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送給愛子們的最後禮物

康熙送給愛子們的最後禮物

世上的父親大多數都是愛兒子的,總會想著給後人留下點什麼。不管是好父親還是壞父親,他們總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送給兒子一份成人禮物。像南朝宋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就不約而同地送給了兒子劉子業、劉昱以暴虐,唐太宗李世民送給了自己兒子李承乾、李泰乃至後世子孫以悖亂。父親難做,帝王這樣的天下君父更難做。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帝王家教了。少年天子倒還在其次,暮年英雄更加註重子孫後嗣。《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就是這樣一位面狠心善的父親。在《康熙王朝》這部整體水準很低的劇作里,康熙面對諸子奪嫡時說了一個「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故事倒是非常應景。看著兒子們漸成仇敵,任何一個父親都不會無動於衷,如何避免「停屍不顧,束甲相攻」也就成了他必須要想的事了。

康熙六十八歲大壽的時候,兒子們都送來了精心挑選的禮物。皇三子胤祉送的是《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皇四子胤禛送的是親手工楷並默念一萬遍的《金剛經》一卷,皇十三子胤祥送的是刺血而書的《孝經》一部,皇十四子胤禵送的是天降壽石(雖然被皇八子胤禩調了包),如無意外,康熙的內心都會是喜悅的。除去面上的親王雙俸賞賜外,他還精心為每個兒子回送了一份大禮。

1

獨善——送給三爺

胤祉是不適合參與政治鬥爭的,他身上的書生氣太重,官場上的話又不大懂,說來說去總是犯忌,自己得不到好處,還容易被人當槍使。胤祉一生中唯一一次直接參与政治鬥爭就是在在初次廢太子的熱河狩獵事件中。面對胤禔的囂張跋扈,他選擇在康熙最想平息事態的時候落井下石,揭發胤禔對太子施蠱魘鎮,使得本已氣血上頭的康熙更加怒不可遏,幾乎站立不住。在圈禁胤禔的同時,也指斥胤祉「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自那以後,胤祉再也不敢摻和奪嫡之事只是一心一意地帶著陳夢雷、李紱一幫人編撰圖書。康熙非常支持他做這件事,一方面盛世王朝需要一部部集古今大成的文功為粉飾(正如朱棣要編撰《永樂大典》,弘曆要修著《四庫全書》),另一方面安分守己的兒子能讓自己暫時忘卻朝堂上的虞詐。後來胤祉躲過了二廢太子、奪嫡亂戰、胤禛登基、新政浮沉、親王逼宮各種政治漩渦,最終得以安享晚年,做了一個太平的王爺。

2

天下——送給四爺

康熙知道胤禛的才能和抱負,也知道他的短板和不足,便用了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古訓來錘鍊他,讓他成為「金剛不可移其志」的「王朝孤臣」。康熙臨終前說的「相信你一定能夠刷新吏治,匡補朕的過失」就是自己十多年對胤禛觀察培養的總結。在康熙55個子女中,經過殘酷的政治鬥爭而展露出卓越政治才能的又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也就只有胤禛了。於是康熙把這份千斤重擔送給了他,即使他並不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

3

賦閑——送給八爺

胤禩有野心,這是司馬昭之心。康熙拋棄他是在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之後做出的政治抉擇。作為親王,康熙一直防著他,擔心他破壞康熙晚年的政治格局,擔心他聚起足以威脅統治的政治力量,擔心他滋長無法自控的政治野心。自康熙四十六年的黃河大水後,胤禩就不再監管戶部,尤其是自推舉太子事件以後,康熙對胤禩的擔心與日俱增,但又不得不借用這個集團抗衡太子(胤禛)集團——沒有褫奪其廉郡王爵位。而這其中尤令康熙憂心的是,胤禩的政治野心可能致使他無法在新朝中安分守己,一旦做出了謀逆的事來,將是任誰也無法保全了他。

如何平衡這個臣弟與皇兄的關係,如何抉擇對兒子的呵護和對新君的愛護,康熙費盡了心機:首先是自己把胤禩驅逐出權力中樞,防止其拉攏勢力,而新君如若棄之不用則可拿自己做擋箭牌——是先皇不用你,朕不過蕭規曹隨,若新君取而用之,則希望胤禩能對之感恩戴德——正如李世民罷黜李勣而李治召而復之一樣;其次是臨終時單獨召見胤禛,使得其餘阿哥無從知曉自己「善待你的兄弟」的遺旨,留給新君足夠空間來制衡胤禩。康熙最希望的是胤禩也能像胤祉一樣,賦閑在家,寫寫畫畫,做一個太平王爺。可惜的是胤禩終究沒有接受這份大禮,最後在殘酷的鬥爭中流放而亡。

4

牢獄——送給十三爺

康熙的愛子苦心最集中的就體現在十三爺這個他最喜歡的兒子身上,因為胤祥耿直、義氣,身上有一股「狂狷之氣」,讓人喜歡與之親近。但是這個兒子也有非常明顯的缺點:口無遮攔。《舊唐書》上說「天子有諍臣,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諍子,雖無道不陷於不義;故云子不可不諍於父,臣不可不諍於君」。而胤祥的諍直卻總顯得缺少了一些理性思考,更像是意氣之言。也是在初廢太子的熱河狩獵期間,胤祥幫胤禛背鍋,陪著太子散心。跪在行轅外時,面對兄弟的挑釁,忍不住吼著「無情最是帝王家!」康熙問他凌普兵變的事,他又忍不住吼著「凌普也是皇阿瑪的部下!」氣得康熙差點背過氣去。胤祥就像是揭穿皇帝新裝的小男孩,在口蜜腹劍的朝臣中顯得那麼扎眼、不合時宜。康熙說「不容他在國家逢此大事之際,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煽亂朝綱」,要求皇子們「修身先凈口」。於是胤祥第一次被投入了大獄。

在再次廢太子事件中,為了平衡諸皇子之間的勢力,康熙再次把胤祥投入了大獄,而這一次一關就是十年,連最後一面都沒能見上。康熙臨終前對胤禛說「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康熙是知道「無情最是帝王家」的道理的,然而即便是權傾四海的帝王,也無法改變這一殘酷的現實,否則他就不用煞費苦心地為每個兒子選好後路。用十年牢獄換愛子成人,不得不說康熙的父愛是那麼殘忍又那麼溫馨。

雍正王朝開始後,胤祥立刻被封為怡親王並出任要職。但在最初的時間裡,他顯得要比從前沉穩、內斂、謹慎了。雍正說他越來越不像以前那個「敢說敢為,敢笑敢怒的拚命十三郎」了!在諾敏案中,胤祥說自己最初就覺得雍正的做法不妥,但是自己「沒有說」。他摘下頂戴,露出一頭白雪,黯然垂淚地說「我才三十七歲啊!」這就是康熙想要的結果——既有拚命十三郎的赤忱之心,更有三思後行的自保之術。於是胤祥成熟起來了,在親王逼宮事件中,他再也沒有跑到朝堂上指斥胤禩圖謀不軌,而是悄悄去了丰台大營奪回兵權,幫助皇兄一舉平息逆亂。雖然折了四十年的陽壽,最後也算是得了善終。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迷霧重重,真相早已湮沒在歷史之中。然而作為一個父親,我相信康熙是希望兒子們相安無事,各享天命的。然而帝王的私心和對祖宗基業的公心,又使得他不得不讓兒子們互相殘殺以見卓越。他送胤禵去西北統軍,雖然讓胤禵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也使之與新君勢不兩立,最終被新君拋棄。這種一時之愛相對於胤祥的牢獄又顯得更加殘酷了起來。南朝宋順帝劉准被蕭道成弄死前說,「願後身世世無復生天官家」,現在想來,不僅僅是帝王家的兒子們備受煎熬,帝王家的父親們更是心如刀割。然而這就是政治,誰也救不了他。

一隻雀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雀兒 的精彩文章:

TAG:一隻雀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