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糧將盡又出叛徒,大將:晚上掌燈量米!聲勢大振,叛徒被除

軍糧將盡又出叛徒,大將:晚上掌燈量米!聲勢大振,叛徒被除

上一篇文章本磨坊主講到了南朝蕭齊的大將王敬則,功勛卓著但被皇帝猜忌而死,在《南齊書·王敬則傳》中有這樣一句話:「檀公三十六策,走上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意為敗局已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這裡提到的「三十六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十六計」,而之所以在三十六計之前加上檀公二子,是因為據說「三十六計」是南朝名將檀道濟首先總結出來的。

軍糧將盡又出叛徒,大將:晚上掌燈量米!聲勢大振,叛徒被除

檀道濟是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的將領,祖籍在現在的山東金鄉縣卜集鄉檀庄,出身寒門,少年時期就父母雙亡,跟隨兄姊艱難度日。長大之後,與哥哥檀韶、檀祗參加謝玄創建的北府兵,後來投靠到劉裕部下,成為劉裕非常倚重的核心力量,參加了劉裕發動的幾乎所有重大戰役,最終輔佐劉裕坐上了皇帝寶座,兄弟三人全成為開國元勛,兄弟三人中,檀道濟的軍事才能最為突出。

軍糧將盡又出叛徒,大將:晚上掌燈量米!聲勢大振,叛徒被除

檀道濟打仗不僅勇猛,還很有政治遠見。公元416年,劉裕北伐,檀道濟擔任先鋒,所到之處攻無不克,順利佔領許昌,直進洛陽,俘獲四千餘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應該怎麼辦呢?有人建議應該都處死,然後把屍體堆在一起做成京觀。檀道濟卻說:「討伐罪人,哀愍百姓,正在今日。」將他們全部釋放回家。各少數民族正在彷徨害怕之際,見檀道濟如此做都非常感激和歡悅,紛紛前來投奔,關中迅速平定。

檀道濟用兵神出鬼沒,善用計謀。公元430年,劉義隆出師北伐北魏,檀道濟總都督各路軍事。有一次宋軍戰敗南撤,糧草吃緊,檀道濟軍中還有個兵士逃到魏營投降,把宋軍底細泄露無遺。北魏得知詳情,派大軍追趕檀道濟。劉宋軍看到大批魏軍圍上來,軍心動搖。檀道濟卻並不慌張,命令將士就地紮營。

當天晚上,檀道濟親自帶領一批兵士在營寨里查點糧食,油松火把照的如同白晝,一些兵士手裡拿著竹籌唱著大聲計數,另一些兵士則用斗子量米,只見一隻只米袋裡面都是滿滿的。這一情景,都被北魏軍隊派來的探子遠遠地看在眼裡,立即回去報告主帥,說檀道濟營里軍糧綽綽有餘,決戰時機並不成熟。北魏得到情報,以為前面來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來誘騙他們上當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殺了。其實,檀道濟在營里量的並不是一斗斗的白米,而是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蓋著少量白米罷了。這就是著名的「唱籌量沙」之計,檀道濟憑此全軍而還。

當年劉裕病死之時,立年僅17歲的少帝劉義符即位,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謝晦四人同為顧命大臣。但古代的顧命大臣,最顧不上的就是自己的命,這簡直就是一個規律,檀道濟也是如此。因為少帝劉義符嬉戲無度,徐羨之等人要將其廢黜,檀道濟苦勸不聽,最終少帝被廢,改立了劉裕第三子劉義隆,史稱宋文帝,檀道濟又立下擁立之功,位極人臣。

軍糧將盡又出叛徒,大將:晚上掌燈量米!聲勢大振,叛徒被除

但劉義隆卻疑心極重,對這些老臣毫無好感,時刻擔心他們反叛。檀道濟威名甚重,左右的心腹也都身經百戰,他的十一個兒子又都很有才氣,所以朝廷非常疑懼,竟有人經常在背後指點著他說:「安知非司馬仲達也?」將其比作司馬懿,可見其被猜忌之深。

436年二月,文帝劉義隆病危,彭城王劉義康執政,擔心檀道濟在皇帝死後謀反,於是召檀道濟進朝。臨行前,其妻勸檀道濟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朝廷今無事相招,恐有大禍!」檀道濟不聽勸告,說:「我率師扺御外寇,鎮守邊境,從沒有辜負國家,國家又怎麼會辜負我心呢?」結果,檀道濟一到建康,果真就被逮捕。檀道濟被抓時,狠狠地把頭巾拉下摔在地上,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最終,檀道濟與十一個兒子及幾個親信全部被殺!消息傳到北魏,魏軍將領彈冠相慶!

「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檀道濟死的那一天,京城地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磨坊 的精彩文章:

境內多小偷,大將:讓被抓的掃大街,直到他供出別人!賊全逃走
被困糧盡,漢將:煮鎧甲弓箭!突圍只剩十三人,降叛族數萬
將軍:這次出征我要在陣後,不出力!皇帝大喜:同意,陞官!
使者:你上的螃蟹一隻比一隻小!王爺:上盤葫蘆!使者頓時臉紅
大臣稱病,宰相:封刺史准好!果真如此,皇帝怒提刀:我給他扎針

TAG:歷史磨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