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戰爭怪圈,為何可以南征,但北伐卻屢屢失手

歷史上的戰爭怪圈,為何可以南征,但北伐卻屢屢失手

我們這一期來講一個值得玩味的歷史現象:那就是你發現沒有!在咱們中國的歷史上凡是打仗,從南到北打取得的勝利比較少,而從北到南開戰而成功的例子卻特別多!也就是說在南北都有割據政權的時候,北方總能最終滅掉南方。我們說的南方和北方就是一個大概的地理方向,就不具體細說了。網上流傳最火的一個段子是說:北方往南方打一路打一路脫衣服,越打越輕鬆,南方往北方打一路打一路穿衣服,最後因為天氣太冷打不動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或許是一個原因,但絕不是主要的。

歷史上北伐失敗的例子有許多,如岳飛北伐失敗了,諸葛亮北伐也失敗了,東晉的祖狄北伐也是以失敗告終的。但也有成功的如朱棣北上打著清君側的幌子一路從南打到北,朱元璋也是從南方起兵反元的。而南伐成功的就很多了,案例如:曹操打東吳和蜀漢,清軍南下入主中原,還有便是蒙古騎兵的南下等。

這裡我們要弄清楚北伐能勝利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答案便是錢,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就是錢,《孫子兵法》中說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看到了吧,打一場仗十萬大軍一天的花費便耗資千金,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不行根本就撐不起一支十萬人的隊伍。

要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打仗糧草是關鍵,特別是長線作戰,一條戰線幾千里,光運糧便是一個大問題,根據古代的實際案例,要想把一個士兵的口糧運到前線,平均需要十個運糧人共同押運才能帶到前線,而且去的時候還要帶足運糧兵和牛馬吃的糧草。這樣算下來,前線有十萬打仗的士兵,而後方的後勤人員就需要90萬,甚至更多。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看一下漢武帝打匈奴便知道了。

漢景帝的時候因為文景之治,漢朝的經濟空前繁榮,國庫中堆積的糧食和銅錢夠花五六十年,到了漢武帝可不像他老子那樣喜歡省錢,有錢了就要花,往哪花?當然是打匈奴,在漢武帝的窮兵黷武之下,昔日強大的漢朝國內流民四起,幾次都快到了亡國的邊緣,嚇的漢武帝晚年發罪己詔。幸虧大將軍霍光,看局勢不對,立馬調整國策繼續休養生息,才讓漢朝得以繼續存活幾年。

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便是在宋朝甚至明朝以前,北方的經濟實力是比南方發達的,主要的糧食作物也在北方,南方要打北方需要準備好幾年的糧食才敢發動一次戰爭,而北方的人則只需以逸待勞,等他們過來,只要堅壁清野,死守不出,等他們糧食吃完了也就回去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不久這樣嗎?不管你諸葛怎麼罵,司馬懿都不為所動,等諸葛亮糧食一吃完,自己乖乖的回去了,豈不美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生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因為她,秦始皇背了兩千多年的黑鍋
古代皇帝吃點甜食真不容易
高漸離比荊軻更硬漢?他是如何策劃刺秦王的?
中國古代皇帝的三大姓氏,你的姓氏在古代當過皇帝嗎?
為了防盜,曹操布置了72疑冢,卻只能排第二

TAG:書生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