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一嘆》之以色列、巴勒斯坦

《千年一嘆》之以色列、巴勒斯坦

這段考察全人類最重要的文化遺址行走數萬公里的「長征」的第三站是以色列、巴勒斯坦,這兩個國家的關係緊張到就像裝在炮筒里的大炮,一點火星就能點燃,甚至去過以色列的國家,都不能踏上巴基斯坦的大地。儘管衝突與仇恨讓這兩個國家都支離破碎、人民生活貧困艱難,但是誰都沒有要一笑泯恩仇的意思。或許一切文化、宗教、政治、土地的極端衝突都是我們不能理解的仇恨。

以色列

首先是以色列,以色列居住的是猶太人民,一直認為猶太民族是個多災多難但是又生命力極強的民族。在幾千年以前,希伯來人在阿拉伯沙漠創造了早期猶太文明,後來猶太人花了一千年左右的時間,創造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創造了奢華的建築,而這所有的一切並不比別的文明遜色。為了自己的民族和人民不被奴役,他們寧肯放棄已經擁有的輝煌而選擇流浪,他們一次次地大遷徙,不管走再遠的路,只要落腳,他們就能迅速創造出一個新的天地。

地中海

但是命運對這個民族就是如此不公,驅逐、殺戮、奴役都降臨到過他們的頭上,公元前六世紀遭到巴比倫洗劫,數萬人被押到巴比倫,成為一個歷史專用名詞「巴比倫之囚」。從公元前一世紀開始,羅馬一次次攻陷耶路撒冷,猶太人不肯投降又開始了流浪的路程,但是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被迫害;直到近世紀,德國希特勒還殘忍地殺了六百萬猶太人。

我覺得猶太人屢受迫害的原因有很多,他們寧死不降的民族性格使他們承受更多的苦難,想要活的有尊嚴就得付出常人不能想的代價;二來是他們頻繁遷徙沒有固定處所,更重要的是沒有國家這一代表民族獨立的形式,稀薄的力量總是遭到欺壓。作者提到,在全球的反猶浪潮中,我們中國人表現出了貌似木訥的寬容和漂亮,從宋代到二戰時期,我們都善待了猶太流浪者,中國一直都是這麼一個善良的和平的國度。

巴基斯坦

接下來的國家是巴勒斯坦,第一站是「神的花園」傑里科,考古證明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一萬年。儘管是如此神聖的古迹,都充滿了觸目驚心的貧困與混亂,亦如整個巴勒斯坦,遍地都是關卡、荷槍實彈的軍隊、密密麻麻的鐵絲網、還有滿眼驚恐的人民。

有人說在今天,世界的麻煩在中東,中東的麻煩在阿以,阿以的麻煩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承載了太多的東西,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把自己的精神始端集中在這裡,於是各種民族極端主義也乘虛而入,使它成為最大的是非之地。作者說,世界上最大難化解的衝突就是宗教極端主義,而中國在這方面也是做的很好,雖然也要走向極端,但是卻不是宗教,中國的宗教總是能互相切磋,互相滲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中一起發現,共同前進。

信徒

耶路撒冷

大屠殺紀念館坐落在耶路撒冷城西的赫哲山旁,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德國納粹屠殺的六百萬猶太人和一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英雄,沒有國界、不分種族。有了它的存在,我們才能銘記歷史,但是我們又要學著放下苦難的歷史。如果牢記仇恨,那我們很可能會固步自封,當仇恨掩蓋了理智,歷史也會被人利用,成為混淆主次、增添仇恨的工具。其實如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多一點遺忘,多展望一下未來,擱置歷史情緒,用現代政治智慧解決問題,那麼對兩國乃至對全世界都會好很多。我覺得中國也要注意這一個問題,「以史為鑒,展望未來」,怎麼樣都是一個理智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