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寶寶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為了寶寶健康!請關注早產的這6大癥狀

寶寶是每個父母的心頭肉,為了寶寶健康!請關注早產的這6大癥狀

所謂早產,就是懷孕的女性不到足月就分娩了,確切地說,即指懷孕20周以上未滿37周的生產。由於早產月份的不同,胎兒出生的體重及生活力亦有很大的差異。早產的月份越小,胎兒的體重就越輕,生活力也就越弱,反之則越強。

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月份小的早產兒。因此預防早產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的重要環節。此外,以目前的醫療設備及技術來說,至少要到懷孕周數25~26周時,寶寶才能脫離母體而存活。而早產比流產複雜的一點,就是它牽涉到寶寶的存活以及未來是否能健康的生長發育。

早產有什麼危害?

早產的危害一、早產兒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早產的危害二、早產兒可發生硬腫、肺出血

早產的危害三、早產嬰容易發生黃疸等等。早產時若胎肺尚未成熟,早產嬰兒生後肺不能很好地膨脹,會發生呼吸困難,嚴重時,可發生死亡。早產嬰的肝臟發育不成熟,肝臟的酶系統發育不完善,缺乏維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早產的危害四、早產嬰的體溫中樞發育不全,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隨外界環境改變而升降,一般體溫較低,若沒注意好保暖,可發生硬腫。

早產的危害五、早產嬰容易發生黃疸,有時程度可以很重。他們的吸吮力差,餵養較為困難,可發生低血糖等情況,有的早產嬰甚至需用鼻飼餵養。此外早產嬰抵禦感染的能力都較差,容易發生肺炎等感染。

早產的六大癥狀

1,宮高下降,宮底變寬

通常,孕36周,宮高、宮底都在最高點。如果過早地出現了宮高和宮底突然下降,不管兩者有沒有達到最高點,並且宮底有變寬的跡象,通常就意味著胎兒已經入盆了。

2,突然開始尿頻

膀胱位於腹腔內最下方,當胎兒入盆後就會強烈壓迫膀胱,導致膀胱的存尿量逐漸減少,而且膀胱肌肉收縮功能也開始降低,就會出現尿頻、尿急現象,還容易尿褲子。甚至還有可能尿痛、尿血,如果有這樣的癥狀就要警惕起來了,可能尿路已感染。

3,宮縮不規律,且頻率開始提高

由於胎兒入盆,不但壓迫其他臟器,還會刺激生殖器官,導致產生一系列不規則的「宮縮」現象,這可不是真正的宮縮。當出現規律的宮縮時,就要重視了,這是要分娩了。

4,胃口大好,呼吸也變得輕鬆起來

由於胎兒入盆,腹腔上部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胃部、心臟、肺部等器官也都「解放」了,這些器官的功能也都開始恢復正常狀態,自然就會吃的多起來,連呼吸都會覺得異常的輕鬆愜意。

5,遠看腹部重心下移

胎兒入盆,整個子宮重心就會下移,腹部的重心也跟著下移,如果對著鏡子看,自己都能發現「球形」重心下移了。

6,腹部感覺有下墜感,陰部、骶骨有強烈的壓迫感

胎兒入盆,子宮重心下移,不但壓迫膀胱,還會壓迫所有的在腹腔下方甚至腹腔下方的其他器官、骨骼,便秘問題也會跟著加重,特別是陰部能明顯的感受到強烈的壓迫感,站立時間久了甚至還會有輕微的疼痛感覺。

早產寶寶往往抵抗力、免疫力低,身體虛弱,嚴重情況甚至會夭折。因此,准媽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了解預防早產的方法,這裡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6個方面:

1.避免過度勞累。我們知道孕期身體都是要養的,進入孕晚期之後,准媽媽一定要注意休息,行動要謹慎,不要登高和過度勞累,即使是打噴嚏、咳嗽,也要盡量輕些,以免引發早產。

2.保護好腹部。進入孕晚期,孕婦的腹部受到擠壓或者撞擊時是非常容易引起早產的,所以准媽媽盡量不要去人多車多的場所,外出時一定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腹部,避免被他人擠壓。

3.不要劇烈運動。適當的運動對孕婦和胎兒都是有利的,但是准媽媽的運動要舒緩平和適量,更要避免劇烈運動,孕期舉手投足要更加「淑女」。運動中感覺累了或者不舒服,就要立即停止休息。

4.定期產檢。到了孕晚期,准媽媽一定要定期進行產檢,以便出現妊娠期併發症可以儘早發現,及時治療,給胎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避免因為妊娠併發症而引發早產。

5.注意衛生。孕期要注意保持外陰的清潔衛生,出現陰道炎要積極治療,嚴防因陰道細菌上行感染造成羊膜炎,從而發生早破水。一旦發生早破水,要立即進行保胎治療。

6.保持好心情。良好的心情對於預防妊娠期併發症會產生積極作用,准媽媽從懷孕之初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請,快樂度過妊娠期,不要胡思亂想,把煩心事都統統拋到腦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