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淞滬會戰中,上海大亨杜月笙為啥要幫助中國軍隊「沉船封江」?

淞滬會戰中,上海大亨杜月笙為啥要幫助中國軍隊「沉船封江」?

淞滬會戰開始後,中國和日本陸海空全方位開打。日本的海軍曾經在甲午海戰中,戰敗了中國海軍,於是蔣介石打算沉船江陰,讓日本停靠在吳淞口的海軍艦隊無路可走。

中國海軍沉掉了部分船隻,而民間愛國人士,比如上海大亨杜月笙竟然將公司內所有船隻沉船,幫助中國軍隊殲滅日被海軍。

然而,一切都是徒勞,日本艦隊最後還是衝出了包圍圈。

中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陳季良上將

中國海軍為啥選擇了沉船封江?

1937年7月7日,北平城外盧溝橋上的槍聲,打響了抗日衛國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一槍。戰爭爆發後數月間,日軍節節推進,華北戰局岌岌可危。

南京國民政府預見到戰火不久後必然燒到南方,幾乎就在日軍開始進攻上海的同一天,在德國顧問團指導下制訂的《國軍戰爭指導方案》頒發了。 這個方案明確指示: 「淞滬方面實行戰爭之同時,以閉塞吳淞口,擊滅在吳淞口內之敵艦,並絕對控制其通過江陰以西為主,以一部協力於各要塞及陸地部隊之作戰。」

從這一天起,中華民國海軍走上了抗戰前台。 海軍,是一個國家,尤其當它還是擁有18000多公里長海岸線的大國的生命所系。近代中國每一頁落後挨打的歷史,幾乎都帶有海水的苦味。 阻絕日軍入江的具體戰術,在海軍高層的決策下此時終於出台了。選取卻是一種最為昂貴而又笨拙的方法:沉船封江。

1937年7月28日,蔣介石在南京最高國防會議中決定在日軍尚未進攻長江流域之前制敵機先、封斷長江航路,截斷長江中上游九江、武漢、宜昌、重慶一帶的日軍第11戰隊13艘艦船和大批日僑的歸路,作為與日交涉的籌碼;並防止日軍再度溯江而上。海軍代表陳季良提出立刻實施沉船封江行動並獲批准。會議決議在1937年8月12日執行封江。

江陰海戰封江示意圖

杜月笙出船沉海堵截日本海軍

1937年8月11日,海軍部派「甘露」測量艦、「皦日」、「青天」測量艇及「綏寧」、「威寧」炮艇破壞西周、滸浦口、鐵黃沙、西港道、狼山、大姚港、通州沙、青天礁、劉海沙到長福沙、海北港沙、龍潭港、福姜沙等各處的燈標、燈樁、燈塔、燈船及測量標杆。各艦在兩日內完成航標的破除作業,使敵艦失去了導航標誌。 在此同時,海軍第1艦隊與第2艦隊主力由湖口與下關向江陰的集結已經完成,49艘軍艦進入了長江待命,「拱衛京畿」。

1937年8月12日,兩個艦隊主力在江陰江面集合完畢,這次甲午戰爭之後海軍的第一次對外大型動員,全體海軍全體官兵皆懷高亢鬥志,誓與日寇決一死戰!。

首批自沉的軍艦為艦齡最大的「通濟」練習艦、「大同」、「自強」輕巡洋艦、「德勝」、「威勝」水機母艦、「武勝」測量艇(已停用)、「辰」字與「宿」字魚雷艇(均已停用),這批軍艦大多為清代遺留的舊艦。此外,海軍還向招商局與各民輪船公司徵集20艘輪船同時自沉以構成江陰鎖線。當第1艦隊抵達江陰時,等待自沉的28艘軍民艦船已經停泊在君山江面。

12日上午8時, 各艦抵達位置之後,坐鎮「平海」的陳紹寬發出沉船命令,各艦同時打開水底門,緩緩下沉。 自沉作業一直進行的傍晚才初告結束,陳紹寬站在「平海」艦橋上,黯然無語。 是日汽笛哀鳴,軍旗低垂,令人慾哭無淚。

因為水流甚急,第一批各艦下沉時多半被水流沖離理想原位,導致封鎖線並不完整。當海軍部發現封鎖線並不完整而空隙甚多之後,又徵用了三艘民輪沉入封鎖線,在鎮江、蕪湖、九江、漢口、沙市等地繳獲的8艘日籍躉船也先後被拖到封鎖線鑿沉。

海軍部又請行政院訓令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各省政府緊急徵用民用小船、鹽船。

這個時候,上海大亨杜月笙積極相應。8月12日,上海經營船業的老闆們開了一個會,就是貫徹國民政府的在江陰沉船的戰略部署。杜月笙的大達公司,捐獻出全部船隻,虞恰卿的三北輪船公司,捐出一半船隻。

杜月笙為什麼這麼做? 很多學者認為,杜月笙是堅決抗日的,一方面出於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出自他對蔣介石戴笠等人的義氣。再者,杜月笙的算盤也是很清楚的:如果上海失守,他必然離開上海,輪船公司的輪船是帶不走的;如果上海之戰勝利,結果如1932年的一二八,他繼續留在上海,這些損失他是補得回來的。

國民政府徵集到了185艘船,滿載石子沉入封鎖線的空隙中。這些民船一共使用了30.94萬立方英尺石子,合65020擔。 如果加上1937年9月25日自沉(海戰後)的「海容」、「海圻」、「海籌」、「海琛」艦四艘巡洋艦,在江陰的沉船封江作業之中一共自沉老舊軍艦與商輪43艘,合計噸位63800餘噸。

內奸告密,日軍艦逃出包圍圈

誰料風雲突變。

擔任會議記錄的行政院主任秘書黃浚,早已被化名廖雅權、潛伏在南京湯山溫泉當服務員的日本女間諜南造雲子引誘下水。當晚,他即將絕密情報傳遞給與之接頭的日軍諜報人員(此事眾說紛紜,尚存疑)。

1937年8月11日及12日兩天,長江中游的日本艦船匆忙下駛。漢口、九江、沙市等地碼頭,日僑蜂擁而上。這一行動保密工作做的相當好,路續通過江陰「鎖航要塞」的日艦並沒有卸下炮衣備戰,人員則在艦橋上游晃,居然沒有引起中國方面的警覺。

當時,中華民國海軍第1艦隊的「逸仙」、「建康」、「中山」、「永績」艦及第2艦隊的部分艦艇正由第1艦隊司令陳季良海軍中將指揮在湖口集結,江寧和江陰要塞的火力也已作好準備。但因事起匆忙沒有協調好,當日本軍艦路續經過時,我軍部分要塞單位因為警惕不足,未能及時作出回應;而注意到異常的海軍艦隊則因沒有接到截擊指令,只能按兵不動。等到中華民國海軍部醒悟日軍已經撤退時,截擊的最佳時機已經流過。

到13日中國方面開始封江時,總數13艘的日艦(包括旗艦「八重山」號)已經走脫一空。我參謀本部緊急由南京與江陰兩面派隊沿江搜索江面,一直到團山邊境兩個搜索隊相會,才證明日艦已全部逃脫。最後僅在漢口附近捕獲了日本商輪「大貞丸」,在江陰附近捕獲了「大貞丸」。

拖住日本三月,保證長江中下游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

這次沉船封堵日本海軍的戰役叫做江陰沉船,這次戰役中國海軍以第1、第2艦隊主力全滅為代價,在江陰封鎖線死守近三月,直至戰役結束,日軍始終未能達成循長江而上側擊淞滬前線的中國陸軍側翼的作戰目的。海軍將士以慘烈的犧牲拚死掩護了淞滬前線70萬陸軍弟兄的脊背!

保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阻遏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企圖,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保護了長江下游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之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故事 的精彩文章:

基輔會戰後,德軍為何沒能再重現輝煌?

TAG:歷史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