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致孤獨的外向者:你那麼自私,活該你孤獨啊

致孤獨的外向者:你那麼自私,活該你孤獨啊

GIF/1K

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Kartion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

笑越大聲 越是殘忍

擠滿體溫 室溫更冷

萬一關燈 空虛擾人

如果這樣的歌詞讓你產生到共鳴,那麼,我很遺憾地告訴你,你極有可能是外向的孤獨患者。

外向與孤獨,似乎很矛盾,人們總習慣性地認為外向就是開朗活潑的,孤獨就是空虛寂寞冷,但真相是,成年人的世界裡,「孤獨」和「外向」從來都不衝突——

外向是聚會裡跟熟悉或陌生的人對酒歡歌,孤獨是人潮散去以後獨自面對內心的空虛;外向是表面活潑開朗沒心沒肺,孤單是心裡藏著巨大的心事不敢對誰傾說。外向又孤獨,是喜歡熱鬧,也熱愛獨處,但害怕寂寞。

孤獨的外向者,渴望被關注

外向者,是非常需要萬千寵愛與萬千關注的人。他們渴望表達自我,也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用高度的熱情待人,並希望得到別人的善待。說白了,外向者就是一個可憐的自戀鬼,付出很大的社交成本,渴望得到別人肯定。

蔡依林的《我》唱到「我用別人的愛,定義存在,怕生命空白」,外向者就是這樣,他們急切地需要存在感、社會認同感。

現代發達的網路社交科技,讓人們有了更多途徑去展現自我,並根據個人喜好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別人覺得你的照片好看,你的段子好笑就給你點贊,以致造成一種「我很受歡迎」的假象,那些給你點贊誇你漂亮的人,有多少個願意花時間陪你出來吃個飯,喝個飲料,聊個天呢?

所以,網路社交是助長著內心孤獨的幫凶。別人說,頻繁發朋友圈的人都是孤獨的,因為ta沒有固定的分享日常瑣事的對象。是啊,如果你已經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噼里啪啦地說一堆廢話,你還會想再在朋友圈宣布一遍嗎?

為何沒真朋友?

很多所謂的內向者會有知心朋友,反倒是大部分的外向者的知心朋友會比較少,甚至沒有。內向的人內心情感十分熱烈,因為ta比較少參與社會活動,比較沒有太多事情讓ta分心,所以ta可以更專註地對待某個朋友。

同樣情感熱烈的外向者,注意力卻被太多「有趣」的事情分散,最終分給某個朋友的時間精力就比較少。所以可想而知,這樣的外向者為何孤獨,為何沒(真)朋友?怪你自己沒好好經營感情啊。

外向者窮盡一生在追求「正能量」,他們喜歡傳播正能量,也喜歡用快樂的情緒影響其他人。但是反過來,他們討厭負能量,甚至會盡量刻意避免跟負能量的人相處。

如果朋友最近負能量爆棚,你很願意開導一下ta,希望能把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分一點給ta。但是若是時間長了,正能量者發現要被負能量者拉下水了,於是會試圖「自救」,從此避開與這個負能量者相處。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這樣的人朋友少,他們只願意「同甘」,卻不願意「共苦」。

自我又自私的孤獨患者

外向的孤獨患者,也不想打擾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打擾。

想像你身邊有人傷心落淚,情緒低落,你很可能就過去安慰開導。可是,捫心自問,你這樣的行為,並不是出於真心的關心,更多是出於「社交禮儀」,有人在哭,你若是在旁邊什麼都不做,會覺得很尷尬。

反過來,你自己非常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負面情緒,更不願意在眾人面前哭。因為你怕旁邊的人尷尬、為難;你也覺得別人來安慰你的時候你會很尷尬,畢竟,這破壞了你平常開朗活潑的形象啊。

我曾經的同學J,一個典型的外向開朗型女孩,她說她羨慕別人有朋友陪吃一天三餐,羨慕別人生日了收到很多生日禮物。把生活過得熱熱鬧鬧的她,卻沒有這些東西。有一次我觀察到,中午吃飯時間,她想跟同桌一起去吃飯,而同桌還想做多十分鐘作業, J不想等,於是就自己去吃了。後來我發現很多時候她為了省事省時間,常常一個人吃飯。

至於生日禮物這件事,她曾多次用心地給壽星同學準備了生日禮物,並在心裡期望等到她生日的時候,這些同學們可以有所表示。但很可惜,她生日的時候,只收到了同學們的朋友圈點贊。我想,J可能太高估她跟這些同學的關係了,可憐的又熱心的人啊。

說白了,外向的孤獨患者非常自私。Ta希望自己想獨處的時候朋友們可以給ta清凈,而孤單的時候又希望朋友們隨叫隨到。

附:三條孤獨患者的治療偏方,源自網路

一、直視並接受自己的小「缺陷」

例如刻薄、孤僻、計較情感的投入與產出。

二、放棄無謂的社交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內心寂寞空虛,解決方法不是熱鬧的社交活動,嘗試安靜地看書、運動等。

三、專註地經營一段友誼。

對朋友多點耐心與寬容。

但願,世上所有人,都可以真正擁有內心的富足與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詫 的精彩文章:

TAG:壹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