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硫磺島戰役日軍拚命死磕美軍 促使美國人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硫磺島戰役日軍拚命死磕美軍 促使美國人決定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硫磺島是位於西太平洋的日本火山群島。全島南北長約8千米,東西最寬4千米,面積不到21平方公里,因為島上覆蓋著一層由於火山噴發造成的硫磺而得名。在日本已經喪失了制海和制空權後,硫磺島和小笠原諸島成為防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

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與美軍間爆發的一場最激烈的戰鬥。自1945年2月19日戰鬥至3月26日,其間日軍拚死防守,美軍最終經過浴血奮戰將其佔領。戰役中美軍一共傷亡28686人,共陣亡6821人,而日軍的22786名官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被消滅。

美軍為攻佔硫磺島所付出的人員傷亡比日軍還多,這是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絕無僅有的。除了前面列的傷亡人數外,美軍還有一艘護航航母被擊沉,航母、登陸運輸艦、快速運輸艦、中型登陸艦、掃雷艦、運輸船各一艘以及坦克登陸艦兩艘被擊傷。

(圖為美軍向日軍陣地突進)

打下硫磺島,不僅使美軍獲得了轟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還打開了直接攻擊日本本土的通道。

在1944年前,日軍僅僅把硫磺島作為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繼基地,只部署了少量海軍守備部隊和飛機。1944年馬里亞納群島失守後,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日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1944年5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栗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統一指揮。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島上部署陸軍約1.5萬餘人,海軍約7000餘人,共約2.3萬人,還有飛機、重炮等。

凶頑的日軍將領栗林忠道決心將硫磺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島上的折缽山為核心陣地。全島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島上的折缽山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工事達九層之多。針對美軍的作戰特點,栗林在海灘前沿地帶埋設了大量地雷,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美軍。

栗林一改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拼戰術,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衝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美軍。栗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攻島美軍造成了巨大的難度,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兩棲登陸戰。

1944年10月初,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就將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制定出來,參加作戰的地面部隊為第5兩棲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3、4、5師,共約6萬人,由霍蘭·史密斯中將指揮;登陸編隊和支援編隊,由凱利特納中將指揮;米切爾中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負責海空掩護。

1945年2月19日凌晨六時,美軍特納中將率領美軍登陸編隊到達硫磺島海域,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指揮的航母編隊也到達硫磺島西北海域。從2月16日起,美軍經過三天的炮擊和轟炸,為實施登陸作戰做準備。

登陸部隊為美海軍陸戰隊三個師。以陸戰第4、第5師為一梯隊,陸戰3師為預備隊。

登陸灘頭在硫磺島的東海灘,從折缽山山腳下沿海岸向東北延伸,總長3150米。上午9時正,美軍發起登陸攻擊。

戰鬥一開始非常順利,日軍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擊炮和輕武器的零星射擊。美軍遇到的最大阻礙是岸灘上的火山灰。履帶式登陸車一上岸就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難以前進,後面的登陸艇一波接一波駛上岸,卻被前面無法動彈的履帶登陸車阻擋,艇上的登陸官兵只好涉水上岸。見日軍只有零星的輕武器射擊,特納甚至認為照此發展,只需五天就可佔領全島。

但好景不長,待美軍炮火開始延伸,登陸的美軍才推進了二百餘米,日軍守將栗林就下令日軍從坑道進入陣地,根據事先早已測算好的數據,日軍炮火準確覆蓋了登陸灘頭,一時間,美軍被完全壓制在灘頭,傷亡慘重,前進受阻。

美陸戰5師因為比陸戰四師晚了大約二十分鐘遭到炮擊,而且炮火相對比陸戰4師遭受的要弱,所以先頭的28團1營得以利用這一機會,穿越島的最狹窄部,切斷了折缽山與其他地區日軍的聯繫,2營則隨後向折缽山發起了攻擊。陸戰4師在日軍猛烈炮火阻擊下,幾乎寸步難行。就在這危急時刻,美軍的艦炮火力給了登陸部隊以極其有力的支援。

此次登陸,美軍登陸部隊每個營都配有艦炮火力控制組,能夠及時召喚艦炮火力的支援,而空中的校射飛機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準確測定日軍炮火位置引導艦炮將其消滅,在艦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美軍登陸部隊艱難向前推進,全天美軍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徑艦炮炮彈38550發,火力支援之強,史無前例。

9時30分,美軍的坦克上岸,隨即引導並掩護登陸部隊攻擊前進。本該發揮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動彈不得,少數幾輛也行動蹣跚,很快就成為日軍反坦克炮的目標,被大部擊毀。美軍只能依靠士兵用炸藥包和火焰噴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進,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幾天戰鬥在僵持中沒有明顯突破。

1945年2月23日,美軍陸戰4師以二號機場為目標發起總攻,但在日軍永備發射點、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組成的防線前,推進仍極為緩慢,如同蝸牛爬行。全天,只有右翼前進了約300米。然而這天,美國海軍陸戰隊第5師第28團哈羅德·希勒中尉率領的一支44人的小分隊,一路血戰,上午10時30分,終於衝上了硫磺島制高點:拆缽山山頂。他們隨即升起美國國旗。

此刻,儘管折缽山上,仍有近千日軍憑藉著坑道和岩洞工事在拚死抵抗。4小時後,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條旗,極大鼓舞了攻島美軍士氣。美聯社記者喬.羅森塔爾將插旗時的情景拍攝下來,這張照片隨即廣為流傳,成為勝利的象徵。

剛趕到硫磺島視察的美國海軍部長福雷斯特和第5兩棲軍軍長史密斯注視著在折缽山山頂飄揚的國旗,非常激動,福雷斯特傲氣的宣稱:「折缽山升起的國旗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從此後五百年的榮譽!」海面上配合作戰的軍艦上的水兵看到這面象徵勝利的旗幟,一時歡聲雷動。

指揮作戰的特納中將將陸戰5師28團留在折缽山,負責肅清山上殘餘的日軍,把5師的另兩個團則調到北部,協同四師攻擊元山地區的日軍。

1945年2月24日,戰鬥更為激烈殘酷,陸戰3師21團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開道,終於突破了日軍在二號機場南側的防線,推進730米,拔除了日軍近800個火力點。日軍隨即趁美軍鬆懈發動了一次逆襲,21團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後退,隨後在艦炮支援下拚死反擊,才將陣地鞏固。

至當天,美軍傷亡總數已達6000人,其中陣亡1600人,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美軍將作為預備隊的陸戰3師師部和陸戰第9團、野戰炮兵第12團送上島,投入戰鬥。

1945年2月25日,美軍三個陸戰師在硫磺島並肩開始攻擊,4師在右,3師居中,5師在左,並列向東北推進。但硫磺島上的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鬥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時一整天只前進4米,慘重的傷亡甚至使軍官們都沒有勇氣再將士兵投入戰鬥。

1945年3月7日,美軍發動總攻,擔負中央突破的陸戰3師勢如破竹,進展神速,遇到難以克服的日軍陣地就設法先繞過去,繼續向前推進,儘管給後續的陸戰4師、5師留下不少「釘子」,但3師突破了日軍的防線,並於兩天後攻到了西海岸,佔據了一段約800米長的海岸,將日軍分割為兩部分。

從3月16日美軍宣布佔領硫磺島後又經過整整一周的激戰,24日美軍才將殘餘的日軍壓縮在島北部約2100平方米的狹小範圍里。日軍守將栗林於當晚焚毀了軍旗,發出了最後的訣別電報,然後銷毀密碼,準備實施最後的決死反擊。

1945年3月26日凌晨,栗林忠道親自率領約350名日軍向二號機場的美軍發起了最後反擊,許多美軍在睡夢中被殺,天亮後,美軍組織掃蕩,四處追殺這股殘餘日軍,激戰3小時,將這股日軍大部殲滅,日軍丟棄在美軍陣地前的屍體就有250具。守將栗林受傷後在島上剖腹自殺。

美軍於當天8時宣布硫磺島戰役結束,但清剿殘餘日軍的戰鬥一直持續到4月底。

(戰後硫磺島)

美軍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促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遇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抵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硫磺島那樣的巨大傷亡。

戰爭結束二十三年後的1968年6月26日,美國人把硫磺島歸還給了日本。島上超過一萬枚的未爆彈使得島上原住居民幾乎無法重返。只有在舉行紀念活動時才有較多人回到島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虞姬啊 的精彩文章:

列寧對斯大林的真實評價居然這麼差?讀了令人目瞪口呆
周恩來人生的最後時刻,聽到毛主席的一首詩詞,忽然笑了
毛主席為特別能打的三位開國上將及「雙料少將」改名

TAG:虞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