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人想到毛主席會提槍衝鋒參戰,只因當時紅軍身處險境,決戰在即!

沒人想到毛主席會提槍衝鋒參戰,只因當時紅軍身處險境,決戰在即!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根據地的開闢,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根據地建設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毛主席、朱老總離開井岡山前往贛南開闢新的根據地,留守的彭德懷所率第五軍遭遇何鍵部的進攻。 當時應對的策略是堅守五大哨口,打了陣地戰,結果可想而知,在優勢敵軍的進攻之下,五大哨口相繼失陷,彭總也被逼跳崖脫身,幸好山腰處有一株老樹托住了他,不然後果很難預料,因為跳崖者中許多因此而犧牲了。

而離開井岡的毛主席和朱老總也很艱難,遇到過不少險境,大柏地之戰就是一次生死之戰,咱們贏了!

1929年2月10日,毛主席和朱老總率領的紅軍到達瑞金、寧都邊界的大柏地。贛敵劉士毅聞風尾隨而來。陳毅、林彪命令一縱隊二支隊支隊長肖克、黨代表胡士儉率隊阻擊,使敵軍暫時不敢前進。胡士儉卻不幸犧牲。這天,正是舊曆除夕,然而大柏地的群眾不了解紅軍,逃跑一空。部隊饑寒疲乏,追敵又無法擺脫,大年三十面對冷灶黑房,20多天鬱積的煩悶惱怒簡直要爆炸。有的怪軍長「無能」,有的叫「拼了算了!」部隊情緒很不穩定。

陳毅出席當夜的前委會,他見朱德在會上特別沉靜。朱德引導大家分析敵我形勢,大家暢所欲言,集體的經驗和智慧使大家的認識產生了飛躍:敵我形勢有了轉化的條件!敵氣焰驕橫,必然輕進。劉士毅師在遂川曾被紅四軍打敗,朱德、陳毅都了解他的戰鬥堅韌性不足。此次他孤軍深入,態勢很不利;紅軍雖然疲憊不堪,彈藥不足,但久屈求伸,求戰心切。此地雖無群眾助戰,但地形有利。

朱德在來到大柏地途中已留心看過周圍地形,他指出大柏地以南的山谷地帶有條件設置伏擊圈。毛主席微笑點頭表示贊成,英雄所見略同,毛主席每到一地都會先查看地形了解風土人情,這些看似無關的事實際上是大戰略者的首要功力。

紅軍趁夜進入預定陣地:一縱隊一支隊在大柏地以南西側山上設伏,三縱隊在大柏地以南東側山上設伏,一縱隊三、四支隊配置在東、西兩側之間正面堵擊,一縱隊二支隊為總預備隊留大柏地由軍長親自掌握。

戰前,為了讓部隊有足夠體力打山地肉搏戰,前委書記毛澤東親自批准可以動用群眾家的糧食,留下借條,保證日後償還。群眾回村見條將信將疑。後紅軍再次路過,果然按借條歸還。寧都守敵嚇跑了。2月12日,紅軍不戰而進寧都城。紅軍得短暫休整和少量補給。

2月11日(大年初一)拂曉,敵人冒著濛濛細雨向大柏地前進,受到紅軍阻擊。敵人以為得手,不斷投入新的兵力,猛攻求殲。一縱隊三、四支隊佯作不支,輪番掩護退卻。逐步退到大柏地附近,便與東、西兩側伏軍形成一個口袋形的伏擊圈。敵人不知是計,猛鑽口袋直至底部,遇堅強抗擊仍增兵不已,以致全部進入口袋。9時許,東、西兩側伏軍向敵後迂迴出擊,扎住了袋口。接著,各路紅軍向敵人發起進攻,殺聲四起。

但是,紅軍畢竟子彈少,沿途又有損無補,如今火力薄弱。雖然力爭彈無虛發,打完了子彈的用刺刀、石塊、槍托拼搏,卻逐漸出現僵持局面。此時,朱德軍長命令總預備隊出擊,毛主席也親自提槍上陣,奮勇衝殺在前,這也是他唯一一次直接衝鋒陷陣的經歷,也是在危急關頭給將士們提振精神的最好的方式,那一仗無論文官武官都上了陣,炊事班長也帶著各種傢伙事上陣殺敵,各路紅軍同時奮勇衝鋒,戰況才得扭轉。

經過雙方反覆肉搏,「在血泊中掙扎」,紅軍將第十五旅兩個團大部殲滅,獲人、槍各800餘。

這是工農革命軍 出井岡山以來的首次勝仗,胸中的鬱悶為之一掃。陳毅稱之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的戰鬥,對於紅軍士氣是有極大提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春筆記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在井岡時的第一愛將驍勇善戰,犧牲太早否則必是元帥,他是誰
橫刀立馬的元帥竟然有過懸崖縱身的壯舉,結果福大命大,他是誰!
毛主席率井岡精銳困住贛軍11個團25日之久,打破「鐵籠計劃」!
毛主席遠征在外,井岡山三發炮彈退了兩路大軍,這事有如神助!
這座橋為何印上三元鈔票,只因毛主席此處布奇兵退敵,井岡進全盛期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