加者要完成四年的大學課程。同樣,醫學訓練期限本身也曾加以延長,特別是要求更嚴格的實習醫生的安排。」

—— 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

「不難說明:質量只是一種施加限制的合理化的借口,而不是它的基本原因。美國醫學協會的醫療教育和醫院理事會的權力曾以某些方式被用來限制人數,而這些方式是完全不可能與質量有關的。」

同樣的,中國的醫學生也曾經看得很清楚:

美國的醫療體制是一套等級森嚴,為了不斷提高「生產率」而淘汰率驚人的醫療體制。

美國的醫療體制也是一套上級拚命壓榨底層醫師,導致底層醫師,患者都痛苦不堪的醫療體制。

也是一套向財政,底層醫師,患者,參保人不斷吸血的醫療體制。

或許,有清醒的人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中醫學院,是共和國奠基的年代,一代中國人對建立自己的醫療體制進行探索的產物,是對中國人如何解決國民的健康問題,讓他們不再是東亞病夫,苦苦思索後,寫下的答案之一。它的誕生不是為了尊古,不是為了盲目抄襲古中醫,而是為了:

「對於我國過去的和外國的一切有益的文化,必須加以繼承和吸收,並且必須利用現代的科學文化來整理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努力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的新文化。」

是為了

「應該學外國近代的東西,學了以後來研究中國的東西。就醫學來說,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學來研究中國的傳統醫學的規律,要發展中國的新醫學。」

更是為了

「為人民建立起一個健康保障體系。」

那麼,這個答案寫得如何?

這套體制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1949年之後中國人民在健康狀況方面的改善在世界範圍內有目共睹:很多流行性 疾病,如天花、霍亂、性病等得到較徹底的消除,而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和瘧疾 等得到了大幅度的削減。平均壽命從1949年左右的35歲增加到了80年代早期的70歲 。出生嬰兒死亡率也從1950年估計的約千分之二百五十減少到1981年的低於千分之五十。1980年,中國的平均壽命高於很多收入水準比中國高的國家。

世界衛生組織有感於這套體制的成就,在1978年召開的、著名的阿馬阿塔(Alma Ata)會議上,將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推崇為世界範圍內基層衛生 推動計劃的模範(Jamision et al. 1984; Yang et al. 1991; Chen et al. 1993; White 1998)。

那麼今天,這個答案過時了嗎?

今天的中國,再次面臨對未來醫療體制的抉擇,是選擇跟隨美國亦步亦趨,不斷地走美國八年制,無窮無盡的規範化培訓,醫療費用節節攀升,醫療資源被資本壟斷這樣的老路,還是重新探索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能夠保障中國老百姓健康的新的醫療體制?

今天國家把目光,把科研經費轉向中醫學類院校,這其中蘊含著太多期待,畢竟中國至今唯一的諾貝爾級別的成果,青蒿素的研發,就是從中國中醫科學院誕生的。

中醫學院,本質上並不僅僅是指學習古中醫的學院,而是中國人自己探索出來的醫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黃繼斌 的精彩文章:

網傳他汀類藥物加快衰老進程?謠言止於智者,心血管患者切勿輕信
抵抗衰老,拒絕老年痴呆——秋天,你忍心拒絕這樣的水果嗎?
面對極其頑固性的慢性咳嗽,可以考慮的三種治療思路
腎陰,腎陽虧虛的調理之策與加減之道
不開刀不吃藥,刮痧治痔瘡?對不起,這不靠譜!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