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慧偏多狂—知足魔入心

【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慧偏多狂—知足魔入心

五十陰魔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第九冊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I4慧偏多狂(分三)

J1發端現相J2指名教悟J3示迷必墜

J1發端現相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在這種定中的一切修道人,見色陰消,受陰明白了。慧力過定,失於猛利:這慧力超過這個定力了,所以他也就自己生一種猛利的心。「猛利」,是有一股衝勁,意思就是太過了。以諸勝性,懷於心中:以在這個境界裡邊有這種勝性,就是很不平凡的這種性,他就總在心裡懷念著。自心已疑是盧舍那:他懷念這種勝性,自己心裡就已經生出一種疑惑,疑惑什麼呢?疑惑他自己是盧舍那佛。「盧舍那」是梵語,此雲「光明遍照」。因為他以為自己是盧舍那佛了,所以就得少為足:得到一點點的東西,他就知足了。其實他這個定力,根本去佛很遠呢,他就說自己成盧舍那佛了!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年代補述

「以諸勝性」,就是他自己以為了不起。「懷於心中」,常常記得這個境界,他懷疑他自己是不是成了盧舍那佛。他自己也認不清楚了,以為是這樣的,他就是作聖解了嘛!他還沒有正確認識,還在懷疑,這是?還是不是呢?是不是盧舍那了呢?他這個「疑」是旁人評論他疑自己以為是盧舍那了,並不是他自己懷疑的,他自己以為是。所以旁人用疑字,他自己還不知道他是不是呢,只是認為是了。

這都是旁人來批評他,說他當時的思想,但是他自己也不能肯定,自己封自己做皇帝,好像那個某某說自己是活佛,真是胡說八道的,他這種行為就是狂魔,狂魔入體。「以諸勝性」,這也不是那什麼境界,也不是他自己,這就是他認賊作子了。他自己也不是勝性,他以為那個境界是好的。「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他這已經作聖解了嘛!即受群邪了嘛!那個放煙花,煙花裡頭可以做成看著像蓮花似的,那個蓮花是真的嗎?他以為做的蓮花是真的,這是一樣的道理。你要懂得這個,就懂得他這個諸勝性了,就這個嘛!總統就職,放一些煙花,大家都狂了,那是真的嗎?

無論哪一個宗教,若能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那就是一個真正的宗教。這個不求的意義在什麼地方呢?這個不求就是不淫!不「男追女,女追男」,不「男的找男朋友,女的找女朋友」,這互相同性戀,互相亂交,這不求就是說的這個,你們大家懂了吧!不是說求名求利,那個是小事,這個是大事啊!我現在給你們講的是畫公仔畫出腸來了,讓你們聽聽。我說的不求,你們大家了解了沒有,有什麼意見?你們那個求男求女是最要不得的事情。

「盧舍那」,就照著譯音就得了。這不需要造作的,這根本是個假的,虛妄的,你分別那麼清楚幹什麼?他根本就不能分清楚了,這只是一個他想,其實也不是法身佛,也不是報身佛。他是那麼想!你把他弄出一個決定,又是那一個,那根本就是頭上安頭了嘛!

你們翻譯這麼久還不知道都是虛設的,並不是實有的,你咬文嚼字把它弄得那麼清楚幹什麼?有那個意思就可以了。就這一點,你們若不明白,那就不能翻譯這個經典了。你們總把它構成一個實體了,實實在在有這麼回事,根本這都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嘛!你們翻譯這麼久了,還沒有認識這部經的題目,這些個經文、這些個說詞、這些個意思都是或者有這麼一回事,或者有這麼個境界,也不是人人都這樣。你若用得正當了,到時候你不生貢高我慢,這些個境界根本都沒有了,你們現在懂了嗎?你們不要人家說這個,又執著都有這樣子,不是那樣的。

──上人八年代補述至此

J2指名教悟

【此名用心亡失恆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此名用心亡失恆審:這個名字叫用心亡失恆審,他沒有常常審察自己的這種功夫,溺於知見:他對這個知見分不清楚了。「溺」,就是沉溺到這個裡邊,英文大約就是等於sink(沉)。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要是明白了,也就沒有什麼問題,這不是聖證。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年代補述

「忘失恆審」,就解釋這個用心,就是參禪的人在那兒參悟話頭,失於恆審,就是他把念頭丟了──參話頭那個話頭丟了。丟了,他就落到知見上。「溺於知見」,就是分門別類的,講這些個名相,落到名相上了,所以他就說他得到第一義諦了,這就是溺於知見了。參禪是不立文字的,沒有這個的,沒有說我得第一義諦、第二義諦。凡有言說都無實義的,他把參悟話頭又跑到知見上去了。譬如說你參這個「念佛是誰」,這個念頭他丟了,他就想名相:「哦,這個第一義諦,大約是我是已經得到了!」他生這種驕傲自滿的心,那種下劣知足的魔就來了。他這種思想就已經是下劣,下劣的行為就是不擇手段,用種種卑鄙下流的手段去騙人,很卑鄙,很下流的。但是修行不應該搞名搞利,在那個地方盡打鑼打鼓的招搖過市,處處吹,講大話。這麼多大吹的,大都是這一類的。講這話的人,都是很下劣的,一直都琢磨他已經得少為足了,中道自劃。

為什麼要說「用心」呢?因為下邊那個「失於恆審」,這好像參禪都是用心念在那兒參,他失去了,那個參悟話頭丟了。

──上人八年代補述至此

J3示迷必墜

【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若作聖解:假設認為自己有這種境界的時候,就是證聖果了,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則有一種最卑下的、最劣的、最沒有價值的這種魔。什麼魔呢?「易知足魔」。什麼事情都容易知足的這種魔,又鑽到他心裡去了,就是附到他身上,把他的靈魂給趕跑了。其實他只是個假軀殼,是個假的,可是他自己還不知道呢!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見到人就說:「喂!你知道嗎?我得到最高無上第一義諦。」

現在在都板街(Grant Avenue,在三藩市華埠)這兒,就有一個人天天在商業中心那個地方站著,穿得花花綠綠的一件衣服,他就說:「啊,我住了五年山哪!我開了悟啦!現在我怎麼怎麼樣了,我有神通了。」

那個人他原來也是拜我做師父的,是我的皈依弟子,但是他不聽教。在我沒有來美國的時候,你猜他怎麼樣子?他背著個大葫蘆在後邊,葫蘆上頭寫著他是度輪法師的徒弟,學了很多的本領,誰有什麼事情,找他都可以解決問題。在我沒來美國之前,他就在這兒招搖撞騙的,現在我到美國來了,他還招搖撞騙,但是不寫我的名字了。這就是這種魔,說他得第一義諦。

失於正受:他失去正受,所以也不聽我教化。從我來到這兒,講經他也不聽,說法他也不聽,他就說他得道了,開悟了,有神通了。究竟什麼神通呢?你們猜不著,就是Money! Money! Money!(錢!錢!錢!)這神通。嗐,硬騙人!我也不知道他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所以就當從淪墜。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年代補述

「入其心腑」,這個不是說把他靈魂攆跑了,並沒有攆跑,只是把他迷住了,不能當權了。魔在他那兒取而代之了,就好像總統有了政變,又來一個人當了總統,他在旁邊那兒被軟禁,不能發號施令了。所以這個也不一定就是攆跑的,就是飛精附人,魔那個靈性來了。你不要聽說攆跑了,就一定是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並沒有跑出他的身體,你不要想就是他靈魂跑了,跑到什麼地方去?打游擊去?這你不用管他是一個、是多個?這沒一個,也沒有多個,誰能分出那個界限來?註解講是講那個意思,你翻譯經文不要再把那個翻到裡邊去,你懂得了,還是照原來的經文翻,不要再添這個、添那個的。我講註解,怕人不懂臨時舉出一個人來講,這不是重要的,若不要都可以的。你們不要因噎廢食,一打飽咯就不吃飯了。當時(一九六八年)我講《楞嚴經》的時候,那些人都不懂佛法的,什麼都不懂的,所以只可以用這些很普通的例子來比喻一下,這個不一定都要翻譯的,你把那意思明白,就夠了。

──上人八年代補述至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我們能念〈楞嚴咒〉那比賺多少錢都有價值
(十七)【五十陰魔 受陰十境相】揚己齊佛—狂魔入心(宣化上人)
共修數量「誤報」刪除功能已新增!萬佛聖城全球共修平台
共修數量「誤報」了怎麼辦?萬佛聖城全球共修平台
愛欲是生死之根,念「楞嚴咒」就是要銷去愛欲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