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南宋自高宗与金人达成“绍兴和议”之后,一直向金奉行屈辱外交,朝野间弥漫着一股萎靡颓唐的空气。幸好,悲歌之下,毕竟还有一些仁人志士不甘沉沦,陈亮就是其中之一,他以一介书生之嘴、布衣之身,大声疾呼抗击金人、恢复中原,在朝堂之上和士大夫之间,掀起了巨大的议论风潮,给低迷的士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陈亮,字同父,婺州人,出生于一个家境渐衰的地主家庭。陈亮博学聪慧,才气超迈,好议论,喜谈兵,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1161年,他根据自己多年深入研读的史籍,细致考察韩信、刘彻、曹操、诸葛亮等风云人物的成败得失,写成《酌古论》一书,以文武互参的理念,得出了自己古为今用、指导实际的独特见解,使之成为了“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的一部知往鉴今、别具一格的军事史著作。这一年,他才刚刚十八岁。

时任婺州(今浙江金华)知州的周葵读了《酌古论》后,对这位年轻人的才华识见惊叹不已,赞誉陈亮将成“他日国士”,引为上宾。后来,周葵归朝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携陈亮入京师,凡前来议事的朝臣大吏,周葵都一一给陈亮引见,陈亮因此结交了许多名士豪杰,眼界进一步开阔。周葵希望陈亮研究正统学问,授他以《大学》《中庸》,陈亮跟随学习一段时期后,认为救世济时,这种“道德性命之学”究竟用处不大,后来偏离了这一方向,朝着自己更感兴趣、于时更有益、与人生理想更契合的方向发展和掘进了。

那么,陈亮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从他三次以布衣之身向皇帝宋孝宗的上书中,便可一窥究竟。

第一次是在乾道四年(1168)。因为隆兴元年(1163),宋孝宗发动了反击金军的“隆兴北伐”,由于太上皇赵构的反对,以及各路抗金将领不和,北伐以失败告终。隆兴二年底,在赵构的干预下,朝廷向金乞和,达成和议,规定金宋两国皇帝再次以叔侄相称,南宋再次向金割地赔款,南宋再次背上耻辱的包袱。然而,随后数年间,满朝文武不仅不感到耻辱,许多人甚至还很高兴,说幸亏用土地和金钱换取了和平,国家和百姓终于得到了休养生息。道理上看似通顺,看似合情合理,然而,这却是越过底线的情理,耻辱的和平叫什么和平?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陈亮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时,他正在太学学习,他看到大家对俯首称臣不以为耻、反以为幸时,内心充满愤懑,他冒着极大风险,向宋孝宗连上五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中兴五论》一千八百多字,包括中兴论、开诚论、执要论、励臣论、正体论五章,是陈亮心忧天下而向当政的宋孝宗提出的强本固基、兴国安邦之策,凝聚着他的心血,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但《中兴五论》呈宋孝宗阅后,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第二次是在淳熙五年(1178)。当时,三十五岁的陈亮,又连续向宋孝宗上书三篇,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批评南宋屈辱的外交,一蹶不振的士气。他在纵谈国是的同时,还提出了不少关于抗金北伐的具体策略,比如,他建议迁行都于建康(今南京),置行宫于武昌,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又比如,他建议朝廷在确定对金的方略上,不要把长江当做防守的天险来固守,而要将其当作北伐的跳板来打造,随时准备打过长江去。如此等等,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里,他十分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是抗金北伐、恢复中原。

只是,宋孝宗收到上书后,虽然为之“赫然震动”,甚至准备给陈亮开特例封官,但对他的建议却依然不置可否,封官不过是博一礼贤下士之虚名而已。陈亮获悉后,非但没有大喜过望,反而因皇帝不用建议、折衷安抚的作为而大失所望,哈哈一笑说:“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说完,拂袖而去,回乡授徒讲学去了。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第三次是在淳熙十四年(1187)。当年,太上皇赵构去世,金人派来使者吊唁,使者傲慢无礼,朝野为此议论纷纷,陈亮再次上章说:“秦桧以乞和而误国二十余年,以至天下之士气荡然无存。如今太上皇既已去世,天下英雄豪杰都在观望陛下的举动,陛下难道难道忍心让二十年间萎靡的士气,继续萎靡下去吗?”在希望宋孝宗振作的同时,他又建议宋孝宗命安排太子监军,集中天下兵马于建康,积极筹备,锐意北伐,一鼓作气,恢复中原。然而,此论一出,朝中立刻叫嚣声、责骂声一片,他们纷纷指责陈亮不知天高地厚,纸上谈兵,尽是狂怪之语。而此时的宋孝宗呢?也正忙着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赵惇,打算一边休息去了,当然再不会再操心什么劳什子北伐。于是,疏入不报。

这三次上书,非常全面地表现了陈亮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他在《中兴五论》中就明确说自己:“十八、九岁吋,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他也曾在《甲辰答朱元晦书》中对朱熹说:“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可以看出,他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正是这种远大的理想抱负,让陈亮有了以学问发之于外的义薄云天的豪气。但是,也正是这种理想抱负,使他在平庸内敛的士大夫们中激起了反感。他们对于陈亮的态度是:“不以为狂,则以为妄。”所以,在朝中上至宰相、下至末吏,陈亮得罪了一大批人,这些人把他视作“眼中钉”,一有机会,就往死里整,甚至没有机会还会“创造”机会整他,他为此吃尽了苦头。其中,就包括三回莫名其妙的入狱经历。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第一回是1178年,他上书宋孝宗,在批评朝政的同时,还大肆批评朝廷大臣对外的苟且和对学问的空谈,遭到了很多人的忌恨,于是,“不以为狂,则以为妄”。孝宗欲封他官,他拂袖而归,经常与那些狂朋怪友胡吃海喝,喝醉了就口出狂言。当年陈亮参加科考,何澹任主考,曾黜落他,陈亮为此多次言语冲撞何澹。有个忌恨陈亮的人,便把他醉后狂言向时任刑部侍郎的何澹告发,何澹为此将陈亮下狱,严刑拷打,以至体无完肤,斯文扫地。最后还是宋孝宗明白,他说:“秀才醉后胡言乱语,何罪之有!”才放了。

第二回是上回宋孝宗赦他无罪不久,陈亮家童意外杀人,凑巧的是,被杀者曾经羞辱过他的父亲,死者家属便怀疑此事为陈亮指使,将陈亮告到了官府,官府将陈亮父亲关押于本州监狱,而将陈亮交大理寺严办。陈亮因此又蹲了一段时间的监狱,后在和他最要好的朋友辛弃疾的竭力营救下才得到释放。

第三回是1188年,也是陈亮向宋孝宗第三次上书之后,因他批评朝官大臣们的语言更加耿直,又触怒了许多人。回乡后,在一次乡下喝喜酒的过程中,同桌某人喝完喜酒回去后忽然死了,其家人竟然状告陈亮下毒,朝中对陈亮痛恨的人正好落井下石,他又被关进了大狱。第二年,大理寺少卿郑汝谐向当时的皇帝宋光宗求情,陈亮才获赦免。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这三个案子,看似毫无关碍,实则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就是因陈亮的“狂怪”,更直接的说,就是陈亮对士大夫们直言不讳的批评,激怒了那些得过且过、安于一隅的官僚们。正如前文所言,对于口出狂言的小小秀才陈亮,他们一有机会,就会往死里整,没有机会也会创造机会把他整,所以磨难连连,备受打击,陈亮吃尽了苦头,可谓九死一生。

然而,陈亮从未因此而软弱、顺从和苟且,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抗金理想。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五十一岁的陈亮参加了当年的礼部考试,一路过关斩将之后,被礼部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报到了宋光宗案头。宋光宗在殿试策论环节与陈亮的对谈中,因为在谈及“礼乐刑政之要”时,讲到了皇帝与太上皇之间如何处理父子关系的问题,深得宋光宗认同,便亲自将陈亮拨擢为第一,钦定为状元,还赐诗以示褒奖。

陈亮接受皇帝赐诗后,特作《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一诗谢恩,诗曰:“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迭到遐方。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在这首献给皇帝的和诗中,陈亮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那就是“复仇自是平生志”。所谓复仇,就是复金人的亡国之仇。

辛弃疾最好的朋友,皇帝要给他封官,却不听建议,他拂袖而去

陈亮一生,曾经多次以布衣之身向宋孝宗上书,直陈抗金恢复之志,进献富国强兵之策。他在最初向宋孝宗提出的《中兴五论》中,对政治、经济、军事、财政、法制、风俗等方面,就提出过许多有利于国家振兴的而且非常具体的改革意见。在淳熙年间的上书中,他又更为简洁、成熟而精炼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宋孝宗加快政治制度改革、人才制度改革,振作起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积极北伐。包括在写给宋光宗的谢恩诗中,他所说的也依然是这些永恒的话题。

可以说,陈亮一辈子都在为强国梦想、复仇理想、恢复大计鼓与呼,而且不怕打击,矢志不移,宁死不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国的脸谱 的精彩文章:

宋朝开封: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宋徽宗将其建成豪华版世界之窗

TAG:帝国的脸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