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一嘆》之第二站:埃及

《千年一嘆》之第二站:埃及

第二個國家是埃及,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的歷史比中國長了一千多年,讓人不可思議的還有那些至今人們都不清楚的金字塔,就算是放在現在,調動最先進的器械參與,那樣的工程技術與工程量也會遇到驚人的困難,何況在幾千年前的那個時代,那樣大的巨石是用什麼工具弄過來的,又是怎麼放上去的,而且這樣大的工程量得需要多少人口,多長時間,花費多少錢財?那埃及當時的經濟水平是不是空前繁榮才能支付如此宏偉的工程。可是所有的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了。

埃及金字塔

面對金字塔,我們有的只是一連串問號。本來能夠解讀一部分,可是歐洲人做了兩件壞事,凱撒攻佔埃及時,燒了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圖書,包括《埃及史》;後來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唯一能夠讀懂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階層,結果現在所有的古籍都沒有人能看懂了。對於埃及文明,我們只知道它如何衰敗,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只知道它怎樣離開,卻不知道它怎樣到來。

埃及古文字

而中國文明之所以能夠一直延綿不絕,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文字的傳承,我們不存在不認識古字的問題,所以可以把各個朝代穿成一串,不至於中斷,這要感謝秦始皇統一文字的壯舉吧。

對於現在的埃及人來說,生活很是隨意,不緊不慢,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太嚴肅的制度束縛,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讓作者一行外國人都感到著急。究其原因,作者歸納為「低熵原則」:一個人的過度勞累會損耗元氣,一種文明也是,埃及文明曾經不適度地靡費於內,又耗傷於外,元氣耗盡,不得已選擇了一種低消耗原則,大概這是一種常態吧,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輝煌一時的埃及現在倒低調的不像樣子。

埃及盧克索神廟

古代的埃及和中國沒有過多來往,兩個大國遙遙相對甚至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只是在漢朝有一位使者甘英大概抵達到了埃及,不過也或許正是因為無來往才保住了中國的文明。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熱絡也不容易破碎,也不會有太大的衝突。那幾個古國就是因為互相征戰侵略而中斷了本國的歷史,其實本該繼續發展更輝煌的。

寧子愛歷史後期還會持續更新,保持關注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