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契丹王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契丹王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資料:網路 圖片:網路 編輯:白板

作為契丹後裔的達斡爾族,你一定為曾經強大的契丹王朝而感到深深的自豪,那麼今天,就來講講契丹王朝(也稱遼國)的開國皇帝——

本名耶律阿保機

別名耶律億,耶律啜里只

民族契丹族

出生時間872年

逝世時間926年9月6日

謚號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廟號太祖

年號神冊、天贊、天顯

陵墓祖陵

所處時代唐朝五代遼朝

早年經歷

稱汗平叛

統一各部

稱帝立國

出征渤海

班師去世

早年經歷

耶律阿保機出生時,契丹的貴族階層正在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而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父親和叔叔伯伯們也逃離出去,躲了起來。祖母對於這時剛出生的阿保機非常喜愛,但又擔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將他藏在別處的帳內,塗抹其面,不讓他見外人。

耶律阿保機這個名字,是由他母親給起的,因為他的母親夢見太陽墮入懷中而有孕,出生時室內又有神光異香,因而起此名。契丹和達斡爾語意為:吸收了光亮。耶律阿保機從小聰敏過人,三月能走路,一周歲就能說話,預知尚未發生的事。雖然剛換乳牙,說話必涉及世務。當時他伯父是遙輦氏部落聯盟掌管軍國大事的大官「于越」(地位僅次於可汗,相當於中原王朝的宰相),耶律阿保機有什麼疑問,就向伯父諮詢。

耶律阿保機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胸懷大志,而且武功高強,《遼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初任遙輦氏可汗的扈衛官,組建侍衛親軍,憑藉這支精銳武裝,阿保機迅速崛起,率領扈衛隊戰勝了小黃室韋、越兀、烏古、六奚、比沙笰等近鄰小部落。阿保機的伯父被殺後,阿保機繼承了伯父于越的職位,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

稱汗平叛

天祐三年(906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死後,遺命推選阿保機為汗。按照傳統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選一次,阿保機的目標是像中原的皇帝一樣建立終身制和世襲制,所以在他任可汗滿三年時不肯交出大權,這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貴族的不滿,因為阿保機不讓位,其他人便沒有機會當選。為了爭取這個被選舉權,阿保機本家族的兄弟們便首先起來反對他,由此發生了歷史上的「諸弟之亂」,兄弟們的叛亂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在公元911年,這年的五月,阿保機弟耶律剌葛、耶律迭剌、耶律寅底石、耶律安端策劃謀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得知後就報告了阿保機,阿保機不忍心殺掉這些兄弟,就和他們登山殺牲對天盟誓,然後赦免了他們,只是貶耶律剌葛為迭剌部夷離堇,封粘睦姑為晉國夫人。

然而兄弟們並沒有領情,第二年,又在於越耶律轄底的帶領下,再次反叛。除了原來的幾個人外,新任命的「惕隱」(職掌皇族政教的官員,以便確保他們對阿保機的服從)耶律滑哥也參加了。這年的七月,阿保機征伐術不姑部,讓耶律剌葛領兵攻打平州。到十月時,耶律剌葛攻陷了平州,領兵阻擋阿保機的歸路,想強迫他參加可汗的改選大會。阿保機沒有硬拼,而是領兵南下,按照傳統習慣趕在他們的前面舉行了燒柴告天的儀式,即「燔柴禮」,再次任可汗。這樣就證明他已經合法地連選連任,使諸弟沒有了反叛的根據。在第二天,諸弟便紛紛派人來向阿保機請罪,阿保機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讓他們悔過自新。

但是,可汗寶座的誘惑比兄弟之情要大很多,諸弟在不到半年之後,公元913年的三月,又一次反叛,這次發生了較大的武裝衝突。他們先商議好擁立耶律剌葛為新可汗,然後派耶律迭剌和耶律安端假裝去朝見阿保機,想伺機劫持阿保機去參加他們已經準備好的可汗改選大會。阿保機發覺了他們的陰謀,解決了迭剌和安端,然後親自率領部隊追剿剌葛。到五月,終於擒獲剌葛。

經過三次平叛,阿保機基本消滅了本家族的反對勢力,但對部落的經濟卻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民間原有馬上萬匹,之後百姓出門卻都要步行了。

統一各部

本部落的反對勢力消除後,契丹其他七個部落的反對勢力仍舊存在,他們以恢復舊的可汗選舉制度為旗號,強迫阿保機退讓可汗之位。阿保機只好先交出象徵可汗權利的旗鼓,答應退位,然後以退為進,設下了計謀。

他對眾人說:「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屬有很多漢人,我想自己領一部治理漢城,可以嗎?」眾人都同意了。到了那裡,阿保機率領漢人耕種,當地有鹽鐵,經濟也很發達,阿保機採納了妻子述律後的計策,派人轉告諸部落的首領:「我有鹽池,經常供給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鹽方便,卻不知鹽池也有主人,你們應該來犒勞我和部下。」眾人覺得有理,便帶著牛和酒來了,沒想到中了阿保機的詭計。阿保機布下伏兵,等大家喝得爛醉時,將各部落的首領全部殺死。

稱帝立國

貞明二年(916年),阿保機建立契丹國,稱帝。率部眾建都城皇城,即後來的上京,京中建孔子廟、佛寺、道觀等。他立國後,漸以宗室為南府宰相,制定法律,頒定官爵位次。設立迭剌部南北二院「夷離堇」(漢語稱呼"大王",小說里蕭峰擔任的就是南樞密院大王)。又命人用300多個漢字作拼音字母,創造出了契丹文字,弘揚民族文化。

出征渤海

天顯元年(926年),為向東發展勢力,阿保機又東征渤海國。渤海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區域性的民族政權,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東盛國」之稱,但當時的國力已經下降。

阿保機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國的西部重鎮扶余城,然後又圍攻首都忽汗城,國王率領幾百名大臣開城投降,不久統一渤海全境,阿保機將渤海改為東丹國,意即東契丹國。讓皇太子耶律倍任東丹王,管理東丹事務,這樣,阿保機就將勢力擴大到了渤海沿岸。

同時,阿保機又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置官府,實施實際管理,從而結束了唐末以來東北地區的分裂局面,重新實現了統一,這對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促進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班師去世

天贊五年(926年)阿保機在出征渤海回師途中,卻病死於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終年55歲,謚號升天皇帝,廟號遼太祖。天顯二年(927年)葬祖陵。

建國後,阿保機廢除部落世選制,立長子為皇太子,確立皇位世襲制;健全法制,制訂契丹第一部法典《決獄法》;組織人力創製契丹文字;本著「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則,制定民族政策;中央官制分南北,「(北面)以國制治契丹,(南面)以漢制待漢人」;大力吸收漢文化,仿唐代長安,修建皇都,即後來的遼上京;興建孔廟、佛寺、道觀等。

他本著中央集權的統兵原則,取消"興兵合議"的舊習俗,設立北樞密院統管契丹兵馬,組建直接聽命於自己的宮帳軍。重視網羅中原人才,重用韓知古等漢族謀臣戰將,強調嚴格治軍,賞罰分明。在作戰指導上強調避實擊虛,舍城邑而過,靠騎兵襲擾獲勝;先擊破弱小之敵,次第解決對方,避免兩線作戰;依據本民族昔日與野獸搏鬥的方法制定騎兵兩翼包抄戰術,並注意吸取中原的火攻、穴地攻城諸法。

耶律阿保機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遼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推動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也為日後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至今,俄語發音稱中國仍為「契丹」,可見其影響。

誠然,作為一個從部落聯盟向文明社會過渡階段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遼太祖及其繼承者發動的向外掠奪勞動力的戰爭,給周邊民族和華北漢地社會經濟以嚴重破壞。但他在政治、法律、經濟等制度上採用蕃漢分治的做法,給遼朝國內的契丹和漢族人民的生存、發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體現出足夠的政治頭腦,不但有效縮短了契丹境內社會演進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這一磨合過程中帶有血和火的陣痛感。

記得分享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斡爾族旅遊 的精彩文章:

TAG:達斡爾族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